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12月31日讯(记者 陆益平 通讯员 龙图娟)“这个肠道息肉微创手术不开刀、痛苦小,我手术后感觉很轻松。”12月30日早上,住在隆回县人民医院胃肠外科34床67岁的钱叔叔眉开眼笑地对前来查房的主管医师冯浩宇和护士长张丽芳说。
钱叔叔是科室的“老病号”了,半年多以前因为患有肠息肉在医院内镜室做了“肠息肉EMR手术”(内镜下粘膜切除)后在胃肠外科住院,这次12月21日来医院复查肠镜,又出现了多发息肉,尤其是在降结肠部位发现一处较大的侧向发育型肿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轻度不典型增生”。
侧向发育型息肉一般由于基底部较宽,整体体积较大,采用传统的肠息肉EMR术,因为是用圈套器整片切除,容易导致肠道穿孔,故不适宜采用这种手术方式,要用另一种手术方式:肠息肉ESD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用刀具剥离粘膜,针对不同的病情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操作难度比EMR手术难度大很多。在ESD术还没开展之前,这种情况医生一般都是建议病人转上级医院治疗,今年11月11日,医院内镜室负责人贺国梁将微创新技术——“肠息肉ESD术”带回院,为54岁患者刘阿姨施行了首例“巨大腺瘤粘膜下剥离术(ESD术)”,成功剥离出3CMx2CM大小的瘤体。由于积累了丰富的ESD手术病例,所以像钱叔叔这种情况也可以不用转去上级医院治疗了。
12月26日,在医院肠镜室,麻醉医师为钱叔叔施行静脉全麻后,贺国梁带领的内镜室手术团队为他进行了“降结肠侧向发育型肿块ESD切除术”和“多发性肠息肉EMR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目前,患者钱叔叔正在康复中。
该院院长尹志安表示:“肠息肉ESD术”是近年出现的一项新型治疗手段,也是一项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手术,该手术具有持续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肿瘤能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消化内镜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