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实施河长制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围绕“河长制就是责任制”,从任务精细化、机构实体化、手段现代化、奖惩制度化、培训多样化五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河长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形成河流水库“全面管、有效管、经常管、大家管”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了“三长”(河长+警长+检察长)并举河湖管理新机制、“三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考核新举措、“三员”(保洁员、护河员、巡河员)创新保洁新模式、“三问”(公示问责、电视问政、专题问效)开辟监督新渠道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水更清、岸更绿”。
【关键词】河长制 河长 “三长”“三色” “三员” “三问”
【引言】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向全国发出了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的治水号令,从此,以“河长制”为抓手的碧水保卫战在全国打响。隆回县委县政府紧跟时代节拍,在全县迅速掀起河长制工作热潮。近年来,隆回县慎终如始学好用好“两山论”,充分发挥河长制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促落实作用。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第一要务,把压实各级河长责任作为第一保障,把推进重点问题整治和重点任务落实作为第一抓手。创新方式,凝聚合力,攻坚克难,治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河库“体质”不断增强,“颜值”不断提升,全方位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转变。
一、背景情况
隆回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位于湘中偏西南,位于雪峰山脉西南端、资水上游,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辖25个乡镇(街道)、572个村(居、社区),是农业大县。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河流341条,其中5公里以上的河流81条,市管河流2条,河流总长度2600公里,我县共有水库246座,其中小Ⅱ型水库199座,小Ⅰ型水库44座,中型水库2座,大Ⅱ型水库1座。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和气温为主,雨水充沛,但夏季多高温干旱。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城镇一体化的推进,随意倾倒垃圾和污水直排入河现象日益严重,河湖环境脏乱差十分明显,河道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采,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安全、水环境质量以及农村人居环境。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环境保护观念未贯彻人心。隆回是百万人口大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相对较大,河边湖边堆砌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种养业的发展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企业也肆意地往河道里排放污水。二是对河长制认识不足。基层有些地方的河长制形同虚设,河长制只做到了“挂牌制”,在河湖管理过程中大多“依葫芦画瓢”,形式主义严重,很少去真正解决问题。三是缺乏联防联控机制。跨界河流经多个区域,治理任务点多面广,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区域交叉、部门扯皮、无所适从的问题,“九龙治水”、各管一摊,上下游缺乏系统治理方案,难以形成共治合力,治水效果不理想。
二、主要做法
(一)筑牢“责任网”,实现河流水库“全面管”。健全河长组织体系。全县共设立三级河库长855名,其中县级河(库)长16名、乡级河(库)长267名、村级河(库)长572名,明确县乡两级河长办工作人员40人,聘用河库保洁员1225人、实现“两长两员”全覆盖。县财政安排县乡河长制工作经费143万元,河道保洁经费520万元,为河库管理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完善河长工作制度。建立县河长会议、考核验收、信息共享和工作督查等各项制度,全部上墙公开。结合省、市河长制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隆回县加强乡镇(街道)、村河长制“两长两员”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两长两员”工作职责,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发布隆回县第4号总河长令,县内所有河流均签订了联动共治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调”问题;全面建立“河库长制”代表委员专项监督工作机制,形成协调有序、监管有效、保护有力的河库管护机制。落实常态巡河行动。各级河长严格按上级规定要求开展常态巡河行动,全部实行巡河APP打卡制,2017年以来,全年县级河库长巡河(库)万次,乡、村两级河长巡河上十万人次,真正做到用身影指挥、用行动说话。创新建立“河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整合力量严打涉水违法行为,自机制建立以来,累计办案150次、联合执法172次,拘留非法采砂、违法排污等37人,办理公益诉讼河道非法捕鱼生态赔偿磋商案2起,立案查处违法捕捞案件23起,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2起,移送起诉16人,有效保障了水生态安全。
