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楹联上的高度
——说“联坛十秀”之邹宗德
文/楚木湘魂
一
2014年12月,在帝王之都星光灿烂的领奖台上,邹宗德接受了全国“联坛十秀”的荣誉和万众瞩目的荣耀。而此前不久的9月份,同是邹宗德,在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捧回了中国楹联最高奖“梁章钜奖”的荣誉证书,比荣誉证书耐人寻味的是,他是唯一的获奖代表发言者,发言过程中不得不三次停下来,等待掌声的平息。来自于台下的认同与赞赏,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更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
话说这“联坛十秀”,凡楹联界都知道非比寻常,举中国20年才评一次全国十大优秀楹联家,含金量类于文学中的“诺贝尔奖”,第二届评出的“十秀”,都是联界公认的顶尖级的创作高手。“梁章钜奖”10年一轮回,也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湖南获此殊荣者,不过区区两人。举目天下,同时把这两项桂冠收入囊中的,亦仅两人。一觉醒来,邹宗德的名字已经刷屏刷过太平洋。
全国楹联爱好者表示强烈不满,树立这么高的高度,后来者还怎么超越?你叫别人怎么玩楹联?
二
全世界人民都崇拜的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其实,爱迪生同时还说了:百分之一的灵感更重要。
不错,邹宗德就是从灵感开始的。要不然,他小时候站在娶亲人家,怎么就不看新娘不讨喜糖偏看对联呢?中学时怎么就不爱武侠不爱言情偏爱平仄呢?他这一辈子唯一的情人,就是楹联了。
邹宗德,隆回县司门前人。司门前镇朝朝代代是个出文臣武将的地方,冒青烟的祖坟特别多。譬如说彪炳史册的魏源,晚清重臣魏光焘,以及毛泽东的老师孙俍工,都是司门前人。邹宗德的遗传基因也非同寻常,娘老子出生在魏源故居,是魏源的第6代侄孙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似乎轮到邹宗德一展身手了。
来自民间的名士风流,在人间制造的话题,比星子还要多。邹宗德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24时的时候毫不客气地闯入了中国楹联学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会员,压根就没考虑其他写了几十年对联尚不能入会的人的感受。这还只是个轻描淡写的开头,后来又雄姿英发,跻身于“湖湘楹联七子”之一,动不动抱个奖项回家糊墙壁。然后是琳琅满目的职务: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会长后面还有个长长的省略号。邹宗德把这些职务不叫职务,通通叫做社会责任。
三
1997年,城步县儒林镇岩底菜园冲,小镇小村,小桥流水,不足为奇,奇的是有一户人家,人家门前有一个槽门,槽门上有大青石,大青石上有一副对联:
门垂碧柳□□,宅近青山□□
来来往往的人,看一看,摇头晃脑一番,又走了,此地仍然春风不改旧时波。邹宗德听闻,高兴得了不得,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妙处!市委书记重才,放下千般担子,亲自陪了邹宗德前往考察。这对联果然大有趣味,可是框框里填什么词好呢?料必“隐隐,空空”是不错的,一篇论述文就这样在谈笑间横空出世了---女神缪斯似乎一直跟他在一起。
这篇关于隐字联的论述一经在《中国楹联报》刊出,立即引发了楹联界的地震,各种讨论,各种续貂,各种鸿雁传书,在《中国楹联报》办公室制造了一场鹅毛大雪,连欧洲大陆的黄种人都有了强烈的反应,隔着汪洋大海各抒己见。《羊城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香港和上海《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竞相赶在第一时间报道“百家争鸣”的盛况。《邵阳广播电视报》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记者编辑忙得翻了茶,泼了墨,前脚踢了后脚。各大媒体将邹宗德的名字大写加粗,被放在了标题上,这是新闻所少有的。
来自五湖四海的挑战,使邹宗德兴奋难眠,那是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思想的碰撞与精华不应该成为过眼浮云,至少可以留作对后来者的启发与思索。他把争鸣文章集结成一本书---《城步隐字联探秘》,顺便作为城步建县55周年的贺礼。
表现这么优秀,成绩这么傲人,邵阳市政府在功劳薄上给他牢牢地记上了二等功,把赞许和厚望一起打包给了他。2000年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公示天下,媒体们发现,他们的偶像邹宗德同志又上榜了。两年后,邹宗德获中国银行总行“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简直是人生中的每一页都精彩!
