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耄寿老人罗德华 笔耕不辍竞风流
    发布时间:2012-04-18   来源:  记者:陈远志

    陈远志

     
    图为罗德华老人

      从隆回县城往北大约67公里,有一个古镇,叫金石桥;从该镇驱车向北大约30分钟,有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叫高洲;从该村中心往西北徒步前行大约30分钟,有一座用麻石条砌成的老房子,叫德园。德园前有悠悠云溪河蜿蜒而过,后有巍巍雪峰山余脉扯旗寨匍匐而来,河畔与山寨相拥相抱着德园。德园的主人是一位86岁的老退休教师,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学者,他的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带着神奇的向往、带着敬仰的心情、带着内心的期盼,4月17日上午,笔者一行三人探访了这位“德园”主人。

      一、 桑榆暮景乐陶陶

      当日上午11时,隆回县金石桥镇细雨初歇、冷风暂歇,若隐若现的太阳光在几经羞涩缠绵后,终于挤出了半张脸。几番周折,我们终于走近德园,条形麻石砌成的房子,瞬时给人的是返璞归真之感;镶嵌在正门上方石块内的横联和两边石块内的对联,虽随时代而朦胧,但其浓厚的古典文化美顿时沁人心脾;正当我们沉醉其中时,好客的德园主人,已热情洋溢地向大家来。他叫罗德华,今年86岁,高个、长脸、头发银白,精神矍铄,寒暄之间让人倍感慈祥与亲切。据罗老介绍,静谧的“德园”是其精心打造的一处快乐的居家小天地。取此名字在于,一是他本人的名字中有一个“德”字;二是做人要以“德”为高、以德服人,以德服天下。

      细看“德园”,其实是一座很简陋的石头房子。它修建于1985年,共四间房,用3000余块麻石条砌成,每块石条有几百斤重。原本为一层(后因老人的孩子成家立业后,改建了一部分),但原先之轮廓依然清晰可见。左侧大门石块横梁内的“德园”二字及两侧上下联“得可荣身勤种德,华虽护短不求华”,均是罗老亲手做的对联。罗老用行楷丹漆书写并刻于其中,字体苍劲有力,与内容的深刻坦荡相映成趣。德园的正门上面,也同样是对联布局,其横联曰“高风院”,上下联分别为“只堪称旋马,等闲而已千块石;不敢曰盘龙,世事盛哉万代春”,意思是,房子虽小,很平凡,但世界形势不错,所以希望房子能够和国家一样世代昌盛。

      从正门往里走,再沿一间小木梯悄然而上,再左拐,便是罗老的卧室兼书房,名曰“乐天居”,门上一联“乐趣凭钻研取胜,天才以勤奋得来”。房子不到10平米,陈设也很简单,除了一张床,剩余的就是5000多册书籍。据说,陈设在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里都有罗老的大作或是有关于他的介绍。起初笔者很是好奇,于是,以翻看为名,随机抽取几本,的确每一本书里或有罗老的作品,或有关于罗老的相关介绍等内容。如由岳麓书社出版的《古今中外宝庆人》(上下卷)第1203页就是罗老所写的人物传记《南京政治学院少将张和辉》等。墙上有不少国内外名人的诗联墨宝,狭窄的房间瞬时给人蓬荜生辉之感。窗户向西,光线充足,空气清新。罗老联云“休笑老夫贫,也有几卷残书,一支秃笔;更欣微体健,还更三杯浊酒,半首歪诗”。

      罗老说话铿锵有力。他介绍,在上午,他便在此伏案读书,写作。间或也和87岁的老伴下下五子旗,活跃活跃思维;打打羽毛球,舒展舒展筋骨。而摆设在房间东侧的是一张老硬木板床,颇有一点“七尺男儿七尺剑,半床布被半床书”的韵味。

      从“乐天居”往西望,有一小山脊,不过四五十米的距离。山脊上五六分土内种植的花草,就是被罗老命名和伺候出的“花果山”。从德园上去,小步走,只要四五分钟时间,“花果山”便映入眼帘。据说,夏天时,郁郁葱葱一片,小鸟枝头欢歌,蜂蝶花丛追逐,置身其间,兴味盎然,别有一番风味。花草品种繁多,如四季果、满天星、芙蓉、杜鹃等。罗老常常在久久伏案之后,或来此劳作、或来此散步休闲、或夫妇搀扶品味花草或笑谈人生。

      从“花果山”再往北走,大概一二十米,便是被罗老称之为“水帘洞”的地方,洞其实不大,最多五六尺见方,但洞壁却有十来米高。夏天时泉水从洞顶直泻而下,瀑布也不过一两尺宽,但罗老却引以为豪,喜欢常来此走走看看。洞口附近有一水井,据罗老说,这水井因水清冽,不少居民来此取水。多水季节,泉水汇聚成小溪。两岸有数棵桃树,罗老美其名曰“桃花源”。他还题诗道:“世外桃源涌玉泉,水帘幽洞乐无边。我今觅得桃源洞,不是神仙也似仙”。罗老退休后能得如此佳境,有如此乐观闲适之心态,我们无不为之心动。

