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公仆情怀】我把群众当亲人 作者:何义
    发布时间:2014-08-21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何义

      我叫何义,现任邵阳市信访局接访一科科长。信访工作,相信各位都不陌生,“天下第一难,天下第一烦”是它最好的“说明书”。但是,我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再难,也要积极面对。十多年的信访工作生涯,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上访群众,同时也成功处理过各种各样的信访案件: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医患纠纷、意外死亡、环境污染、社会保障、民工工资等等,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处在麻纱窝里,我渐渐明白了当初从组织部门来到信访岗位的意义,那就是,再难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干,再烦的麻纱总得有人去解,没有把信访群众当亲人的情怀,就解不了难耐不住烦。

      2013年农历年底,人们正张罗着过年。清晨7点钟,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接访中心,刚打开门,突然,近200号衣服破烂、背着家当、拖儿带女的农民工蜂拥而入,“领导,救命啊!再不管我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近200人齐刷刷跪在地上,一片痛哭哀嚎声,我一下子脑袋有点懵,但职业习惯使我立即镇定下来。通过询问,得知这些民工来自四川、贵州等地,在邵阳做了一个架设电线的项目,工程完工后,包工头跑了。近300万的血汗钱,100多人糊口的救命钱没了。然而,由于该项目经过多层转包,又没有签订施工合同,民工不熟悉甚至没见过包工头,要把血汗钱追回来,谈何容易!雪上加霜的是,这群外地民工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面临着流落街头、忍饥挨饿的困境。怎么办?我的内心百感交集,这群民工兄弟已经是费尽心力,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才拖儿带女上访。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当机立断,一方面去找合适的地方安顿民工兄弟,一方面立即和市公安局、市劳动监察支队等部门联系。我跑遍市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安顿好这些民工兄弟。为了保证近200人的人身安全,消除他们异乡异客的恐惧,我决定陪民工们住在一起。年关的深夜寒冷刺骨,我想办法弄来了炉火、开水。民工张志民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还在吃奶,被子不够厚,小婴儿冻得哇哇大哭。我听在耳里,疼在心里。顶着夜色和寒冷,我悄悄回家拿了两床被子和一些旧衣服送给了老张。看到小婴儿熟睡的小脸蛋和老张充满感激的笑容,看到民工们安然入睡的场面,我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尽心尽力照顾着近200人,一边千方百计寻找包工头,来回奔波,心力憔悴。找了无数条线索、打了无数个电话,在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终于找到了包工头。然而要债并不顺利,包工头翻脸不认人,一会不承认和民工有任何关系,一会又说自己没有钱。年关越来越近,与包工头的博弈成了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寻找关键证据,巧妙周旋谈判,运用合理手段,包工头的阵线慢慢被攻破,第四天,包工头终于顶不住压力,现场支付了全部工资近300万元。来不及松口气,我又跑到火车站协调车票的事情,春运期间,车票紧俏,找人、排队,前前后后十来个小时,民工拿到车票后,齐声高呼:“我们终于可以回家,共产党好啊!”像这样的记忆还有很多,十多年来,我累计接待上访群众近十万人次,处理集体访2000多批,很多群众也因为信访和我结缘,成为我的“亲戚”。

      2006年4月的一天,信访接访室里突然传出了一声惊叫,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蓬头垢面、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正在抢夺一名来访群众的食物,来访群众唯恐避让不及,场面十分混乱。为了制止事态,我来不及多想,冲上去一把抱住这名浑身散发出酸臭味的中年男子,把他请到了接访室,并倒上了热水。原来,这名男子叫周立柱,家住双清区龙须塘办事处石家园社区,身患间歇性精神病等多种疾病,从原市化纤厂病退后,老婆跟别人跑了,唯一的小孩也因违法进了少管所,老周不仅生活费 、医疗费没有着落,还欠下了十几万医疗费。当时正是我市企业改制的高潮,很多棘手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接访老周,是我工作的职责 ,同时也是一种缘分。接下来几天 ,我帮着老周整资料 、跑社区 、找部门 、上医院,争取到了低保政策,解决了部分医疗费用。端午节时,我私掏腰包,买了油和肉等过节物资,来到了老周阴暗潮湿的家 ,嘘寒问暖;过春节时,我又带上节日的红包上门,走勤了这 门“亲戚”。8年来,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去老周家走一走看一看,老周也经常找我聊天,间歇性精神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接访老周我只用了几分钟,而解决落实好他的问题我却整整用了八年。

      信访问题的发生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处理公式,但倾注真情是一个不变的法宝。

      十几年来,我扎根在接访一线,天天和信访群众在一起,虽然辛苦忙碌,有时也有委屈和苦闷,但更多的是解决好问题后的充实和快乐,更多的是亲近群众时内心的踏实和安稳,更多的是看到群众满意后感同身受的成就和幸福。

      十几年来,我多次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全市“青年岗位能手”,并被评为全 省“优秀接访员,我所在的接访一科也被评为全市的“青年文明号”,但是 ,我也有愧对的人。

      我的母亲2005年6月因脑梗塞中风,生活不能自理 ,作为家中长子,我每次都把回家陪母亲的时间一拖再拖,母亲眼巴巴盼我回家的面容,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亏欠!

      我的妻子2008年因工作需要调往长沙,独自一人带着小孩,夫妻俩长期两地分居,她又当妈又当爹。

      自古忠孝难两全。好在仁慈的母亲对我的工作一贯很支持,每次回家说起我结交 的“穷亲戚”,母亲就会很高兴 ,母亲总说:亲帮亲 ,邻帮邻 ,帮了别人,你就积了福气;好在贤惠的妻子一直在无怨无悔地做我的后盾,妻子常说:我们的家,虽然艰苦些,但总算还是衣食无忧,一些信访群众的家,有时连衣食住行都有困难,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宽容,感谢大家对信访工作的配合和支持!我将继续沿着走了十几年的信访工作之路,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为群众解难当家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