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手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
    发布时间:2007-08-06   来源:  记者:邵阳记者站

        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是促进病人身体早日康复的一个关键。只要医生认为病人可以下床活动了,病人就应该打消种种顾虑,照医生说的去做。否则静卧在床,反而会生出不少弊端。那么,手术后下床活动有哪些好处呢?
      ●防止肺部感染手术后长期卧床的人,由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得不到咯出而淤积在肺内,时间一久容易引发肺炎,出现高热、胸痛、咯脓痰等症状。而手术后下床活动,可使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幅度增大,空气进出肺脏的量增加,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容易咯出,从而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
      ●预防肠粘连做过腹部手术的病人,肠管或多或少要受到外界的机械性刺激。如果手术后肠管蠕动不好,彼此很容易发生粘连。轻者经常腹痛,重者还会使肠管蠕动停滞,引发肠梗阻。尽早下床可使肠管蠕动增强,彼此不容易发生粘连。
      ●避免下肢静脉栓塞手术后如果卧床不动,则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减慢,加上手术后病人进食情况不好,饮水不多,使体内血液变得浓缩、黏稠,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下肢静脉栓塞症。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可使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有利于避免下肢静脉栓塞。
      ●避免发生褥疮如果手术后不及时下床活动,导致背、骶、臀等部位长期受到挤压,很容易造成上述部位的皮肤发红、起疱,甚至疼痛、溃烂而成褥疮,病人非常痛苦。因此,为了避免发生褥疮,手术后还是尽早下床活动为好。 
      ●促进伤口愈合一般来讲,医生对刀口所做的逐层缝合,足以耐受一般的坐、站、行等日常活动。手术后24小时左右,刀口各层已有一定程度的愈合。因此,病人完全不必顾虑下床活动会使刀口裂开。相反,尽早下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减轻腹部胀气,从而有利于刀口的愈合。通常情况下,手术病人清醒后,可以先在床上做些轻微的屈臂或屈腿等活动,同时还可以配合深呼吸,或者慢慢试着进行翻身。从术后24小时起,就应该从床上坐起。术后48小时后,就应该努力下床活动。可以先由陪侍者扶着坐在床沿上,然后慢慢站起身来,在别人的搀扶下或自己扶着床沿、墙壁等缓慢走动。开始时可以每天下床行走1~2次,每次0.5~1小时。待身体逐渐恢复后,活动量可适当加大。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提倡手术后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也有一定的前提。对于某些手术,如心脏、颅脑、疝修补、骨关节固定等手术,由于手术后伤情比较严重,医生会叮嘱病人暂时不要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听医生的话了。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