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治税平台建设 强化财税综合治理
——邵阳市税收保障工作实践与前景展望
陈 刚
如何利用大数据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深入推进财税精诚共治,是各级财税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财税部门以综合治税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化财税综合信息应用,建立健全税收保障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政府领导、财税牵头、部门配合、信息支撑”的财税综合治理新思路,提升了对财税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
一、工作实践
(一)政府领导,稳步推行信息管税新模式。市政府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财税工作的副秘书长、市财政、税务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市税收保障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6月,市政府正式启动市城区综合治税平台建设,制定出台了《邵阳市城区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和内容保障实施方案》,历经半年奋战,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截至2020年12月底,平台已完成109个涉税信息采集接口和37个功能设计的研发,聚合了41家行政事业单位1000.33万笔财税综合信息,查增入库税款5.66亿元,开启了“大数据+税源控管”的信息管税新模式。
(二)财税牵头,积极探索税源管控新体系。市财政局为系统建设提供组织与经费保障,市税务局负责提供业务需求及涉税信息的分析利用。通过第三方财税综合信息,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从宏观税收比对和微观税收预警两个方面进行关联分析,查找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撰写税收预警分析报告。5年来,推送637户次疑点企业给税务部门,作为行业税收管理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为税源管控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三)部门配合,着力构建联控联管新机制。建立市财税综合信息共享机制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协调会议,研究解决平台建设和财税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财税综合信息真实完整和税源控管到位。制定《邵阳市城区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和内容保障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加大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督导,构建政府、市直部门、基层征收单位三级联动机制。
二、工作成效
(一)创新税务税收征管方式。对第三方和互联网涉税数据以及金税三期、电子底账等征管信息采集处理,丰富财税综合信息。通过对纳税人相关税种涉税数据进行转换关联,采用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数理分析的方式,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模型,有效实施税源分类、风险识别,实现对房地产行业税源管控。这种以管“数”为重点的做法,标志着依靠数据规律建立风险模型新的税收征管方式正在形成。
(二)优化财税综合治理环境。明确由市税收保障办负责财税综合信息共享、税收协控联管、财源建设等财税综合治理工作。将具有税收保障工作职责的部门单位纳入财税综合信息提供和源泉控管范围。稳健开展政企联动,强化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财税源泉控管,建立纳税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对“红名单”企业在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对其实施行政性约束和惩戒。
(三)提升政府财税治理能力。提供数据的部门,涉及96项财税综合信息,覆盖19个行业大类,管理纳税人5.13万户;近期,又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积金贷款、人民银行房地产商业贷款信息纳入财税综合信息采集范围。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及时接收省财税平台下发的涉及本市的财税综合信息。这种“存量数据从广、新增数据求新,纵向数据联通”的做法,推进了财税大数据中心的形成,为政府管税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分析全市宏观经济指标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强化政府各类投资项目的监管、评估和预测,提升政府财税治理能力。
三、前景展望
(一)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实现纵向互联互通。升级市城区综合治税平台,增加项目建设、税费一体化管理、财源建设管理子系统和骨干财源动态数据库。按照“统一平台功能、统一机构设置、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机制制度”的构想,加快各县市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应用功能,构建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运转高效的财税综合信息平台。
(二)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服务财税综合治理。把公检法系统和纪委监委纳入财税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市县两级税源监控、财源管理工作督导机制。落实将税收保障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规定,制定财税综合信息联络员岗位职责与考核办法,明确信息联络员职责,稳定联络员队伍。通过全面汇集整合、加工分析,将大数据整体性信息转化为可供决策者利用的实证性数据信息,有效解决领导决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三)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构建税收共治格局。出台《邵阳市税收保障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各级政府与部门在实施财源建设、协税护税、税源管控、平台建设的职责;依托财税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协税护税和财源培植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税源培植协作,构建政府、责任部门、基层社区三级财源建设和财税综合治理精诚共治新格局。
(作者系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