(二)筑牢“执行网”,实现河流水库“有效管”。扎实推进河库“清四乱”行动。通过实地检查、沿河清查、坐标定位等多种形式,对县域内河库“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各类问题216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全面整治非法采砂。安排专项经费115万元,对县内10处非法采砂场、28处非法砂石码头进行彻底整治。推进“僵尸船”专项整治。安排专项经费313万元,193艘“僵尸船”全部拆解到位,确保了航运、行洪安全。开展河库与水工程划界工作。安排专项资金440万对全县199座小(2)型水库进行管理保护范围的划定和24条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流划界方案编制和界桩埋设。已完成19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解决农村污水直排问题。严格落实禁捕退捕。安排专项整治经费757万元。全面清除六都寨水库、木瓜山水库等网箱养鱼10余万平方米,彻底解决农用船舶非法营运、灯光捕鱼、围坝围网养殖等问题。全县共处置涉渔“三无”船舶1020艘,其中回收拆解799艘,登记移交193艘,打击销毁28艘,基本实现了“四清”“四无”目标。开展河道保洁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市场化,采用PPP模式,将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到县城进行处理,对河道保洁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投入300万元,对全县243座小型水库实施标准化创建和运行管护社会化服务,确保河库保洁常态化、长效化。有效推进美丽河库建设。出台《隆回县“示范河库”创建工作方案》,每年安排创建经费300万元,“以奖代补”方式用于乡镇(街道)示范河库创建,目前25个乡镇(街道)均打造出了2条以上的高标准示范河库,赧水(隆回段)被授予湖南省“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六都寨水库被评选为湖南省“美丽河湖”,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三)筑牢“监督网”,实现河流水库“经常管”。强化督查问责。率先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对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河长制工作任务的,分阶段实行黄色、橙色、红色预警,2021年来,共发出黄色预警6个,对11名履职不力的河长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建立河长巡河月通报和巡河指标末位约谈制,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一年一考核”。强化社会监督。设置河长公示牌301块,库长公示牌243块,公开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率先举办河长制专题电视问政,在邵阳市各县(市)中“首吃螃蟹”,让河(库)长在全县人民面前“亮底子、晒单子”,以“问政”传导压力、以“问题”倒逼责任,有力推动各级河长明责、担责、尽责。每年制作河长制暗访专题片曝光,有效解决河库“四乱”问题。推进智慧河库建设。配备无人机强化河库常态化监管,投入550万元对全县重要河流安装164个高清摄像头,整合防溺水、渔政等监控设施,完善“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实现全天候、网格化预警监测。
(四)筑牢“宣传网”,实现河流水库“大家管”。凝聚全社会治水合力,建立“保洁员+河小青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模式,全县聘用河库保洁员1225名,河小青志愿者1000名,5党员志愿者5000名,共同担起河长之责,开展“清河净滩”行动102次,在全市率先成立“隆回县河小青行动中心”,“河小青”志愿者全年开展巡河护河等活动20余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河流,传递“节水、爱水、护水”的正能量,“隆回县河小青行动中心”荣获省团委“2022年度县级优秀河小青行动中心”。发挥宣传舆论作用。在全县开展了“世界水日”、河长制“六进”“十百千万”河长制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河长制工作宣传手册5万余本,投放节水公益广告12条。开发运行县河长制工作微信公众号,设立河长动态、专项工作、联系我们等栏目。截至目前,发布工作信息202条,点击量达5万。为展示我县“河长制”工作取得的成效,2022年10月份我县成功举办河长制原创歌曲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6名获奖作品,并进行公开传唱传播,实现河长制工作共建共治共享。各村居(社区)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提高村民参与治水、护水意识,形成人人爱河、人人护河的良好氛围。
(电视问政现场)
三、经验启示
一是压实责任是关键。“河长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也是加强河湖管理保护、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推行河长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河湖长是责任河湖管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河(湖)长既要有名,也要有实,进入角色,名副其实;既要挂帅,也要出征,更要碰硬,踏石有印、抓铁留痕。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形成激励担当、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追责要严,不要雷声大雨点小,庇护迁就,心慈手软,对敷衍塞责、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从严追责问责
二是基层基础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基层的优势在山、优势在水,同时也是深入推行河长制的短板。基层河长制工作实不实,基础工作牢不牢,直接关系到河湖管理保护的成效,我县出台“两长两员”办法,解决基层运转难保障的问题。一要强化人员保障。县乡村三级是河长制工作的实战主体,所有的工作靠他们去落实,不要因为河长职务变动问题或河长办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影响河长制工作的持续性、长期性,安排人员不到位或形同虚设。要加强基层河长与河长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多开展河长制交流研讨活动,积累经验,形成完善的河长制工作体系,能更好地服务河长制工作。二要强化资金保障。河长制工作点多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抓好河长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等资金问题,那么工作肯定难以推进。目前我县财政已解决县乡河长制工作经费和河库保洁经费,让基层有钱办事。积极协调争取上级资金,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广泛吸引企业等社会资本,只有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才能有效保障河库治理经费的落实。
三是齐抓共管是措施。河长制实施前在河道管理上,存在“多龙治水、无主牵头、群众不满”的情况,河道突出问题久拖不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县把握新时代治水新要求,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聚焦河道“五乱”、水质达标困难等水环境突出问题,只有用机制创新来解决“部门单一作战,行业补位不够”问题,探索建立“河长+部门+警长+检察长”联动共治工作机制,构建了河湖管理新秩序。采取“广宣传、广发动、广互动”方式解决“政府单打独斗,社会参与度不高”问题。抓好河湖管理保护只有进行时,需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需要持而不懈、久久为功。
一审:尹建国、肖毅彪 二审:肖洋桂 三审:陆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