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育才满园春
——绥宁县第一中学创新发展纪实
文/图 记者 尹建国 通讯员 王伟琪 候慧
绥宁一中班子成员
雪峰山下,巫水河畔,有一所历经风雨沧桑,创造无数辉煌的名校,她始终走在教育改革浪潮的前列,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绿州大地。这就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绥宁县第一中学。
这里书香馥郁,环境清幽,人文荟萃。既有古代书院式的幽静,又有现代学校的气派。每天晨曦初露,朦胧天际间,绿叶林荫中,弥漫的是一中学子的琅琅读书声。
桃李芬芳,春华秋实。一中人满腔赤诚播下希望的种子,培植着心灵的幼苗,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办学成果名声远播。传承创新,教泽绵绵,在这所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唱响了一曲史韵流芳的育才兴学之歌……
制度创新 强化学校内涵发展
阳春三月的一天,记者驱车一路闻着花香来到神奇绿州----绥宁一中采访。进入校园循景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大气的运动场、教学楼坐落在花园之中;四处绿被环绕,鸟语花香,清新热烈。英姿飒爽的学子们在景色中运动、绿径中苦读……悠然自得,好生惬意。
大气的运动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朝着“管理、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规范管理为关键,过程管理为基础,情感管理为动力,质量管理为核心,狠抓教学质量,每年稳中有升,努力实现三个突破——管理突破、质量突破、效益突破,学校逐步迈入了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获得了市县教育局的肯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好评。
同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学校先进文化,经过历年的积淀,形成自身独特的校园特色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学校现已成为绥宁一张闪亮的教育名片而令人刮目相看。
绥宁一中前身为明朝时的一个学宫,1931年9月改名为绥宁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奉省教育厅指示改名为绥宁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从寨市镇迁址到长铺镇,开始招收高中新生,改名为绥宁县第一中学。2002年晋升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4年跻身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行列,全校现有学生2700多人,教职员工198人。
该校占地面积149334平方米(224亩)。新建了体艺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大楼。校园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四季景色宜人,为邵阳市“花园式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学校建有校园广播系统、电视系统、校园网、采编播放室、电子监控系统、现代化办公系统,形成了"软硬兼顾、网络当家、器材配套、设施先进"的格局,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绥宁一中校园风光
学校特色,是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是遍布学校整个肌体的血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采访中,唐校长说:“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要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形势下有更高的提高,就必须明确管理体制,加强常规教学,完善评价方案;要稳定生源,留住学生,教育教学是关键,后勤保障、人文关怀同样重要;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抢抓机遇,从出色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做起并形成合力。学校管理中,一本厚达92页的《绥宁县第一中学教师手册》全新出炉。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服务都有明确规定,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涵盖面广,科学性强,可行性高,确保执行力度。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学校推行落实了“三项制度”,即行政蹲点制度、 教学督查制、寝室住宿值班制度。行政干部蹲点到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直接参与年级组的管理,指导教研教改活动。为确保学生安全,维持寝室纪律,三栋公寓每晚均安排2名教师入住寝室值班室,要求每晚巡查2次以上,清点学生人数,处理突发事件,同时,为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学校在值班室安排有空床位,路途较远的家长看望孩子如果当晚不能赶回,可以在值班室住宿。教学督查制是教学管理上实施的一项新制度,学校成立有专门的督察室,每节课安排有督察员对每栋教学楼检查,同时对教师听课情况进行登记,杜绝以抄教案代替听课的不规范现象,加强了教学管理,进而督促教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学生创造更适合的学习环境,提高办学质量。
该校围绕“改变、特色、提升”六个字做文章。改观念、变作风、转方式、促成长,牢固树立“凝心聚力,走特色之路;平心静气,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思路,着力推动课改,打造高效课堂,紧抓“教学”中心点,“管理”的着力点,“创新”的支撑点,“发展”的制高点。面对更为紧张和富有挑性的学习与工作,每一位老师、学生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去认真审视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拼搏。
特色强校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发展,是学校领导者的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学校校长,我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质量中心,突出师生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特色兴校强校。”谈到学校的教育特色,唐校长显得格外兴奋。
去年,学校与“北京毅恒挚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支教组织”共同合作完成了PEER空间建设,建成PEER空间特色网站。PEER空间的宗旨是,以向中国欠发达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改变师生教育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空间站面积60平方米,可容纳50名学生同时开展活动,配置有空调2台、多功能桌椅1套、投影仪1台、照相机2台、ipad4台,台式电脑1台,笔记本1台。2015年上期共开展微拍摄、微电影、微课制作、英语角、辩论赛等主题活动10余场,参与人数500余人。2015年下期,PEER毅恒挚友总部派员来校协助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制作各类海报、拍摄微电影、举行与校长面对面访谈、带领动漫爱好者观赏动漫作品、开办摄影讲座、国学讲座、进行阅读分享活动等。通过PEER空间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PEER空间真正成为学生活动中心。该校的这项特色创新,今年1月25日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网络督导专报》全省推介。
文体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艺术节里,朵朵奇葩,异彩纷呈。体育节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该校的文体活动一直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释放了潜能,发挥了才能,提高了智能。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你看,该校第五届体育节拉开了帷幕。开幕式上,旗手、仪仗队、运动员、裁判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充满自信与豪迈,依次进入比赛场地;入场式结束后,每位运动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拼出成绩,赛出风格。运动会为期三天,包括师生集体项目和竞技项目,竞技项目设长跑、短跑、迎面接力、跳远,铅球、跳高、标枪等比赛项目,全校近3000名师生和800多名运动员分别参加集体项目和竞技项目的比赛,此次体育盛会,让青春的活力迸发在赛场上的每个角落。
校第五届体育节开幕式
