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远志 曾日
阳运余,中等个子,一个非常实在的人。认识他的人都称赞他是一个自强不息、有爱心、有能力的生活强者。
4月7日,记者专程来到隆回县七江镇建华村木鱼山上的“爱心自来水厂”,带着敬佩之心感受这位50岁汉子用残腿踏出的爱心节拍,聆听他生命中最动人的音符。
让村民都喝上“爱心自来水”
“没想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喝上这么清洁的自来水。多年来,吃水一直是我生活中的大难题,现在终于解决了,真的要好好谢谢阳运余,他的爱心水厂办得太好了!”在隆回县七江镇建华村,87岁的孤寡老人刘木华手指轻轻一拧,清澈的自来水便汩汩地流了出来,老人喜滋滋告诉记者。在该镇建华、田心、永华等村,提起阳运余的“爱心自来水厂”,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七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为乡亲作一点奉献是应该的。”阳运余坦诚地说。为让乡亲们都喝上放心水,2013年3月,阳运余从银行贷款30多万元,在他租赁的木鱼山上修了两个大型蓄水塔,建成了“隆回县建华村爱心自来水厂”,每吨水只收费1.5元,比县城水价便宜0.8元。同时,爱心自来水厂还对低保户、五保户实行优惠,对特困户实行免费。
建华、田心、永华等村平均海拔600多米,处于高坡易旱深丘地带,土壤含沙重,蓄不起水。当地村民主要依靠井水、河水生活。天一干,井里抽不出水来,就得到河里担水。遇上大旱天气,河水也没了,大伙就只有眼巴巴地等着送水。
“即便没遇上大旱天气,井水也吃不安稳。”该镇副镇长曾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抽水泵要四五百块钱,一般用一年多就坏掉了。由于井水水质没有保障,有时抽出来的水根本就不能喝。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民盼了好多年了。爱心水厂的水虽然抽的是地下水,但经过三道工序进行过滤,这样的自来水质量好。”
据悉,阳运余的爱心水厂目前主要供应建华、田心、永华村等三村村民及建华中学师生的部分生活用水。“爱心水厂太好了,解决了我们学校用水不足的问题。现在学校想用水随时都会有,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紧巴巴用水。”建华中学师生激动地说。该校一名女同学告诉记者,她们假日里都喜欢在学校内运动,打篮球、排球、羽毛球,但以前每次运动完,想喝水都没水喝。由于学校用水紧张,只能定时用水。自从学校有了自来水,这样的情况完全改变了。
83岁高龄的阳碧华,原来一直靠从附近的水塘里提水供生活之用,极为不便,也很危险。阳运余得知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和妻子一起义务投工投劳,免费为她安装上了自来水,同时水费不收一分钱。村里孤寡老人是他经常关爱的对象;五保户没钱装自来水,他免费上门安装,不收水费。谁家水管漏水,没水,只要打个电话或搭个信,哪怕是天寒地冻或三更半夜,阳运余都会准时赶到。
“目前,我的水厂还只能供应2000余人饮水。我准备再投资80万元,建好消毒池,增加蓄水容量,争取让建华、田心、永华等村周围的7000余人都喝上‘爱心自来水’。”阳运余充满信心地说。
把荒山打造成人间仙境
从省道s219建华少儿活动中心下车,步行三五分钟便来到阳运余的人间仙境——花果山,山上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翠色欲流。常年陪伴阳运余的,是他栽植的诸多果树林木和几十只鸡鸭。平时,阳运余有事没事都会来山上转转,一来看看花果山,二来检查自来水水塔的水位。
5年前,45岁的阳运余承包了村里50亩荒山;5年里,他和妻子胡敏花常年待在山上,风餐露宿,劈石挖坑,一心一意在山上植树。此后,他将承包面积扩大到60余亩,累计栽植各种果树林木近万株,将昔日荒草丛生的荒山变成了两季有花、三季有果的花果山。而今,耕耘结硕果,荒山变成大花园。阳运余凭着对大山的深情和对果树种植的执着,将昔日乱石密布的荒山打造成如今漫山果木的“花果山”。
“前几年栽植的果木马上就进入盛果期,市场价值在10万元以上。”阳运余说,“我的理想是把果树园打造成百样花、百样果、百样木的百果林。你看,现在桃花盛开,梨花满地,蜂飞蝶舞,绿色宜人,多么富有诗情画意。”阳运余的话语中透着憧憬和希望。
