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袁仁江:“下坊村里的“主心骨”
    发布时间:2009-07-03   来源:  记者:邵阳记者站

    李斌 刘小云

          滴水虽小,却能反射太阳的光辉;职位虽然卑微,却能为一方百姓撑起幸福安康的蓝天。6月9日,暴雨引发山洪地质灾害洗劫了绥宁县红岩镇下坊村的几乎每一个角落,全村1000余名群众受灾,由于组织得力,转移群众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并在短时间内通了电,通了移动电话和自来水。是什么样的力量保护着这里的村民虽遇险却无忧,虽遭灾却平安?当地群众道出了真实的秘密:这里有一个他们可以充分信赖、依靠的坚强的“主心骨”——村支部书记袁仁江及其支部一班人。
          6月9日凌晨3时左右,山洪裹挟着一股股巨大的泥石流从下坊村村后山背直冲而下,像一柄柄高悬的剑直刺村子的中心地带。洪水夺路而出,将一条平时宽不过3米的小河道冲开一个50米宽的大缺口。河道上建于乾隆年间的一座古桥瞬间被冲得无影无踪,见证了这是一场近300年来未曾遭遇过的巨大灾难。去年才竣工的3米宽的水泥路被冲得支离破碎,厚重的水泥块远离了路基。不到半小时,全村一片汪洋,水深高达数米以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全村所有党员干部共同的职责。洪灾发生的前一天,村支部便陆续收到县、镇发来的防洪预警警报。村支书袁仁江不敢有半点麻痹大意。他组织召开全村所有党员干部会议,商议防汛抗灾事宜,在全村布设了10余个观测点,由党员干部通宵值班,自己与村支委其他两名成员明确分工,在村3个片各自坚守一方,与各布控点随时保持联系。9日凌晨1时左右,秘书唐光平发来警报,村上游6、7组发生泥石流。情势非常危急,必须立即通知下游群众疏散转移。袁仁江带着一批党员干部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去敲门,通知全村所有群众转移,家中只留下70多岁的老父母和妻子。暴雨越下越大,洪水水位猛涨,村绝大部分群众被转移到安全地带,袁仁江一一进行清点,仍然放心不下村里年迈的特别是居住在河边的一些留守老人是否已经转移出来,便打电话要妻子就近通知村计育专干带人到这些老人家里去查看。妻子欣然领命,不想一出门便遭遇一股直冲而来的大水,躲闪不及被卷入水中,冲到百米开外,幸亏抱住一棵大树才免于灾难,但手掌手背多处划伤,鲜血直流。几分钟后洪水冲进袁仁江家,水深达1.5米以上,家中家具、家用电器没一件转移,全部浸泡在污水、淤泥之中,价值6万余元。有群众提醒袁仁江快回去看看,袁仁江态度坚决地说:“乡村们安全转移要紧,我是村支部书记,这时候可不能丢下他们置之不管,自家的几个破玩意儿值不了几个钱,顾不得那么多了。”对妻子的不幸落水他只能心存愧疚,他整整一个晚上一直没有走近家门一步。
          洪水带给下坊村难以估量的损失。全村286户人家几乎全部遭灾,700多亩良田被冲被毁,47座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其中2座完全倒塌,8座严重毁损成为危房,11根电杆倒伏,电力完全中断,6100米长的水泥路有2000多米被冲毁,700多米被掏空路基,冲垮大桥5座,其中投资上百万大桥1座,冲毁水圳2000余米、河堤1700多米、河坝10座,初步估算,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袁仁江家也成了村里的重灾户,妻子希望他抽点时间好好清理一下家中半米深的淤泥。考虑到刚刚受到灾害惊吓的村民群众情绪极不稳定,此时此刻迫切需要一个“主心骨”,他跟妻子商量好,一家人搬到亲戚家去住,挤出足够的时间去帮助其他受灾群众。
          他一天24小时忙碌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没有片刻的休息,在第一时间完成对受灾群众的安置,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后,立即组织调运救灾物资,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同时积极组织村党员干部召开会议,商议灾后重建事宜。每天劳累奔波,连吃饭都顾不上。13日,在全镇灾后重建工作会议上,3天只吃过两顿饭、极度疲劳的袁仁江当场休克晕倒,被火速送往医院抢救。醒来后他没有在医院多呆片刻,稍稍恢复体力后便拔去输液管回到了村。这以后,他更像上紧了的发条,每天超负荷工作,连停下歇息、打个盹的时间都没有。白天核实灾情,发放救灾物资,参加县、乡各种救灾会议,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组织生产自救,晚上一边输液一边撰写灾情报告,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看到支委其他同志也跟自己一样忙上忙下,他不忍心再把太多工作交给他们,尽可能一个人承担着,把重活、脏活留给自己。