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农机管理局局长 翟孝秋
在我国农村,农民仅靠耕种少量承包土地是难以富起来的。只有将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把承包地转让给少数农户或其他现代农业经营者,采用现代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耕作,才能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共同致富。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探索、初始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如何尽快创造条件,使土地资源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目前,邵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80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73万台套,其中耕田机9.2万台,拖拉机2.2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700台,植保机械1.3万台,排灌动力机械22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7.3万台套。全市粮食生产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42%,跨入了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进行代耕370万亩,代收190万亩,机插秧50万亩,引导和促进全市农村土地流转93万亩。全市9700个种粮大户都拥有2台以上农业机械,其中拥有5台以上农业机械的农机大户占91%。由于农机作业能够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全市种粮大户的数量稳定增长,今年全市承租20亩以上规模的种粮大户比去年增加2952户。
一、农业机械在土地流转中的主要作用
农业机械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机化使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位列第七位。美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在7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邵阳市的农机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机化在土地流转中也显示出重要的支撑作用。
1、农机化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土地流转提供技术装备。根据科学测算,一台拖拉机一天可耕田30亩,是人工畜力的20倍;一台高速插秧机一天可插秧30亩,是人工的25倍;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天可收割水稻25亩,是人工的40倍。邵阳市大祥区立新村种粮大户姚述喜深有体会地说:“我往年承包30亩稻田,双抢时搞人海战术,半个月才能搞完。现在我10多台农机连续作业,承包500亩水田,五、六天就完成了。”
2、农机化使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往年,看着大片被抛荒的土地,只能心疼。如今,通过乡村组织的协调,绝大多数抛荒地都被种粮大户或农机大户痛快地承包经营。2010年,邵阳市季节性抛荒面积从5年前的23万亩下降到现在的2万余亩,永久性抛荒现象基本杜绝。此外,土地流转后实施规模经营,实行一季改双季,并套种其它经济作物,复种指数高,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隆回县青龙村农民刘述群充分发挥12台农业机械的作用,去年转包水田160亩,收获两季水稻后,还种了80多亩油菜。
3、农机化助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为土地流转出效益打好基础。一是节约生产成本。目前邵阳市农业生产劳动力价格:人畜耕地150元/亩,手工插秧120元/亩,人工收割180元/亩,田间管理50元/亩,合计生产成本500元/亩;而农业机械作业价格:机耕100元/亩,机插60元/亩,机收120元/亩,田间管理30元/亩,合计成本310元/亩,比人工减少190元/亩。如果是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自己投资农机,只雇佣农民操作的劳务成本不超过100元/亩。同时,规模生产可节约种子、化肥、农药成本5—10%。二是增加经济效益。采取深耕法、机械化插秧可提高每亩单产,机械化收割可减少谷物损失5%左右,全程机械化作业可节约工时,还可以增强水稻抗病抗灾能力。2010年邵阳县的实测数据表明,机插秧早稻亩产520公斤,比人工栽插亩增产30公斤。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摸准了投资农机、承包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道路,邵东县农机大户李玉亮弃商种田300亩,去年纯收入8.5万元,今年他又转租了300亩。机械化作业使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4、农机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土地流转。近几年邵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人员日渐增多。据统计,全市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的30%左右,他们把田土转包给有实力的种田能手和农业企业。土地流转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也为种粮大户提供了规模经营的平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民工合理转移形成良性互动,加速了土地流转,也有效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制约农机化促进土地流转的因素
可以说,农机化发展水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由于受传统农业影响和客观条件限制,目前邵阳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5.79%,这说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撑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1、农机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土地流转进程。全国农机化综合水平是48%,全省是45%,而我市的农机化综合水平只有42%,刚走出农机发展的初级阶段,比全国发展水平落后3年时间,与当前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很不相适应。从农机化装备结构来看,存在着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的问题,还达不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客观要求。
2、基础设施差,农机化促进作用受到制约。我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田块小,田坎窄,与农机化配套的机耕道路严重匮乏,大多数村庄没有农机下田的作业通道,严重影响农机作业效率。此外,存放大中型农机具的库房建设用地和资金等问题也困扰着农机化发展。
3、乡镇农机站职能弱化,农机化发展的保障功能受到制约。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镇农机站建设的政策文件,但由于人员编制、财政拨款等方面问题难以落实,目前我市大多数乡镇农机站瘫痪半瘫痪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机技术培训无人管、农机故障无人修、农机零配件没地方买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一些乡镇农机站人员老化、知识断层、服务不到位,已不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4、资金投入不足,农机化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一些农民想多买农机,买大型农机,但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近几年国家的农机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但用于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资金却很少安排。比如没有专门的农机示范推广经费,没有专门的农机技术培训经费,所谓的农机燃油补贴也被合并为按田亩面积为计算单位的粮食直补,让农机手无法感受到燃油补贴政策的温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实施“倍增”计划,强化支撑作用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农村经济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规模经营的关键问题在于处理好土地集中和劳动力安排的矛盾和问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解决好这一矛盾和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只有通过农机化发展才能更好地替代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才能使土地相对集中并进行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最近,邵阳市将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促进土地快速流转的工作决策写进了“十二五”规划草案,同时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倍增计划”,即到2015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增加一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一倍。展望未来五年,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谋划好推进农机化发展、促进土地快速流转的新思路、新举措,注意解决好现实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
1、政策大力支持,多方增加投入。六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当前最有成效的涉农补贴政策之一,必须坚持不懈。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同时,国家还应该安排专项的农机技术培训、燃油补贴、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的文件规定,地方各级政府也应该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在解决农民购机贷款难的问题上,邵阳市农机局与农村信用联社对购机农户实施四项优惠措施,即按购机总价贷款50%、利率优惠20%、贷款期限放宽至3年、允许用拟购农机具做抵押。这项创新举措在邵阳市成效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值得全国推广。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等建设项目涉及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的,在制定规划、进行验收时,有关部门或单位应当通知农机管理部门参与。各级农机部门必须依法履行好这项职责。此外,县乡两级政府也要把农村机耕道路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范畴,用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耕道路建设。要认真落实有关文件,扎实推进乡镇农机站的改革和发展,既要解决乡镇农机站人员编制、财政拨款的保障问题,又要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服务功能,在农机示范推广、教育培训、产品质量监督、农机维修、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发挥公共服务作用,促进农机化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3、通过农机集约化经营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使用权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它既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循序渐进。我们要根据本地实际,在土地流转活动中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机械化规模服务。可以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形式,使用农民流转的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实行代耕、代收制,打破户与户的界限,形成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也可以通过签订作业订单和作业合同,开展“几统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总结和培养各种先进典型,努力推进农业机械的集约化经营,扮演好在土地流转中应该承担的主要角色,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序健康发展。
4、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一是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要向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对土地流转100亩以上的要优先保证补贴资金,还可以实施累加补贴。对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地方各级政府要予以表彰鼓励。二是充分利用县乡农机培训阵地,培育新型农民。要把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为培训重点,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要细化培训管理制度,狠抓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要广泛动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免费培训,力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户”。三是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缺劳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事代理和农业承包服务,并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作者简介:翟孝秋,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现任湖南省邵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其新闻作品、调研论文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