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多读点书。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前人早就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们得以读书成功的好方法、好习惯。孩提时代养成的这种读书习惯,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浸入我们的血脉。
边读书边动笔墨,给人最直接的受益是加深记忆,增强理解。它可以把所读的零散、片断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编成知识网,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记忆效果。动笔墨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的过程,对所读内容理解越透彻,体会越深刻,则记忆越牢。当然,动笔墨不是字字都记,事事都记,而是把那些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通过深入思考,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益。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三遍不如抄读一遍,就是这个道理。人心至灵至动,唯读书可以养之,唯笔记可以固之。
读书就是要边思考边读,要读到骨子里,要读得深刻,读得有了创作的冲动,而这一切全都要来自笔墨。如今,快捷方便的电子阅读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但由此而生的“浅阅读化”倾向令人担忧。边读书边动笔墨,可以使人潜下心来,心无旁骛,感受深层次阅读带来的心灵滋养和精神升华。由于边读边想,边想边记,会加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各种信息的相互撞击下,时常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出现,激发创造性思维,把学习过程引向创造过程。每当发现妙文佳句,我会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边抄边读,边读边悟,全身心地投入。此时,笔尖所流露出的不光是作者的语言,也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如今有人调侃:一个好胃,被白酒废了;一个好官,被金钱废了;一手好字,被电脑废了。边读书边动笔墨,既可以求知求悟,又可练笔习字,还能养性怡情,可谓一举多得。而读书是一个过程,从出生一直到消亡都要伴随,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动笔墨。一书,一笔,一张纸,才构成了真正的阅读。厚厚的笔记、泛黄的纸页、已经被嚼了无数遍的文字、承载着记忆中相伴成才的内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觉醒,是一个开端,通向更加深刻的阅读领域。
(稿源:7月14日湖南日报 作者系邵阳市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