滚动资讯:

优秀歌曲《信仰》的产生及传播带来的创作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02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唱响中国梦   放歌新时代

优秀歌曲《信仰》的产生及传播带来的创作启示

文/图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记者 尹建国

图片1.jpg

  唱响中国梦,放歌新时代。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学史增信”系列主题活动,也为更好地宣传邵阳,积极推动邵阳市音乐创作事业发展,11月30日,该市举办第六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湖南省“唱响70年·我喜爱的湖南金曲”、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心中的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人百首红歌推介曲目《信仰》作品研讨会。

  作为叫好又叫座的新时代主旋律作品,歌曲《信仰》反映了人民的心声,激励了人民的力量,唱出了人民的梦想,传出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不忘初心放飞理想和希望,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同心协力追赶奋进的时光,汗水与担当写就出彩的华章……”这激昂向上的词曲,只要旋律一响起就让广大观众与听众倍受感染和鼓舞。

  凝望岁月长河,过往如倏忽一瞬。在邵阳文艺发展历程中,近几年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邵阳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邵阳市文化事业拓路踏歌,砥砺前行,立足“高远”攀“高峰”,以昂扬的旋律、生动的笔触、艺术的形式,描绘出一幅振奋人心的文艺画卷,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相继涌现,歌曲《信仰》便是其中最闪耀的一篇。这首力作一经央视唱响,让全国观众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关于歌词创作,这是一个音乐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学命题。《信仰》在歌词创作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上,就是一个标杆。

  词作者杨文国,中共党员,新宁县人。他出身贫寒,祖辈都是本分的农民。他姐姐18岁就在水庙镇蒋木村入了党,一家人对党有一种很深的感情。

  改革开放后,杨文国考上了大学,走出农村。参加工作后,他怀着对党感恩的心,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

  工作中,杨文国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文国心中的信仰越来越坚定。

  学生时代就喜欢文学,参加工作后,阅读写作更是成了他最大的业余爱好,稍有闲暇,就伏案创作,笔耕不辍,数十年的坚守,厚积薄发,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以及《黄河文学》《北方文学》《朔方》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40余篇,他创作的散文《瑶山青青韵依依》曾获得湖南省散文大赛一等奖。他还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数十篇。

  随着歌词创作收获渐丰,杨文国意识到,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工作者和业余文学爱好者,更有责任有义务创作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弘扬奋发向上的主旋律,激发大家干事创业和勇于担当的热情,坚定共同的信仰。

  就这样,创作主旋律歌词《信仰》的想法,像一颗种子埋进了他的心底。

  思想的火花,在深入学习中激荡;创作的激情,在深入基层中喷发。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杨文国的脑海突然灵光一闪,“梦想……信仰……祖国……富强……人民……希望”这些词语在他脑海里不断闪烁、回旋,这不正是主旋律的歌词需要表达的主题么?于是,他牢牢抓住灵感,开始创作。

  白天上班,杨文国便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挑灯夜战。创作过程中他字斟句酌,力求精益求精。初稿写出来之后,前后又进行了近20次修改,反复打磨,终于一首新时代主旋律歌词闪亮出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令杨文国尤为振奋、干劲倍增,反复学习后,更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

图片2.jpg

  歌词最初以标题《信仰》发表于201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后在文学诗词界产生强烈反响,好评如潮。歌曲经作曲家孟文豪重新谱曲后,许多歌手纷纷演唱,得以迅速传播。

  当下正处于网络音乐时代,每年生产的新歌上百万首,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独树一帜,就必然是饱含时代热度、具有精神高度、散发理性光芒且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作品。

  歌曲《信仰》一出台就万众瞩目,并得到主流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先后10余次登陆中央电视台主打晚会(2020年春晚、国庆晚会等)演唱,作品被CCTV-1、CCTV-3、学习强国、《经济日报》、央视网、《中国艺术报》、中国文明网、CCTV-13、CCTV-7等国内数以百计的公共媒体予以推介和报道,作品推发报道的媒体之多、规格之高、受众之广、篇幅之大,在音乐界实属罕见,社会影响力可想而知。这首歌还先后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第六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湖南“唱响70年·我最喜爱的金曲”、“心中的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人百首红歌推介曲目,真可谓一曲高歌,名扬四海。

