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郑秀娥:33年深山坚守铸师魂
    发布时间:2012-09-12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陈远志

    通讯员 陈远志

      在海拔1300余米的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冷溪山上,有一座四面环山的乡村小学,叫中银学校 。有一位52岁的女教师,在此默默耕耘了整整33年。33年的执着,家乡的山山岭岭都留下了她辛劳的足迹;33年的坚守,她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山里孩子;33年的收获,她和山里孩子建立了难舍的真情。她用自己的言行,铸造了一个乡村女教师扎根深山最美丽的师魂。

      她叫郑秀娥。

      9月8日一大早,记者沿着金石桥镇晓阳溪村蜿蜒崎岖的山路,一路领略迷人的山区风景,一路欣赏金黄的稻浪,驱车近2个小时,来到群山掩映的中银小学,特地去采访这位乡村最美女教师的动人事迹。

      既难舍孩子又难忘乡情

      1978年,郑秀娥高中毕业后,作为村里极少的知识分子,在父老乡亲的恳求下,毅然回到闭塞偏僻、贫穷落后的家乡执起教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当时,她教复式班一、二、三年级,几十名小孩挤在一间四面透风的破旧小木房子里上课,她每天忙得团团转。教师一个月才近10元钱的工资。由于这里地处群山丘陵之间,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当初同行的老师们因为条件艰苦,薪资微薄,都逐渐离开了大山。

      “我丈夫是邵阳城里的,我曾经也想过离开。”郑秀娥坦陈。1994年,一位市教育局的亲戚已联系好接收学校,要她去看看。思来想去,她毅然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

      真正让郑秀娥决定“留在山区执教一辈子”的,是发生在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当中最感人的一幕。那天,她进教室上课时,发现讲桌上放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热水瓶,全班同学齐声“祝老师节日快乐”,并送给她一个崭新的热水瓶。

      “大山里的孩子都没钱,热水瓶是学生每人凑了一点钱买的。”虽然礼物不贵重,但是想到这是学生们几天来饿着肚子将不吃午饭的钱节省下来买的礼物,郑秀娥至今回忆起来还眼含泪水,“当时收到礼物,我的眼泪瞬间掉下来了,它感动我下定决心留在这里一辈子,和山里的孩子在一起”。

      “一看到那个热水瓶,喝着暖暖的水,我的心就暖了”郑秀娥感慨地说,“我热爱这里的孩子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孩子们之间有了这份难舍的真情!”

      “这里的家长,勤劳淳朴,善良友爱,时常给我送小菜送鸡蛋。孩子家里有什么喜事、好事,也总忘不了请我去吃饭。”郑秀娥动情地说。有一次,她生病了,几位家长特意从40里远的镇里给她喊来医生,打针开药;乡亲们问寒问暖,无微不至的照顾她,直到她康复。这份真挚的乡情同样让她终身难忘。

      既当校长又当班主任

      据高洲完小校长罗教开介绍,郑秀娥是近几年来该镇唯一既当校长又当班主任的女教师。她的教学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不少荣誉:镇教学成绩一等奖、镇优秀班主任、镇优秀校长、镇最美女教师等30余项荣誉称号。

      郑秀娥说,为了学校工作,自己曾经多次哭过。有一期,开学一个星期了,由于原来的教师都调走了,学校还没有一个新老师来报到。一些不理解的家长怨声载道,叫骂声不堪入耳,学校简直成了一锅稀粥。为了管好四个班,暂时稳定局面,她把远在邵阳工作的丈夫喊来帮忙,把村里的干部请来做家长的解释工作。连续2个星期,她既当校长,又当四个班的班主任,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等到第三个星期,新教师还是没有来,万不得已,她只好自作主张在当地找了几个代课教师。

