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邹宗德先生
初夏渐炎,三径葱茏。
轻轻敲开门,走进中国银行邵阳分行的一间办公室,抬头便看见“中庸之道”四个大字紧贴墙壁,空间里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一位儒雅的中年人正坐在电脑前,那双睿智的眼睛盯着显示屏,手指正在不停地敲击着键盘……
这个颇具学者风度的男子就是“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邹宗德先生,他是该行的综合管理部主任。同时,他身兼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此时的他正利用午休的时间,为邵阳日报给他开辟的“水府品联”专栏撰稿。他说:“这是他为专栏撰写的第95篇联论文章了……”
一代才情学养丰容的楹联家
一个肩负使命的人,必懂得登高才能博见的道理;一个深谙登高博见道理的人,必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一个具备求知欲望的人,必能达到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河的境界。邹宗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生在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的一个小山村,这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清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魏源;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魏光焘以及毛主席的老师孙俍工等,均出生于此地。邹宗德的母亲即是魏源的第六代侄孙女,八十年前,她老人家就诞生于现在的魏源故居。清末民国时期,此地就涌现过一大批楹联高手。受环境的熏陶,从中学时代起,邹宗德就迷上了对联。为了掌握对联写作知识,他攻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和对联书籍,鉴赏了一大批先辈留下来的对联佳作和评介文章。进入大学后,他更是对楹联情有独钟。1988年,他加入中国楹联学会时,还只有24岁,是当时楹联界最年轻的会员。
邹宗德虽然供职于银行,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却是一个真正的文化“耕耘者”,在他家四壁皆书的书房里,笔者看到的是他那种对楹联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这些年来,他发表各类作品1200多篇,其中楹联作品800余副。他的楹联艺术,以学养和才气,冲破前人藩篱,独树自家旗帜。他发表的800多副楹联,有的雄浑劲健,气势磅礴;有的深沉隽永,雅兴融融;有的既雅且谐,生动活泼;有的构思精巧,心裁别出。细细品之,令人拍案称绝!他创作的名联《题韶山》收入《古今名联选辑》等50多种书籍中,其联曰:“韶光随水逝,山色逐春来。”许多名胜景点都悬挂了他的对联。2002年4月26日湖南日报刊载《长沙茶馆联》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但印象最深的要数白沙井公园白沙茶艺馆的门联:‘一园月色和茶煮;万古泉声带韵流。’此联结构、对仗、音调、意境俱佳,有声有色。”这副对联就是邹宗德的。由于没有署名,早两年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做节目“寻找长沙市的古楹联”时,竟把它当成了古人的作品。他题岳麓山临水阁联获得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第九名。《连城联话》评价说:“……如邹宗德先生题岳麓山穿石坡临水阁联‘名茶雪煮香穿石;大麓云飘醉入壶’就是一副隐逸淋漓之画。”井冈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李争光先生研究邹宗德楹联的长篇论文曾发表于《重庆社会科学》、《井冈山大学学报》、《邵阳学院学报》等社科刊物;原邵阳市文化局局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刘宝田的论文《邹宗德楹联的人文意蕴》也发表了十多家媒体,引起广泛关注。
邹宗德不仅是一位楹联创作家,也是一位楹联理论家。上世纪末他就公开出版了对联理论著作《对联散论》。他早年发表的《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为楹联理论家们广泛引用,被广大楹联爱好者奉为创作的圭臬。他是研究车万育《声律启蒙》第一人,他收藏的《声律启蒙》古代版本就有十多个。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的硕士论文引用邹宗德的观点作为论据。最近他在湖北恩施参加了第四届楹联文化研讨会,他在会上的发言被媒体广泛报道。他和刘宝田先生合著的论文《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在会上引起轰动,得到了中国楹联学会孟繁锦会长的高度评价,并写入了这次会议的会议纪要,全国媒体纷纷转载。
邹宗德说:“让健康的楹联文化为社会服务,这是我的一贯追求。”他在银行工作,先后担任过分行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室主任、支行行长、分行综合办公室主任等职务,经常用楹联为银行开展的活动进行宣传造势,把楹联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可能是全国银行业批量印制春联送客户的始作俑者。长城信用卡在邵阳推出三周年时,他就在全国开展了信用卡征联活动,也是最早的银行产品征联活动。2000年,邹宗德在隆回支行当行长时,他以对联为纽带,融洽银企关系,促进存款增长,让对联这朵艺术奇葩在该行业务中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至今还流传着“一联引存100万”的佳话。湖南日报曾以《银行行长的对联效应》为题进行了报道。调回市分行后,他又开展了“携手中行,共赢奥运”全国征联活动。随着邹宗德的名气越来越大,领导把他当做一张文化名片,带着他去营销客户。他的作品成为了省、市分行赠送大客户的文化礼品,为中国银行的企业文化增添了光彩。最近,他又发现了100年前中国银行成立时的一副楹联,写成一篇赏析文章,发表在《中行职工》报上。
一代深厚广博的乡土学者
