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4-07-02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龙旭

      用心呵护 厚植绿色发展之基

      ——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纪实

      2023年,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创建南山国家公园和建设“三个绥宁”为目标,压实林长制责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资源管护,切实提升科研监测能力,取得了全年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佳绩。是年,管理处获评“绥宁县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绥宁县文明单位”。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林长制为统领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全年出动巡护人员8000余人次,月均巡护里程3000公里。通过责任落实、物资储备、宣传教育、严格管控、快速处置、防火演练“六到位”,筑牢森林“防火墙”,取得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的佳绩。投入10万元,购买野生动物肇事保险,为群众落实野生动物肇事理赔资金3.1万元。环境资源审判合议庭办理非法捕捞水生野生动物案件两起。全年开展大鲵、朱鹮保护宣传活动进校园、进社区10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联合县环保、林业、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先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宣传活动;利用生态宣教馆、微信公众号“魅力黄桑”、抖音号“犁歌”“护林员”大力开展自然资源保护教育,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热情。保护区内长苞铁杉群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提升科研监测能力。坚持每季度开展两次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确保病虫害处于可控范围。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监测与信息报送工作,全年无野生动物因疫源疫病致死现象。新布设红外相机130处,采集红外相机影像资料2.5万份,有效掌握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机制,设立大学生实习岗位,引进13名林业专业大学生协助开展科研工作。推进《黄桑植物志》编撰工作,完成植物本底补充调查。首次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连香树(黄桑新记录物种)、八角莲以及珍稀植物粤紫萁。清除、焚烧20余种外来入侵植物。利用激光雷达点云技术,测量出区内40米以上高的树木共127株,其中一株高54.075米的枫香树,刷新湖南最高树记录,成为湖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树。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完善功能短板,推动生态管护、科研监测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投入资金552万元,实施完成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建设项目,涵盖“专项调查监测和保护设施设备维护”“生态保护修复与治理”“宣传教育及信息化建设”三大类别,建成老团村河道自组网监控系统、4座宣教长廊,安装了64套森林防火太阳能红外感应语言提示器,升级了信息化平台。投入资金412万元,完成400公顷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1公顷封山育林。

      倾情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有担当有实效。夯实驻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责任,抓实防返贫监测,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听取群众意见10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5起。累计投入资金152万元,提质改造1.5千米道路、亮化旅游主干道与组道、建成兰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修缮了农用灌溉设施。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为17名大学新生共发放助学金1万元。

      加快国家公园创建。按照南山国家公园设立要求,做好黄桑候选区“天窗”问题矛盾调处与现场核查工作,将56个“天窗”核减至12个。配合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做好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资源保护、科研监测、经济指标、特许经营问卷调查等数据的采集与填报,以及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入库实施方案的编制等工作。组建一支专业应急防火队伍,购置了一批森林防火设备。推进社区共建,修建了1条交通便道、1座候车亭,方便群众出行。实施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4公顷大型固定监测样地、高树测量等项目。从浙江引入10羽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朱鹮,野外放归8尾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鲵。组建了南山国家公园文化调研团队,积极开展历史、民族、生态、红色文化调研工作。组织编印了《坝哪语言文化读本》、创作了《把美丽中国护在心里》《红军来到咱苗乡》《点起马灯盼红军》《守护》等音乐作品。其中,歌词《把美丽中国护在心里》《守护》分别发表在国内音乐专业杂志《词刊》《青年歌声》。

      不断优化景区管理。抓常抓实抓优景区管理,2023年,完成景区原居民房屋重建审查工作,安排机械、人力清除景区道路垮方56次,保障了景区道路安全畅通;投入资金18.5万元,改造曲幽谷景点大门,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配合县政府做好“四月八姑娘节”活动的策划、组织、表演等工作,为县域旅游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龙旭)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