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作品赏析】常念家国在心怀 作者:黄光荣
    发布时间:2023-01-10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黄光荣

    常念家国在心怀

    ——肖毅彪文学作品集《似水流年》赏析

    黄光荣

      忽一日,作家肖毅彪拿着一本取名《似水流年》的作品样本来到我的办公室,请我为他作序。

      本想委婉推辞,看着肖毅彪执着,真诚的样子,我只好对他说:“先放我这,我看看再说吧。”

      肖毅彪和我是战友,咱们都是同年兵,曾在同一个部队服役。虽然早就认识,但平时并没有什么交集,他在湖南日报邵阳分社做华声在线邵阳频道新闻编辑10多年,与他经常在市委大院内碰面,战友相见,也只是互相点点头而已。

      答应了人家,又是战友相托,还是要用点心的,利用了几个晚上的业余时间,抽空翻看了肖毅彪的这本集子,拜读了他的不少文章,作品洋溢着浓烈的家国情怀,凝聚精神文明建设正能量,蕴藏着人生许多所思所悟,让我很感怀,禁不住为我们邵阳的这位作家,为我这位上进心极强的战友鼓与呼。

      《似水流年》是肖毅彪继2013年出版的纪实报告文学集《人生何处不起飞》一书后的第二本著作。

      这本书分《华年锦时》《锦绣中华》《朵颐四方》《上下古今》四个章节。

      第一章节中,作家选用了发表的小说、散文等共28篇。像主打篇《怕游桂林》《四个月饼的故事》《哨卡打死“鬼”》《空中爆炸》等,写的是作者在部队那段刻骨铭心的可歌可泣的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曾有人说,没有军旅故事的人生不能算是个完美的人生。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坎坷曲折,随着光阴的流逝,生活的奔波,工作的忙碌,有些经历会慢慢淡忘,可有些经历却萦怀梦绕,使人难以忘怀的便是挥洒青春的军旅岁月。正因为作者在他的生命旅程中有了一段当兵的历史,才会在记忆的长河里闪烁不止,成为一种永不磨灭的美好。正因为作者在青春燃烧的岁月,曾在祖国南疆边陲守边御敌,经受了硝烟的熏陶、血与火的洗礼,才有着今天不同寻常的壮阔胸襟,写出这种充满爱国激情,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好文章。

      《师徒情缘》《押车》《厂办来了个女秘书》《相亲》《迟启的情书》《树林风波》等,写作的场景却与前者截然不同,写的都是工厂的故事,作品中散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作品一般都比较短小,短小的作品要写得自然且有韵味,就如戴着镣铐跳舞,确实是很难的,正因为难才值得读者去啃、去嚼。

      作者很有才情,且看他写景:“祭奠完毕,坐在烈士倒下的地方,听着对面山上敌人用来壮胆的时断时续的重机枪枪声,看天空飘过的云朵和时隐时现的月亮,战友们的心情显得很沉重。”——《四个月饼的故事》整篇句式短小,犹如弹珠跳玉,把当时现场映衬得真实而又悲凉;看他写人:“云姨打着一把与她年纪很不相称的红色遮阳伞走在前面,她那微胖的身体穿着一条过紧的棕色健美裤,那滚圆的屁股,就像一对轻轻摇晃的圆球。”——《相亲》,短短几句,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活力的中年女性形象。

      作者知识面丰富,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往往恰到好处,比如《穿在身上的画卷》:“她婀婀娜娜,光彩照人,含蓄而不外露,既综合了东洋和服和西洋比基尼的优点,又梳理了女性优美的曲线,掩饰了东方人的某些不足,含蓄中,还蕴积着一种气度,凛然而又可亲近,并且通过面料、色泽和开衩的程度,修正些许语言,向面对着的人发出微妙的信息。就如一本优美的散文书籍,让人们阅读和品味。”用一段诙谐的文字对中国的旗袍做精准描述。

      当然在这一章节里,作者还有很多充满生活情调,气息浓厚的好文章。在此不再评述。

      第二章节《锦绣中华》,作者选用发表的游记散文34篇,这些文章,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抒发了作者真挚的爱国情怀。

      通观每一篇文章,作者行文活泼,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让人读后仿佛颀赏了一幅色彩鲜明,格调激昂的水彩画。