四
2005年的某天,风住尘香花已尽。武冈双牌乡浪石村走来了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进村,他完全被刻在石柱上的楹联迷住了,凝望、抚摸、喃喃自语,眼睛里的光,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明亮,比洞房花烛夜还要激动。这里的每一个字,色香味俱全!
此人正是邹宗德。
这么精美的古建筑群,这么有才华的村落,这么价值连城的一笔文化遗产,不能就这么一直孤芳自赏吧。邹宗德上溯时光千年,神游空间万里,连夜揭开了古楹联村的盖头。
整个文艺圈马上因为邹宗德的发现而沸腾了,原来天底下还有一个浪石,浪石有这么多深巷窄道,深巷里有这么多意韵深幽的古楹联。不去浪一浪,对不起这似水流年啊。
纷至沓来的游客使武冈市政府和浪石村民乐得眉开眼笑。同时锦上添花的是,浪石村在这次机遇中被批准挂牌“中国第一古楹联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利用示范村”,获得国家财政支持,修缮管理不必愁银子了。
至于机遇制造者邹宗德,大衙门和小村民认为无以为报,又不可效法古时以西施相赠,便授予了他武冈荣誉市民和浪石荣誉村民的称号。所以邹宗德如果兴致来了逛一圈武冈,那也叫回家。
浪石之行的4年后,邹宗德走进湖南新田县,与龙家大院古楹联村相逢恨晚。按照文人墨客的一般模式,龙家大院许他以古风古韵,他许古家大院以锦绣文章,毫无悬念地成为当年联坛“十大新闻人物”。
再4年后,邹宗德接到了来自江西吉安的邀请函。因此吉安对于他们的宝贝儿---庐陵文化村渼陂古村,千挑万选,认为只有邹宗德才可做知音。邹宗德自然不肯辜负美意,刷刷地写了2500多字的《江西又现古楹联村》,迷倒了一大片媒体。他人生中的每个精彩情节都注定与楹联有关,据说,这就是缘分加天分。
五
有一个既有意义又好玩的计划,在邹宗德的心里酝酿了很久,倘若湖湘七子联袂而行,登高览胜,月夜泛舟,围炉品联,阅尽湖湘秀色,遍写风雅楹联,岂不是一段比才子佳人更美的传奇?
这个计划终于在心里决堤而出,命名为“湖湘楹联七子湖湘行”,他们从新邵县出发,走武冈,过益阳,进株洲………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们斗酒联百幅,在人世间生生拉来了无数的羡慕嫉妒恨。知其者,谓其撑起了湖南的文化品牌,不知其者,谓其游戏市井山林。2012年底,文化界的盛事完美落幕,“湖湘七子湖湘行”活动登上《中华楹联报》2012年度十大新闻。作为活动策划者,以及楹联文化品牌的工匠,邹宗德荣获邵阳市首届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不知道他家的墙壁,贴奖状够用不?