受灾群众面临生产、生活极大困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自来水、电力、道路等生活、生产设施。14日,全村组织160多名劳力对倒伏电杆进行抢修,袁仁江带头抬电杆架线,在短短两天之内使村恢复供电。17日又抓紧对7个组自来水设施进行维修,18日恢复供水,并紧急调运3台抽水泵连续作业,清除内涝,同时,全力组织道路抢修,清除塌方,对被淘空路基的水泥路面进行加固,开辟出一条简易公路,确保摩托车能够畅通。稍稍有片刻空闲时间,他便积极主动去帮缺劳少力群众清除进水房屋淤泥,全然不知个人疲惫。有人报告村后背山坡上去年大年三十葬下的一处坟墓被洪水冲开,棺材大半暴露在外,发出难闻的臭味。为防止造成空气、水源污染,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棺木加以掩埋。大多村民不愿去干这等脏活,袁仁江二话没说,带上村支部及部分党员、村民共十余人赶到了事发地点,对棺木进行全方位消毒后,将坟墓重新修复。在救灾物资的发放中,村民矛盾纠纷多,村支部一班人自觉地把自家排列到名单的最后面,袁仁江及村主任唐公金更是主动把自家应得的那部分让给其他受灾群众,不取一分一毫。一些原本在灾情核实、领取救灾物资方面闹情绪的村民看到袁仁江等人所表现出来的高姿态和先人后己精神,逐渐改变了态度,从而进一步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确保了灾区社会稳定。由于袁仁江等支部一班人的扎实努力,全村灾后恢复工作进展顺利。到20日左右,灾民生产、生活逐步迈上正轨。灾区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袁仁江依然还是那么忙忙碌碌,自始至终没能抽出丁点时间到他那塞满淤泥的家去看看,自家农田的清理、补苗、施肥全靠了通情达理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
         “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标准是对群众有深厚感情,任何时候心里都得装着群众。”这是袁仁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加入党组织21年来始终恪守着的一个信念。他的信念来自他对党自觉的正确认识,也来自他的家人对他多年来不断的教育和熏陶。
          他的父亲袁通干是一名有着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6年。此次洪灾发生后,年迈的父亲把这样一句狠话甩给他的支书儿子:“你是村里的‘主心骨’,乡亲们的事你去管,放心地去做‘主心骨’,家中的事我来操着。”他的岳父生前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临终前一把拉住女婿的手:“下坊村人祖祖辈辈走的都是烂泥巴路,你是村支书,一定要让乡亲们走出一条像样的路。”两位老党员的叮咛嘱托一直深埋在袁仁江的心底,他下决心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真正的幸福安康之路,即使累到趴下也在所不惜。他筹措资金在村建起了一座敬老院,成为全县最早的一座敬老院,并自觉的与村里五保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十年如一日给他们提供各种生活帮助。村里修水泥路,他向村委交出了第一笔捐款。在他的带动、引导下,村班子成员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和感召力。村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县、镇双文明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此次抗灾救灾更表现出极强的组织力、战斗力。下坊是红岩镇的重灾村,但灾害发生至今,全村没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6月30日深夜11时许,下坊村再次下起倾盆大雨。刚刚拔下输液管的袁仁江紧盯夜空密集的雨帘,心里又多了一份不踏实:河水是否还会再涨,睡梦中的乡亲们是否安全?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带上雨具,打着手电筒,与驻村干部一道奔上了夜幕下的旷野,仔细认真查看河水水位,又一次在“潇潇雨”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