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黄海蓉
日前,北塔区又一家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共美丽来发制品邵阳有限公司总支委员会挂牌成立。这既是北塔区继东信棉业、果的食品、华力纺织、欣华木业4个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以来的又一“两新”组织建党盛事;也是该区卓有成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缩影。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北塔区把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坚持“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无组织抓指导,有组织抓规范”的党建工作思路,始终把企业党组织的使命、企业主的发展目标和企业职工的实际利益统一起来,把加强党的工作和促进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突出“五建”,在开拓创新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
一是领导干部联企“包建”。区委成立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区级领导干部挂点、乡(办、场)班子成员联片、村(社区)包厂制度,明确各级党组织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任务量化、措施细化、目标具体化,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把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意识。
二是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建”。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根据非公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从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中抽调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或联络员队伍,到规模较大、生产经营比较稳定、职工人数较多、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并明确职责,强化措施,严格纪律,落实任务。截止目前,全区共选派10名退居二线的同志担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
三是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促建”。一方面,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着力解决“隐型”党员问题。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成立“联合支部”,将不具备建立党支部的企业纳入联合支部。在“三找”活动中,全区各级党组织与237名党员取得了联系。同时,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健全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资料,做好在优秀员工特别是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青年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今年“七一”前夕,全区共有78名企业员工向公司党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共有12名企业员工迈入了党组织的大门,为企业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建立党务工作激励保障机制,稳定党务工者队伍。探索建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明确党务工作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待遇。对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困难的党务工作者,各级党组织及时予以帮助;对开展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有重大贡献的,予以奖励和广泛宣传。
四是健全群团组织“助建”。该区坚持树立“大党建”观念,把非公有制企业群团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使党建工作与群团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妇联组织、团的组织组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群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辖区内凡符合建党条件的非公经济100%建立了党组织,暂时不具备建党条件的100%派驻了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全区15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00%建立了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
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党企“联建”。北塔区突出“用党建活动凝聚人力,以企业文化稳住人心”的理念,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以党建促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促党建”主题活动,注重把党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美丽来发制品邵阳有限公司总支委员会采取“把利润让给消费者,稳固销售市场;把利益让给员工,稳定员工队伍”的经营理念,既全力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生产总值和利税同比有所递增,又凝聚了人心,使员工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利益。华力纺织公司党支部针对个别党员存在的“在民营企业工作就是给老板打工、为个人赚钱”的思想,通过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华力;通过规范管理,让员工信任华力;通过创先争优活动,让员工扎根华力。东信棉业邵阳公司党委实施了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给骨干提职和加薪的“双培工程”,并逐步建立了党员培训制度,积极为企业培养经营能力强和党性意识强的“双强型”人才,形成了“关键岗位党员挑重担,关键技术党员来攻关,关键时刻党员冲在前”的景象。果的食品公司党委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注重“三个结合”,突出党员作用发挥。即做到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在生产经营中有作为;与维护职工利益相结合,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中有作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作为,使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做到有贡献有威信,有作为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