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学校坚持把常规教学作为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常抓不懈,同时坚持不断汲取先进地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学科教学优势。要求教师研究学生和教法,谋划于课外,决胜于课堂,始终守好课堂主阵地,着眼素质,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积极推广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认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提高,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
在高考中,学生戴晓娟摘取了全省文科状元桂冠;英语专业考生林春海获全省英语单科成绩第一名;学生刘郁武、邹建业分别荣获邵阳市文科第一名;2010年刘芝君同学考入北京大学;2014年李海斌、陈敏荣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2015年刘雨荻同学考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参加各种竞赛,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获省一等奖36人次,二等奖62人次;教师获全国一等奖23人次,获省一等奖36人次,获省二等奖51人次;学校获省歌咏比赛一等奖1次,在全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前3名的好成绩。
有耕耘就有收获,通过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学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教学设施更加完善,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以德育人 校园文明之花绽放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特点?如何树立新的德育观念?绥宁一中德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开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绥宁一中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坚持“五线”管理,即党支部——团委、学生会——团支部——政治育人;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管理育人;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分管后勤副校长——总务处——食堂、宿舍——服务育人;校务会——社区——家长——三结合育人。为了落实责任,学校将各线各级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公示在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为提高全员育人水平,学校根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检查、考评、管理队伍,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该校进行《学生思想品德考评办法》,每学期分期中、期终考评两次,个人自评,班组评议、班主任总评三级考评,其考评结果将与文明学生考评挂钩,与期终各项“评优”联系。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学校一方面进行文化环境建设,修建了文化经典和古诗文墙,在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设置了宣传栏、黑板报,加强校园广播线网建设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周周一一节课的“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特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了学生的正能量。
注意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文体艺术的熏陶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每年秋季新生入校,学校都要进行学生会、团委会改选,竞争上岗,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学校组建了文学社、书法社、美术社、演讲协会、武术协会、科技社团小记者站等10多个社团,各教研组成立了各种课外活动小组,使大多数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而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体操比赛、“十佳歌手·三佳组合”评选、体育艺术节等更是展示了学生各方面的才华,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特色。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了情操,健全了人格。促进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特别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每年的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月”, 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学雷锋,走进光荣院助人为乐;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上级开展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今年为迎接“两创一行动”活动,学校就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文明进万家”活动。每期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创新能力。
着眼长远 奋力建设青春校园
绿树掩映下的教学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绥宁一中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新课程的实施和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当前上下高度重视教育,全民支持教育的良好形势,学校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积极抢抓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紧紧围绕“校园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工作重点,着力加强硬件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今年该校如何创新发展?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将切实抓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在高考重点率与本科率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整洁优美和富有文化气息的育人环境;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的管理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人才保证;四是推进管理创新,创新与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以管理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同时,今年该校提出建设青春校园,促进每一名学生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彰显个性。提出高中学生三年规划,做到九个“一”的培养目标:制定一项生涯规划,参与职业体验;完成一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学习;培育一项艺术爱好或特长,擅长一项体育活动;至少读30本好书并在校内刊物上发表一篇习作;参与解决一个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撰写报告;参与一项社会服务工作或志愿活动;参加或组织一个社团,担任一个职位,完成一项活动策划并实施;参加一次校园比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绘画比赛、合唱比赛;参加一次国内文化游学活动。
基础教育的变革越来越聚焦于学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
创新。学校是具体的实践者,设计学校的改革方案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流于概念。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靠别人给我们提供标准,要从自己出发感悟体会。主动创新、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守正出新,探索育人的培养模式,是脚下的路;追求教育的理想,是心中的路。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学校管理者不能只是一只辛勤的蜜蜂,而要成为类似放风筝的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展望未来,绥宁一中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发扬“厚德博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努力把绥宁一中打造成一所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莘莘学子向往,全体教师自豪的优质高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