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爱心室”为山区苗乡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先邵 胡绍军 杨萍 唐心发

——记“身边的好学校”绥宁县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

通讯员 张先邵 胡绍军 杨萍 唐心发

IMG_4711副本_看图王.jpg

图为绥宁县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

  “305名学生里面就有186名留守儿童,这些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失父爱、母爱。怎样使这些儿童不孤单,不寂寞,与其他儿童一样同样在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带着这个问题,6月14日,绥宁县教育阳光服务中心主任张先邵、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县教育科技局基础教育股负责人王鹏的陪同下,冒雨深入到绥宁县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进行实地采访。

  绥宁县河口苗族乡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该乡绝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占了全乡人口的80%多,百姓居住分散,资源贫乏,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只好外出打工养家,把子女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亲戚看管。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校长唐心发向记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乡情。通过多年的探索,该校创新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模式,其“五创一送”的做法,为山区苗乡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

  创建留守儿童“爱心室”

  绥宁县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科技局的关怀下,于2003年开始创建保育制学校,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爱心主任”,其他行政人员与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爱心室”,制定了保育制度、陪睡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组,管理到人,责任到人,工作好坏与年终考核、晋级、评先、评优挂钩。

  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学校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06年,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被邵阳市授予“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荣誉称号。

  创建留守儿童温馨家庭

  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爱心室的所有成员在课堂上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台下是每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生活的引导者。

  平时,爱心室成员轮流给孩子们洗衣服、床单,晚上轮流陪孩子们睡觉。夜晚生怕他们着凉,几次起来给他们盖被子。学生病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爱心室人员无论如何也要把学生送到医院。2015年11月26日凌晨3点多钟,外面很冷,三年级沈娟同学发高烧,陪睡老师知道后,连忙起来,喊来另外两名老师,深一脚、浅一脚地把她背到了医院,一直陪到她退烧,才放了心。

  像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数不胜数。有的留守儿童,性情孤僻,常常做出些怪异的事情来。

  2012年,四年级有个叫孙平(化名)的男同学,父母离异,并且都长期在外打工,无人管理,导致他性情孤僻,经常违纪做坏事。孙平同学几次把别人的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丢进卫生间,深夜出走……

  爱心室的每位成员经常找孙平同学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孙平同学每次的出走,学校都及时组织人员打着手电到处寻找他。爱心室成员的一举一动,终于感化了孙平同学。孙平享受到了爱,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大家庭”的温暖,到六年级毕业时,孙平无论表现,还是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

  为了使留守儿童随时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馨,孩子们吃饭时,爱心室成员经常与他们共同进餐,与他们拉家常,谈心,问:“生活好不好?”“有什么困难吗?”每年过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为了使孩子们快乐,爱心室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包粽子,庆端午,话屈原,讲屈原的爱国情怀,谈家乡近年来的变化;爱心室成员与孩子们共度中秋,吃月饼,话嫦娥,思亲人,懂感恩,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创建留守儿童亲情网络平台

  为了使孩子能与父母见面沟通,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情感,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于2012年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网络平台。所有留守儿童父母的信息,都存在学校的“爱心室”里。爱心室成员不仅常常与孩子们的家长联系,交流教育孩子们的方法,还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让孩子们与父母“见面”交谈。让孩子们觉得,虽然父母远离家乡,但父母随时可以与他们见面,父母的爱就在他们身边。

  为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专门创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当地及外出打工的许多家长的点赞。

  创办留守儿童课外兴趣社团

  多年以来,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充分利用老师特长及乡村少年宫设施,根据学生兴趣,创办了留守儿童课外兴趣社团,学校先后创办了小游乐室、乐器、腰鼓、绘画、棋艺、电脑动漫制作、书法剪纸等社团,每个孩子都找到了自己快乐的天地。他们每到课余时间,在老师的引领下,学本领,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特长。

  有许多留守儿童在剪纸艺术上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他们的许多作品剪得惟妙惟肖,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及家长的好评。每期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无不显露出孩子们在剪纸艺术上的进步和对“美”的追求。

  在创意画方面,通过老师的培养,有许多孩子显露了他们的才华,在2015年的少儿创意画大赛中,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学生赵慧琴的科幻画《沙漠中的雨雾精灵》荣获了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创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孩子们远离父母,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在性格上容易产生怪异。针对这一情况,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于2010年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证的特岗教师且同学们都喜欢的杨卫老师负责。

  心理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对特殊学生采取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让每个孩子从小有个良好的心态,让他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下。

  2013年,有个叫沈未来的女同学,父母离异对她打击很大,活泼天真的她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上课无精打采,爱心室成员杨卫老师知道情况后,多次找她谈话,开导她,在生活上关心她。经过杨卫老师的多次努力,沈未来同学终于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进步了。2013年,她的作文《复兴中华从我做起》在关心下一代作文竞赛中荣获全国小学生征文竞赛“特等奖”,在小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升入县实验中学。

  “孩子,不管家有多远,老师送你回家”

  河口苗族乡交通极不发达,有几个村离学校有30多里远,只有小马路或山间小路,不通车。

  每到放假时,为了使孩子们能安全回家与爷爷、奶奶团聚,学校爱心室成员,在唐心发校长的带领下,分工把这些最远的孩子护送回家。二年级唐鑫同学从小得了脑瘫,靠双手拄着拐杖艰难走路,其班主任特岗教师欧阳书长年送他回家。

  学校爱心室成员的做法感动了家长们,每每把孩子送到其爷爷、奶奶手中时,这些老人都充满了感激的泪光,爱心室成员看到此情此景也倍感欣慰。

  “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要长期去面对的课题,大家作为老师,作为爱心室的成员,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唐心发校长面对记者采访如此说道。

  离开河口苗族乡中心小学校园时,记者始终不忘唐心发校长的嘱托:“今后,我们爱心室的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加入我们的‘爱心室’,为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蓝天而努力奋斗!”

IMG_4512_看图王.jpg

爱心室成员与留守儿童一起包粽子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