      比如:“奇峰千叠,倒映溪间,离合明灭,迷人至深,青岩绿树与清溪碧潭相映,构成一幅幅天然山水丹青,把金鞭溪点缀成了令人陶醉的水彩画廊。”——《忘情武陵源》;“人过山崖下,站在瀑前看瀑面,飞瀑如一条巨大的白头巾飘飘然,隔瀑看如走进了一面偌大的哈哈镜。再看潭底,青苔如织,碧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水波碧绿荡漾,群山倒影再现,犹如画中游。”——《奇山异水杨家界》;“崀山的奇特山川,复杂的溶洞,拔地而起的奇峰异石,神秘莫测的幽谷,碧绿清澈的江水……真是让人顿起一种‘说不尽山水好景,但付沉吟’的绮丽文思、豪迈诗情!”——《紫霞峒走笔》;“站在顶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湖展现在眼前:果然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无怪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而为岳阳楼留下了无数诗篇。而远处的君山大小二岛,则隐约浮现,恰于美人眉黛,犹如两颗明珠,赋予这无垠的湖面以浓郁的诗情画意,阳光的晦明变化,波光的诡谲奇幻,恐怕连善绘丹青的大师到此也觉技穷了。”——《岳阳楼头洞庭波》。……这些文章,难怪这么有市场,能够得到全国各地大小报刊众多编辑的欣赏和青睐。

      游记散文,理性色彩的渲染无需太过于浓厚。它应该是感性的、直观的,能够引导读者跟着作者的行(文)程自然而然地将种种佳境带至读者面前。作者大多能够很好地抓住景点的特性,把景区中的各处景点深化,仅以《走进洪家山》一文为例,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中间到四周,从四周到中间,把纷繁复杂的景物和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描写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丝毫不显雕饰之痕迹。最后,作者在文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常听老一辈人念叨,当年洪家大山被梅四保埋有金银十八窖,有民谣曰:‘大坳对小坳,金银十八窖,窖窖十八块,块块十八斤……’民谣传承了数百年,至今没有人发现一处宝藏,但如今在我眼里,在这一方青山绿水中,120多座大小山头连成的洪家大山,它的每座山都是金山银山。”

      同时,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抓住了特点再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描绘景物,做到绘其形,传其神。

      除此之外,写游记既要有“面”的渲染,也要有“点”的精耕细作,还要有惜墨如金的粗线条勾勒,如此方能中心突出,主题鲜明。作者还能及时把握好遣词造句,往往恰到好处,文章做到了长不显俗套和繁乱,短不觉空虚和乏味。

      第三章节的《朵颐四方》,实际是作者游记散文中的一部分,在选取的这12篇佳作中,离不开吃。吃是一种快乐,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修养。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物产,当然也就诞生了名目繁多的各种风味食品。

      美食作为一种文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美食讲述中国故事。作者以怡然称快的笔调,娓娓道来,看作者结尾:“我们慢慢地饮着酒,嚼着荷叶粉蒸肉,啃着‘六月红’河蟹,眺望窗外河道对面的一盏盏渔家灯火,听着远处传来的茶馆人声,完全陶醉在水乡古镇这种氤氲的江南之气中……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魏允贞游岳阳楼的一句诗:‘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可惜,我们都不胜酒力。”——《西塘名馔味亦浓》。“西街的夜景是很迷人的。灯光把整条街照得通明,霓虹灯交织着大红灯笼,有种迷离的感觉,也有些怪异的感觉。一到夜晚,这里的居民都会把椅子和桌子摆在街道的空隙处,三三两两的游人随便就能找个地方坐下,要扎啤酒,坐下来慢慢浅酌……感受西街的夜色美景,不用去泡酒吧,也会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享受。”——《“洋人街”佳肴与美酒共舞》。