六
2014年6月份的湖北恩施,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正张灯结彩,墨香细细,召唤着天下文人墨客,媒体作为世界上嗅觉最灵敏的动物,早就围上来或者闯进去了。
邹宗德笑着对邵阳市文化局长刘宝田说:“这么隆重典雅的场合,总不能空手而去吧。”
刘宝田深以为然,那就一起凑个“份子”吧。一壶茶,两个人,几番斟酌,《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的合著论文在午夜时分完工。
这篇凑份子的论文一公布于众,就引起了论坛上的波涛拍岸,然后是掌声鼓励,和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的重点表扬,并被写进了会议纪要。近万字的论文,《中国楹联报》向来惜版如金,此次竟不吝版面,一次刊登,可见其被楹联界何等重视!只能说,有才有比钱更迷人。
七
邹宗德一路走,一路写,蓦然回首,没名的不算,有名的大概也一千多副了。长的、短的、嵌名联、机关联……走婉约风格,走雄浑豪迈路线的,浅吟高唱,应有尽有。或悬于市井,或张扬于名胜古迹,或见于书籍报刊。中国人写文章爱引用名人警句,叫作画龙点睛,邹宗德的句子给拙于描写风物的人,倒是帮了不少的忙。
作为常开不败的话题人物,邹宗德一个不留神,题长沙白沙古井公园茶艺馆联被湖南卫视当作古人流传下来的对联。再任性一点,几乎年年中国楹联界的年度最佳作品奖都被他摘取了。如果谁家门楣上有一副邹宗德拟的对联,那绝对是吹牛的资本,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传下去的。
井冈山大学教授李争光先生关注邹宗德的楹联已久,可是光拍掌,光点赞,总是不够,必须评析出来才是快意。他一联一联地看过去,逐字逐句地评过去。几十字的对联,倒招惹出他几千字的感慨来。这些感慨被《重庆社会科学》、《井冈山大学学报》、《邵阳学院学报》等社科刊物所用,成为大众接近、读懂邹宗德的一个入口。
英雄所见略同的是,宝庆府的文化局长刘宝田也在为邹宗德茶饭不思,直至《邹宗德楹联的人文意蕴》定稿,他才长吁一口气,这篇论文后来发表于十多家媒体,邹宗德的名下再度一夜上涨无数粉丝。
对于邹宗德这个人物,邵东儒商李海河觉得写他几篇文章简直吊胃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写了厚厚的一本书,名之曰《邹宗德楹联鉴赏》,共20多万字。可谓生宗德者父母,知宗德者海河。
在万家灯火的夜晚,还有很多很多人在写邹宗德,迷恋邹宗德,沦陷在邹宗德的世界里。邹宗德的夫人,会不会觉得危机四伏了呢?当名人的老婆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八
除了是楹联上的创作高手,邹宗德绝对也是理论上的兵器专家。
时光轴还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他的《对联散论》就呱呱坠地了,转而被湖南图书馆名人资料中心收藏,连谦虚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别人在研究他的时候,他去研究车万育,成为车万育死了以后的第一个知音,千方百计弄来了车万育的《声律启蒙》的十多个古代版本,醒着梦着全是它们,家里正儿八经的老婆孩子倒成了眼前的虚幻。
创作越多,感受越深,于是有了后来的《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对联快速入门》、《楹联知识读本》,联友们一看,迷茫的心灵终于找到方向,从此以后打分的标准就是它。
对联写得多了,邹宗德决定换一种玩法,当然,必须是不降格的玩法。
他看中了《邵阳晚报》,《晚报》就给了他三分自留地,让他主持两周一期的“对联联赛”,这是目前各级党报中唯一一个“对句”栏目。从2005年开始,邹宗德开始在这里“垂联听政”。掐指算到如今,这个栏目已经十余年了,严丝合缝地嵌入了包括美国的、加拿大的、泰国的、澳大利亚的等许多人的生活,他们表达与“对联联赛”的感情叫做:问世间,联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才子的光芒是无法回避的,声像媒体即使眼光再高,他们也注意到了邹宗德的存在。邵阳电视台为邹宗德开辟了专栏,专门讲述邵阳的楹联文化,陆陆续续播了两三年。虽然他的普通话始终带有隆回特征,可电视台说这才叫原生态,才叫地方特色,原生态谁不喜欢呢。
因为仰慕邹宗德在楹联创作上的高度,2011年5月,《邵阳日报》为邹宗德量身打造了《水府品联》专栏,品评邵阳历代名联,这碟小菜邹宗德一开始就吃得痛快淋漓,金钢钻配瓷器活,完全专业对口嘛。但是原作者若泉下有知,蒋介石蒋委员长必然是有一点不开心的,他被邹宗德指出来,他挽蔡锷母亲联语中用典是错的。邹宗德还用严密的考证告诉了邵阳人一件引以为豪的事,原来妈祖的祖先曾在邵阳当过刺史!
108篇专栏文章最终结集为30万字的《邵阳历代名联鉴赏》,列入“邵阳文库”丛书出版。国情对于稿费向来是吝啬的,要不然想必邹宗德亦能像张爱玲所说的“以文字谋生”,那么银行行长的身份,不要也罢。
别人觉得邹宗德已经登峰造极,在列祖列宗面前完全可以交差了,邹宗德却并不觉得圆满。他还要走更远的路,写更漂亮的楹联,有更多的玩法,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滚滚红尘里走一回,毕竟,所谓下一辈子,其实是不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