“门垂碧柳□□,宅近青山□□”。这是城步儒林镇岩底菜园冲一座老宅槽门的两旁大青石上刻着的一副隐字联。一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见过它,读过它,却没有人对出空缺的四个字,也没有人诠释出它的真正涵义。1995年,当时的邵阳市委副书记肖尊国到该村考察时,发现这副对联。邹宗德听到这一消息,以其特有的敏感,立刻就意识到了它的特殊价值。于是,他亲临实地考证,迅速将自己对该联所隐之字的认识,在《中国楹联报》撰文阐述。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的稿件如雪片般飞来,《中国楹联报》为此开辟“百家争鸣”专栏,各种观点“百花齐放”。《羊城晚报》、上海和香港《文汇报》等40多家新闻媒体发表了关于这副隐字联的报道或争鸣文章。《文萃周报》等报整版全文转载,邹宗德成了这些报道和争鸣文章的焦点人物。《文萃周报》第二次转载的标题是“隐字联最新考证,邹宗德仍持己见”,由此可见其焦点位置。
一时间,一副民宅古联闹得国内联坛一片沸沸扬扬。同时,也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今到城步的人,都有一个意愿,那就是去看看那幅隐字联。现在,这里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邹宗德将这些争鸣文章结集成《城步隐字联探秘》一书出版, 为城步55周年大庆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很多这样的事告诉我们:珍宝就在身边,然而它们稍纵即逝,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还隐藏在乡土之间,等待着邹宗德这样的有志者和有心人来拂去其上的尘土,发现它的价值。邹宗德在撰写邵阳日报《水府品联》专栏稿时,发现了妈祖的祖先曾在邵阳当过刺史,这是对邵阳乡土文化的一个重大发现。他还发现了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关于邵阳的联语记载;考证出周恩来大加赞赏的长沙市天心阁、水陆洲名联为邵阳人所写,彭德怀在邵阳的护法战役中当上了排长,石达开在邵阳留下了两副对联;他还发现了蒋介石挽蔡锷母亲联语中用典出现的错误。世传滕王阁一副名联的作者为刘坤一,邹宗德进行了订正,以确凿的证据证明是另一邵阳人肖光南;咸丰皇帝挽邹汉勋的挽联,世人多有疑惑,他以充分的理由予以确认。他把邵阳一些深奥的文化,以通俗的语言介绍给了广大的读者。《水府品联》文章每周一篇,一直发了两年多,为邵阳日报前所未有。篇幅洋洋洒洒,时间长年累月,可读者毫无厌倦之情,好评如潮。
2005年,邹宗德听说武冈的双牌乡浪石村有一个古建筑群,于是立即前往考察。邹宗德发现这里的每座房屋的角门石枋上都刻有楹联。这些楹联,使整个村落散发出浓郁的书香人文气息。邹宗德见多识广,对全国的古楹联了如指掌,他明白在全国尚未发现规模如此之大、保存如此完好的石刻古楹联村,这里应当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古楹联第一村。在他的运作之下,促成武冈市政府向中国楹联学会申报“中国第一古楹联村”,后又说服中国楹联学会相关领导批准该村为“中国第一古楹联村”。武冈市政府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特意授予他武冈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浪石村也授予他“荣誉村民”的称号。
2009年,邹宗德又在湖南新田发现了一个古楹联村——龙家大院,他在《中国楹联报》等媒体撰文向外界推介,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为此,邹宗德被评为中国联坛“十大新闻人物”。
今年,江西吉安又邀请他前往考察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古村,他写了2500多字的推介文章《江西又现古楹联村》,发表于楹联界的各大媒体,吉安方面连连向他表示谢意。
一代传统文化的执着传播者
邹宗德是邵阳市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委员,他撰写提案呼吁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加强旅游景点的文化建设。作为政协委员和文艺团体的负责人,邹宗德自觉地肩负寻找和发掘、研究、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的使命。这些年来,他已拥有了一份厚重的“科研成果”。
他参加了《花卉鉴赏辞典》和《湖湘文库·湖南楹联》等书籍的著述。主编出版了《学生文学作品选优与评点》、《邵阳当代诗联选》等书籍和《邵阳楹联》杂志。专著《对联散论》被湖南图书馆名人资料中心收藏。其楹联作品收入《绝妙好联鉴赏辞典》、《分类名联鉴赏辞典》等100多种书籍中,部分作品勒石悬挂于全国20余处风景名胜点。其作品结集为《百家联稿·邹宗德卷》(中国楹联学会主编)、《湖湘楹联七子作品集》、《邹曾联墨》等。其著作和论文从新角度和新视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达到了宽领域、深层次,使一些研究理论做到了科学化、体系化,取得了不少新成果,成就了他在地方文化研究领域的实力派地位。
从2005年开始,邹宗德在《邵阳晚报》主持两周一期的“对联联赛”栏目,这是目前全国各级党报中唯一一个“对句”栏目,至今已开办了130余期,吸引全国乃至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地成千上万人参加。他对邵阳楹联文化的研究成果,从2011年5月份开始在邵阳电视台《开讲邵阳》栏目中播出,以7万余字共12讲,全面系统介绍了邵阳的楹联文化。2011年初,《邵阳日报》又为他开辟《水府品联》专栏,品评邵阳的历代名联,已刊出90余期,近20万字。
作为邵阳市楹联协会会长,邹宗德承担了协会的大量工作。他参与组织了8次征联活动,《邵阳楹联》杂志已经出版了24辑。为了培养楹联作者,壮大创作队伍,他对楹联爱好者的请教有求必应,并经常应邀到各地讲学,传播楹联文化,培养楹联人才,经他引导走上楹联创作道路的年轻作者如今已遍布城乡,有一些人已成为楹联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邹宗德还是一位楹联活动家。邵阳市楹联学会能够搞得红红火火,誉重省内内外,和他的活动能力是分不开的。他组织的各种活动影响都很广。去年,由他策划的“湖湘楹联七子湖湘行”活动被评为《中华楹联报》2012年度十大新闻。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邹宗德这种为文化事业无私奉献的毅力与精神,一直为联坛诗友所钦敬。邹宗德对楹联事业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2000年被邵阳市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并被市政府记二等功,2002年获中国银行总行“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2012年荣获邵阳市首届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该文原发于2013年8月9日《中国楹联报》、8月25日《中华楹联报》),2013年10期上半月《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