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郑大喜:山村铁匠铺里的最后坚守者
发布时间:2012-03-23   来源:  记者:陈远志

陈远志

  “当当当,当当当……”每天清晨,当清脆的打铁声唤醒了那个带着浓郁乡村特色的寂静村庄时,出生于隆回县金石桥镇长龙村的铁匠世家郑大喜,像一个执著的打击乐手,整天都用这种特别的敲打声,证明着一个乡村铁匠铺的存在。50年来,郑大喜风雨无阻,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用铁锤敲打着他每天的单调生活。

  简陋的铁匠铺

  作为一门古老的锻造工艺,打铁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曾炙手可热。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远去,如今近乎销声匿迹。

  3月22日,笔者走进一间不足20平米的破旧小屋,店面的地上到处堆满了钢材,墙脚边还散落着一些铁锹、耙头、锄头,这就是郑师傅祖传的铁匠铺了。

  “别看我们这个铁匠铺简陋,但都是祖传下来的呢!”郑师傅背对着炉灶,右手握着一个8斤重的铁锤,正麻利地敲打着烧得通红的钢铁,准备把它捶打成一把锄头。

  一位村民将一把钝得几乎不能挖地的锄头递了进来,叮嘱郑师傅“在锄头身上加块铁,打得锋利一点”。接到活儿后,郑师傅动作一下子利索起来。他立即挑出一块铁料放到火炉中烧着,等铁块被大火烧得通红后,用一把钳子夹出,放到铁墩子上,轮番使用大锤小锤反复敲打铁料:“你看我这没招牌,不做广告,还是有人来。”在铁匠铺里,锄头、菜刀、剪刀、铁钳等常见铁具摆得满满的。

  50年的铁匠情

  “我小时候家里穷,学会打铁就等于有一门吃饭的本事。虽然是下苦力,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郑师傅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铁匠铺生意最红火,当时实行土地承包制后,调动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那时他和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打铁制作农具,说起铁匠铺昔日的红火场面,郑师傅的脸上满是兴奋,那时他们村里就有20多口打铁的炉灶。

  郑师傅练就了一身打铁的好身手,他说,打铁很辛苦,每件铁器的诞生,都要经过烧、锤、敲、磨等诸多工序,且每道工序都考验着打铁人的毅力。

  郑师傅从拎大锤、拉风箱、修炉子,到打制锅铲、菜刀、锄头、耙齿等农业生活器具,再到后来生产撬棍、榔头、钢钎、管钳等建筑工具,这一干就是50年。

  他抱怨说,现在煤价翻着几倍地涨,但是做东西的工钱却并没有比前几年涨多少。"以前像镰刀、铁锨、锄头,一个月可以卖好几百把,现在呢,一个月也卖不了几把。

  即将失传的手艺

  郑师傅抡锤打铁,火红的炭火将屋子映得通红。屋子中间放着一平、一尖两个铁墩子,角落里是自制的火炉,旁边是一部很旧的风机。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62岁了,这门手艺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他十二岁时就凭借这门手艺赚钱养家,他是郑氏铁匠的第6代传人。他家祖传的打制菜刀、砖刀的手艺,现在早已走出隆回、新化两县,蜚声省内外。

  一提起往事,郑师傅脸上露出少有的自豪和满足感,他乐呵呵地说:“家乡人把餐馆都开到国外去了,但还是回来买我打制的菜刀。”即使这样,郑师傅还是隐隐感觉到铁匠铺的日子不会走得太远。以前,他们郑家就有3、4口打铁的炉灶,那时的铁匠铺一字排开,非常繁荣,可是现在全镇就只剩孤零零的一、二家了。郑师傅说,他们的后代都不愿学习打铁这门手艺了。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落寞。但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个传承了上千年的手艺延续下去,“只要群众需要和喜欢,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图为郑大喜正在打制锄头。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