“我还计划在花果山上修建一座钓鱼台,再修建一座老年疗养院,把花果山打造成集休闲、娱乐、美食、游玩于一体的人间仙境。”阳运余告诉记者,他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乐当村民的义务调解员
阳运余的父亲阳芳清是国民党部队里的远征军,在缅甸打过日本兵,有一身好武艺。受父亲影响,年轻的阳运余爱好武术,学过几招,两三个人近不了他的身,在当地小有名气。因而,乡邻间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总免不了找他“帮忙”。阳运余有时也很乐意管管这些“闲事”。久而久之,阳运余就义务当起了村民的调解员。
三年前,本村一对年轻夫妻因为家庭琐事闹离婚。双方亲属各不相让,差点发生械斗。阳运余6天往返18次,还是没能劝和。一天劝到凌晨3点多,他才往回赶,因为天黑又下着小雨,阳运余一不小心掉进路边的深沟里。回到家,妻子又心疼又抱怨,赶紧将阳运余送到医院。第三天,闹离婚的夫妻俩闻讯赶来探望。女的哭着说:“您为俺的事都摔成这样了,俺要是再闹,再不听您的话,就显得俺太不懂事了。从今往后,俺再不提‘离婚’这俩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各种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复杂。阳运余意识到,单靠“说情讲理”的土办法,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得有理有据,依法调解。要揽瓷器活,必须得有金刚钻。阳运余托人买来法律书籍,刻苦自学。2010年初,一村民在广州搞建筑时不慎被高压电击倒,不治身亡。其家属和承包商为赔偿金额僵持不下。阳运余查阅了大量法律条文,还专程到县里的律师事务所咨询,一起核算相关费用。尔后,阳运余和家属亲临广州,最终为家属挣回了应得的利益,讨回了公道。当家属要给他开“工资”时,阳运余当场拒绝,此举受到当地村民的啧啧称赞。
愿做一个垃圾站站长
阳运余9岁丧父,12岁丧母,自小与哥哥相依为命,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和疾苦。但他与其他下肢残疾患者相比,他算是幸运的。因为,他尚能直立行走。他开过车,搞过建筑,当过包工头,也赚了一些钱。本来,他的一栋三扇低矮破旧潮湿的小木屋完全可以建成洋房,但至今还没有翻新改建,而小木屋周围已是高楼大厦林立。
阳运余看到,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难以及时有效清理的垃圾成为破坏城乡环境的首要问题。由于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又缺少集中的垃圾投放点,再加之部分村民随意乱倒垃圾,导致村内和公路沿线的垃圾一直不能得到及时清理,村民怨声载道。
为了走出农村环卫困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卫体系,阳运余积极与七江镇党委政府、建华村支两委共商治理良策。建议在他承包的山地里设立一个垃圾转运站,此举得到了该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班子、群众代表的一致认可和鼎力支持。阳运余告诉记者,届时当地的生活垃圾处理将更规范、更合理,真正实现使用效率高,节能污染少的垃圾处理目标。农村垃圾站的建成和使用,既降低了垃圾运输过程中车辆损耗、费用等问题,而且在实行入站垃圾专人管理、封闭式处理后,大大降低了污染。
“我正在争取项目,准备先贷款80余万元,新建一座农村垃圾压缩站。买一台垃圾车装运垃圾,做一个垃圾站站长。垃圾站就设在我承包的山边。主要处理建华、富家、田心三村13000余人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垃圾。”阳运余说话振振有辞,落地有声。“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哪来的精力和体力,说白了,我要生存,我要活得更好,只能比健全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身残不是一种悲哀,我要用残疾的双腿踏出生命中最动人的节拍,争取走向更大的成功。”
这就是阳运余,一个自强不息、有爱心、有能力的生活强者。
阳运余正在给建华村76岁的刘木华老人免费安装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