      1996年秋,正是隆回县普九工作抓得最紧的时候,学校有几位边界学生去了临近新化县水车镇的柳白小学读书。郑秀娥心急如焚,立即来到该校交涉,协商好后,她晚上再一个家长一个家长的做工作,终于把学生全部“追”了回来。她曾经两次自掏腰包到长沙抓流生,成为山区教育界的美谈。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郑秀娥坚持每年订阅《小学数学教师》、《湖南教育》等报刊,镇里、中心完小举办的各种教学观摩课、课改交流课,总是积极参加。每年,她还挤出时间到县进修学校学习,以丰富自身知识。“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郑秀娥说,社会在发展进步,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的教授好孩子们的知识。

      郑秀娥喜欢优生,但从不排斥学困生。郑湘东是她班上的一名男生。刚来学校的时候,上课一言不发,课间常自己静坐一旁不说话,放学后经常独来独往。后来她向其他同学打听才知道,原来她是随母改嫁来的,所以内心很自卑。从此,她开始“留心”他的一举一动:上课多提问,课下让同学们和他多交流,还让他当上数学课代表。慢慢地,他的脸上有了笑容,话语也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后来考上了省重点中学。现在郑湘东已是大三的学生了,每到周末他都会给郑秀娥打电话,亲昵地向他的“郑妈妈”问好。

      33年来,在郑秀娥的教鞭下,有数百名学生升入初中、高中,考上大学;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走上社会,他们用知识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农村的致富带头人。

      既有师爱又有母爱

      郑秀娥的下巴,有一道小疤痕。那是2006年11月的一天,鹅毛大雪漫天飞舞。下午4点多了,她所教的一年级都放学了,学生们都陆续回家。距家2公里山路的7岁小松香却还倚在教室门边悄悄地掉泪珠子。郑秀娥刚挑水回来,看到这一幕后,马上背起小松香就走。谁知在山路边一脚踏空,掉进了一条小水沟,瞬间下巴被一块小尖石撞开了一个小窟窿,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雪地。郑秀娥像没事一样按住伤口,一直把小松香送到家,跟家长打过招呼才往回赶,然后到医生那里上了点药。

      郑秀娥说,做教师,既要有师爱又要有母爱,要多想学生。2008年4月的一天,冷溪山区大雨滂沱,寒风凛冽。郑秀娥想起学校对面的易家山有6名学生上学一定会经过一条很陡峭的山崖,便再也无法睡觉,早早地起了床。为安全起见,她决定亲自到山崖那边去接他们来上课。当她赶到那里时,几位学生正在帮一位同伴找被大风吹走的雨伞,而那位同伴正蹲在山崖边落泪。郑秀娥赶紧督促他们快速离开,当他们走过那道陡坡,来到地势平坦的大路上时,滚滚泥石流霎时轰隆隆地从他们刚刚走过的山崖边迅猛袭过。好险啊,如果再慢1分钟,后果不堪设想。郑秀娥回忆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

      既开心又忧心

      今年这一期,是郑秀娥最开心的一期。因为学校又来了一位湖南师大的年轻女教师,加上上期来的两名女大学生,四个班有三名大学生执教,学校的师资力量已没得说的了。特别是三位女大学生工作很有活力,也特别敬业,班级工作更是做得有条不紊,她非常满意。

      同时值得欣慰的还有村里给学校砌了围墙,硬化了操场。但让她忧心的是,学校目前还有三大难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学生的吃水问题,教师每天要到近一公里的私人水井里去挑水;二是学生的课桌已破烂不堪,急需更换;三是教师的教学用具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年轻教师的需求。她好想把这三件事解决,目前,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郑秀娥说,“我是个女人,我也爱虚荣,但三尺讲台注定了我和清贫做伴,与落寞为伍,我无怨无悔。人的一生有不同的境遇,我选择了教师,选择了山区,就注定了我过平凡的日子。但正是这份平凡让我收获了尊重,赢得了爱戴,这是人生给我的最高奖赏。”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33年的坚守,郑秀娥为我们树立了乡村女教师扎根深山默默奉献的最美形象;33年的执着,郑秀娥为我们铸造了一座永恒的女教师之魂。图为郑秀娥正在简陋的教室里给学生上数学课。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