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的金秋时节,我怀揣一颗炽热之心,从普通学校踏入特殊教育学校的门槛,从此,我成为了一名特教教师。十年光景,虽不算漫长,却足以让我从迷茫、彷徨、苦恼中蜕变,变得执着、坚定、愉悦。我逐渐沉醉于这份特殊的职业,感受着育人的艰辛与喜悦。踏入特校后,我不断自我完善,力求让每一位残疾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都能在他们的世界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我的学生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这给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他们比正常孩子更需要爱,需要理解,需要关注。作为特教教师,我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不仅要“为人师表”,更要“如母般呵护”。有人曾戏称我们为“高级保姆”,对此,我并无丝毫自卑与难过,反而更加坚定了我对特教事业的信念与追求。我将以五心——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慈母心,全心全意地献给这些残疾孩子。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自从事特殊教育以来,我一直担任启智班的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同时还兼任了思品、生活适应、班队活动、劳动等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我孜孜不倦地钻研,勇于探索,不甘人后,虚心学习。针对班上中、重度智障学生各占一定比例的特点,我采用复式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我主动承担教研教改实验项目的公开课、教学比武课,均获得了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我荣获了2015年语文教学比武一等奖,2015年、2016年班队活动课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7年承担了学校的班队活动公开观摩课,引领了班队活动课的新风尚。2022年,我再次荣获市教学比武一等奖。
在青年教师帮带活动中,我负责帮带的青年教师罗禛成长迅速。在2023年,罗禛荣获第二届全市特教系统教学比武一等奖。
在努力实践教学的同时,我还善于总结经验,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荣获县级以上的奖励。2015年,我撰写的论文《浅谈非特教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荣获省一等奖。2018年,我撰写的论文《游戏教学在特殊教育课堂的应用》荣获县二等奖。2024年,我撰写的论文《融合教育模式下特殊教育教师角色转变与专业发展》荣获国家级期刊优秀论文一等奖。
将关爱融入残疾孩子的生活点滴
在普通学校,班主任管理十几位孩子或许游刃有余,但在特校,情况却截然不同。我班共有十七位同学,其中重度智障十人,脑瘫两人,自闭症两人,唐氏综合症三人。面对这样一群孩子,管理的难度超乎想象。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学校,孩子们生活习惯的差异让我在班级管理中历经艰辛。每天,我都得比一般老师提前四十分钟到校,手把手地教他们穿衣、系鞋带,帮助他们叠被子、整理内务。有时孩子大小便失禁,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帮他们清理。智障孩子普遍不会管理自己的物品,我便用注记号、辨颜色的方法帮助他们一遍遍地识别衣物,不厌其烦,直到他们认识为止。有时孩子乱拿别人的东西,我总得一样一样去找回,并逐一进行思想教育。自闭症孩子经常损坏自己的衣物、鞋帽,我总是耐心地为他们缝补。
有个叫孙晓明的同学,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平时不与任何人交流,家长对他也失去了信心。每学期一开学,家长就把他送到学校后便不管了。为了让他能在学校正常生活并有所进步,我坚持每天与他沟通,并经常帮他洗头、洗澡、缝补衣物。他总有自残的倾向,喜欢咬自己的手,我耐心地帮助他矫正。渐渐地,他接纳了我,我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
将博爱无私地洒向班级的每个角落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位好的班主任。十年来,我为之奋斗,为之追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在表扬与激励中进步,我费尽心思地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除了建立班级各种登记簿外,我还特别建立了学生生日登记卡,为每个孩子送上生日的祝福。为了让每个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上有所突破,我绞尽脑汁地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生活自理我能行”大比赛、“光盘行动计划”“内务整理评比”“寻找自己的物品”“我是小小厨师”等,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充实,同时生活能力也得以提升。
“医教结合”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我利用一切渠道积极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采用个训和集训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虽然每个学生的个训时间只有十分钟,但十几个学生加起来就是四个多小时。由于不断地演示口型、单个发音训练以及纠正学生发音,我每天都是在极度疲倦中走进自己的房间,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更是家常便饭。但我毫无怨言,一直坚持了下来。
在肢体残疾学生的康复方面,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班上有个脑瘫孩子叫林坤豪,刚入学时,她行走困难,摇摇摆摆。每每刚到嘴边的饭,因为手不听使唤,又倒入碗里,不知要重复多少次才能吃到一口饭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根据实际情况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康复计划。早上进行十分钟步行、甩臂训练;下午进行手脚按摩;课前进行五分钟口唇部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下来,她现在已经能够小跑了,小手也能较熟练地使用筷子、铅笔等。每天的衣食起居基本能独立完成。家长们紧握我的手,含着感激的泪对我说:“你真是她的再生父母。”
我不仅重视残疾儿童的智育发展,更重视他们的思想教育。我精心组织主题班会,张贴班训,观看教育影片,通过手拉手帮扶及个别谈话等方式,鼓励学生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要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的人。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孩子们健康成长,整个班级都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同时,我通过家访、电访、信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家长最大限度地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他们将来正式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以亲情之爱温暖残疾学生的心田
他们属于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智力的障碍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困难。而教育他们成人成才,就需要教师付出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艰辛。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家境贫寒,又远离亲人的关爱与照顾。作为班主任的我,在这些孩子身上付出了胜似母亲的关爱。我帮学生们缝补破了的衣服,虽然家务活并不熟练,但手上经常被针扎得净是针眼;每逢周末,我都会记下学生缺少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再利用休息日为学生购买齐全……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用我那一颗爱生、爱岗的强烈责任心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残疾学生感受到了母亲、姐姐般的关爱和家的温暖。他们亲切地叫我“姐姐老师”,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看着班级墙上贴满的一张张“先进班集体”“运动会比赛一等奖”“文明礼仪模范班”“生活自理我能行”的奖状时;当拿着一本本精致耀眼的“县嘉奖”“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证书时;当看到家长们露出的一个个笑脸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奋发有为的成功与喜悦。
十年来,面对这个弱势群体,我深深地认识到:“残疾孩子是折翼的天使!上帝虽然关上了他们的一扇门,但我们能用爱帮他们开启另一扇窗。”这就是我献身特教、无怨无悔的动力所在。我将继续用我的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和慈母心,为这些折翼的天使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邵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廖玉梅)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