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红
在保障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节地挖潜之路。
近年来,我们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护耕地为目标,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节地挖潜之路,不仅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有力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实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在数量上不减少、质量上不降低。全面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将全市所有的基本农田划定到乡、到村、到片、到田块,明确管护责任人,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道“红线”。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2006年以来,我市共向上争取并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0个(其中省级以上9个),项目总投资4652.9万元,开发整理土地1579.68公顷。由于加大了耕地保护、开发力度,我市年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动态平衡。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执行土地规划。切实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土地利用引导。在用地审批中严格审查,推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近3年,全市共出让土地614宗,总成交额8.9亿元,为财政增收3.2亿元。建立用地约束机制。首先,由市发改局严把项目预评估关。其次,由工商、财政部门严把注册资金到位关。再次,由国土部门严把供地关,按照用地定额标准,从土地供应上制止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投资强度达不到的项目,核减用地规模或停止供地;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投资强度小于规定标准的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单独供地,提倡租用标准厂房;对民营企业,投资强度小于规定标准的,鼓励利用乡镇存量土地建标准厂房,严把土地集约利用关。
全面盘活存量土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建立“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加强土地储备。限制单层厂房,鼓励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厂房,积极推行“零增地技改”和“零增地招商”。整顿闲置土地。对批准后一年内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按标准收取土地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同时,积极推进农村集中成片建房。
加强用地动态监管,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对建设用地实行全程监控,确保项目用地及时利用,防止土地闲置。一是在放线交地后,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动态监管建设项目是否改变用途,布局、建筑系数、绿化率是否符合集约使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限期纠正。二是建立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制度,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加强联合,集中检查批文执行情况,必要时依法予以处置。三是对新出让土地实行预登记制度,一年内发现用地要素变更的,不予正式登记,从而促进已批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四是开展土地动态巡查。对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的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处理,做到“露头就打,动工就拆”。五是实行国土资源监管问责制。
(稿源:7月15日湖南日报 作者系武冈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