  同时,歌曲《信仰》也深得业界好评。邬大为等10多位优秀词作家、作曲家、评论家为该作品撰写了评论文章,从各方面给予深层次分析与高度评价,体现了学术界、评论界对作品的高度认可与认同。这些评论文章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湖南日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报刊,反响热烈。

  著名歌词作家邬大为在文中评价道:《信仰》像一支号角,召唤着人民对不忘初心的美好憧憬;像一面战鼓,激励着大众对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把听众带到了一个崇高的思想境界,壮美的改革战场,奏响了时代强音,震撼了万众心魂,是一首随历史而生,应时代而唱的佳作精品!

  国家一级作曲家尹晓星在文中评价道:《信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的规律”为圭臬,非同凡响,词作彰显出“深邃意蕴哲思美”“情志物化意象美”“诗意特质音乐美”,以大视野、大情怀的笔触抒写出艺术美的魅力;以气宇轩昂撼苍穹的高尚情调,满怀激情地抒发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成为一首立意高远、技法高超、格调高雅,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朗朗上口、声声入耳的时代华章。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邝厚勤在文中认为:《信仰》歌词紧贴现实、立意高远,平中见奇、匠心独运,情动于中、昂扬大气,气势磅礴、隽永绵长,是作者无数次的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智慧结晶,是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抒发爱国情怀、讴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弘扬新时代主旋律的成功之作。其创作的成功经验,就是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最好范本。

  中国评协会员、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会长肖舞在评论杨文国编著的《美妙〈信仰〉唱响新时代》一书中指出:歌曲《信仰》的成功,让拥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湖南邵阳融入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版图,成为了新时代中华文明建设的高地之一,弘扬的是一种“改变个人生命、支撑民族未来、引领时代方向”的精神与力量。作为歌曲《信仰》的传记式书籍《美妙〈信仰〉唱响新时代》,记载的是详尽的事实,阐述的是崇高的真理,高扬的是民族的精神,传达的是指引人民群众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从而自觉地成为反映当代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

  《信仰》歌词创作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杨文国满腔的爱国热情、与时代共鸣的激情、坚持为人民而歌的真情是分不开的。

  歌曲《信仰》带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怎样的创作启示?怎样创作出像《信仰》这样的精品力作?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属于人民、文艺为了人民,沉下心来、俯下身去深入生活现场,是文艺创作的不二法门。

图片3.jpg

  文艺是社会前进的灯火。百年来文艺风华正茂,随时代发展而丰满壮大,内容饱满,形态多样,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每个时代都有让人难忘的旋律和歌声。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都不乏引领时代潮流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爱我中华》《春天的故事》等。“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新的时代需要传唱经过岁月淘洗的经典歌曲,新的时代更呼唤反映时代主题的新歌曲。只有唱出时代主题的音乐,才有可能成为时代之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奋力实现中国梦成为时代的主题。广大音乐工作者保持群众立场,自觉主动写人民生活、唱人间欢乐,把中国梦作为创作主题,把千千万万普通人追梦圆梦的思想情感转化为一个个生动乐段,让奋进中的人民从音乐中听到自己的心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也包括对音乐审美的需要。

  音乐只有与人民同在,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焕发蓬勃的生机。人民群众是艺术的欣赏者与评判者,只有将音乐之美与人民满意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新的时代经典。

  歌曲《信仰》留下的启示,对于当代音乐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创作主旋律作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有活跃在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能够像杨文国一样,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自己的人生。

  全市文艺界工作者特别是音乐工作者要彰显文艺工作特色,坚持以文化人,用作品说话。要紧扣主题,深入挖掘,精心创作,推出一批主题精深、质量精湛、制作精良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精品力作,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