      看作者对场景和人物内心的描述也是生动有趣:“我们随意选择了一家酒吧,步入其内。只见五彩缤纷的灯光映照着舞台,几位高大丰满的黑皮肤洋妞正在跳着充满诱惑的草裙舞。旁边的爵士手、键盘手在卖劲地敲击和摆弄着各自的乐器。左边的吧台已被各种五颜六色的洋酒所充斥,两位年轻的调酒师忙活着调酒,眼光不时地瞟着舞台。”——《澳门,从中餐馆到西酒吧》;“俄罗斯小姐的舞,同样火辣性感,充满诱惑,让台下的男人们豪情满怀,一杯一杯的烈酒,竟不知不觉地灌下了肚。说真的,到了这种歌舞升平的酒吧,经过这样一番刺激,再疲劳的男人,精力也会自然而然地旺盛,哪怕你年龄再大,也会跟着那些年轻的人不停地起来燃烧自己。”——《澳门,从中餐馆到西酒吧》。

      你看作者写得多么的幽默和有玩味。

      第四章节的《上下古今》,作者选用了6篇纪实文学作品。写纪实文学历来是作者的强项,作者的第一本书《人生何处不起飞》就是一部记录真实生活的厚重的纪实报告文学集。今天作者选用的这6篇纪实作品,前两篇竟是与历史题材有关的文章。《香妃秘葬新疆始末》一文,作者以充盈丰富的文献史料为基础,根据在新疆喀什香妃墓地、河北遵化旅游胜地清东陵等地的考证,围绕香妃娘娘发生的一些真实事情讲述,写得极具传奇色彩。该文传播范围甚广,点阅率极高。

      《张学良幽禁凤凰山始末》也是一篇历史事件的纪实文章,记述了1938年四五月间,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从郴州转押沅陵,在凤凰山古寺度过了一年零四个月点滴故事。讲述着张学良将军被幽禁在凤凰山仍心怀家国,那种强烈的“驰身沙场,抗日救国”的愿望。正如将军所题:“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文章很吸引读者的眼球。

      《文渊学海探骊人》《“公民代理”黄定聪,十余年免费为困难群众代言》《侗族歌王王馨:用歌声为人生架起美丽的彩虹》为三篇人物纪实,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邹宗德是中国联坛十秀之一,中国楹联最高奖获得者;王馨却是邵阳走出的侗族歌星,央视《争奇斗艳——少数民族歌王争霸赛》侗族冠军,央视《寻找刘三姐》全国总冠军 ;而黄定聪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三位人物的出生年代和背景都不一样,所从事的职业也不同,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能力突出、表现优秀,乐于奉献,这是值得大力去赞颂和宣扬的,唯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故事,才能给人以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动力。

      在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篇回忆录《阵地上的46个昼夜》,作者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讲述着一个连队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坚守阵地46个昼夜的英难事迹:三四十年前,在祖国的南疆有这么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男儿,用鲜血和生命践诺了军人的铮铮誓言,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安全,张扬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文中的那句“此时,我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赶紧掏出一枚手榴弹,拧开弹盖,手指套在拉火环上,只等特工靠近,就打算与他们同归于尽。”读来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本人在那种环境中如何面对敌军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该文被选入邵阳市文艺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个十百千万”文艺创作工程《千篇美文写百年》一书,新湖南、华声在线、今日头条转发,总阅读量达近100万人次,受到原部队老首长、老战友和地方同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涉及的题材领域广阔多样,作家的现实关注和历史思考理性深入,文学表达的自觉也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者的这种接地气,直抵现场的写作姿态和社会现实担当精神,这种积极努力建树文明信仰和核心价值的追求,正是文学创作走向社会现实和历史大舞台的一种很好表现,是非常需要给予热情支持与点赞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紧贴人民生活,把眼睛“往下看”,将脚步“往下走”,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作家肖毅彪有着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历,自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疾苦,经历艰苦生活磨砺,当过兵,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淬炼成钢,经过血与火的战场洗礼,退伍后,在工厂当过工人,干过行政和政工,经历过下岗、上岗、失业,还在新闻媒体做过十多年的编辑,但无论肖毅彪处于何种境地,干何种工作,他始终常念家国在心怀,乐观地去面对人生,一路走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他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没有被辜负。

      肖毅彪是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省十佳知识型职工、省青年自学成才奖、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邵阳市劳动模范、邵阳好人等多项荣誉获得者。在默默奉献的人生道路中,肖毅彪用辛勤的劳动和突出的业绩描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

      (转自2022年12月27日、2023年1月10日《邵阳日报》;作者系邵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局长)

    333.png

    444.png


    一审:尹建国、肖毅彪 二审:肖洋桂 三审:陆益平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