      二、夫妻恩爱七十载

      罗老今年86岁,妻子邹红花大他一岁,生有两儿两女,现全部在外工作,曾孙一代最小的有10岁,四代同堂,其乐融融。邻居游祥生说:“罗老夫妇一辈子没有红过脸,说话细声细气,做事有条不紊,配合默契。结婚70年来,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相濡以沫。我们这个院子27户人家,在他们的带领下,邻居们也学会了和睦相处,院子里已经20多年没有听见吵架声了。他们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恩爱夫妻”。

      罗老介绍,他家曾于1959年被错划成右派,妻子多次被弄得上街游行,因此一家蒙受了20多年的冤枉和委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本来在1966年就可以拿到大学本科文凭的,直到1984年才拿到。但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候,夫妻俩也从不怨天忧人,每天都尽量的调整好心态,快乐地生活,积极地工作。罗老在退休前的40多年里,曾30余次被评为省、市、县教育战线先进个人,8次立功受奖,6次出席当时邵阳地委、邵阳行署的先进表彰大会。罗老称,这些成绩的取得,跟老伴对他工作的支持和鼓励是密切相连的。

      虽然,俩老现在都已80多岁,但都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晚餐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对金婚夫妇漫步田间地头,河畔溪边,或一路低吟浅唱、或一路携手同行。忧愁、烦恼似乎与他们无缘;洒脱、豁达才是他们的本色。

      妻子17岁从邻近的新化县洋溪古镇嫁入罗家,她原本是一个富家小姐。但是,一个小姐型姑娘来到罗家后,竟然很快就学会了犁田、耙田、莳田、打禾等所有农活。同时,家务活等也学得很快,既娴熟又精致。邹老称,她的视力很好,穿针引线等活不但不要别人帮忙,一些年轻的邻居还常来找她。邹老还在长期的生活磨练中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伤风感冒。一旦谁家孩子有什么毛病,她都会热心的前往帮助,且很多时候能药到病除。她的人缘很好,深受亲戚邻居的尊敬。每到节假日,附近的一些中小学生喜欢和她打羽毛球,但是孩子们一般还打不过她。邹老自豪地告诉我们,她还喜欢打篮球,在她70岁的时候,曾和学校的老师进行过投篮比赛,结果她投30个就中了27个。

      俩老爱看电视,但是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因为他们什么节目都看,也能看,哪怕是和小孩子看动画片,也看得津津有味。他们的饮食习惯很好,不抽烟,也很少喝酒。他们有什么事情都喜欢重商量,罗老以前所在学校有一年要精简裁员,学校本已决定要把从下面新调上来的一位老师退回去。但这位年轻老师心里背负了很大的包袱,罗老在和妻子商量后,主动到学校请缨,自己下到小学去,这赢得了大家的好评。罗老退休在家,常常有人请他做对联,他都是有求必应,且无偿奉送。有时候还和妻子亲自到别人家亲临指导张贴。他们喜欢游山玩水,几乎玩遍了金石桥镇附近的山山水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每到一处,还常常诗性大发。罗老酷爱种花养草,为花题联:“栽数种花,挥春秋信息;蓄一泓水,测天地盈亏”。

      三、诗词歌赋爱国情

      去年10月,罗老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学术成果《论伟大的民族精神》经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议、认定,荣获“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特等奖”,并被载入《世界重大学术成果精选》(华人卷)大型理论文献,这是罗老爱国情操的体现之一。而在他的作品中,表达爱国情操的佳作屡见不鲜。现随便摘录几首以供大家品茗。

      有关台湾的诗词有:“两岸同胞共血缘,一衣带水命相连。只因台独相煎熬,咫尺天涯隔管弦。情缱绻,意缠绵,齐谋团结建家园。和谈一笑思仇泯。千古风流万代传。”(《鹧鸪天 两岸情思》)这是一首写两岸同胞,期待统一共盼团圆的词,表达了罗老和所有爱国人士期盼祖国统一的心声。

      有关霸权主义的诗词如:“钢盔铁甲势嚣张,怒目挥戈上战场。自恃身边多手足,人知腹内少心肠。两螯高举威风凛,一意横行杀气狂。无奈捉将锅里煮,调羹佐酒话兴亡。”(《咏螃蟹》)这是罗老针对美国挑起伊拉克战火意欲垄断石油而写的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中作者对霸权主义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有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词如:“强寇东瀛、海里凶鲨,世界恶狼,乃处心积虑,扩张本土、磨牙吮血,践踏邻邦,四处欺凌,百般掠夺,数亿同胞尽受殃。炎黄怒,仗倚天长剑,斩断魔缰。法西斯帝疯狂,普天下人民怒火昂………前车鉴,再阴谋玩火,必定灭亡”。此诗表达了作者提醒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掉以轻心,要时刻加强防范意识。

      罗老还每天晚上准时观看中央时事新闻,已坚持了60年。他关注国家大事,随时随地宣传爱国思想,正如他在诗文集中写的“每有所得,记之笔端,借以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光大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足矣”。

      四、笔耕不辍竞风流

      三十年磨一剑。今年3月,罗老呕心沥血前后花费三十余年创作的《德园诗文集》在其86岁生日时付梓面世,真是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当日,罗老把其带着油墨馨香味的诗文集送给亲戚朋友。全书光诗、词、曲、赋就达500余首,其他如论文、小小说、风土民俗等也有上百篇。随手翻来,读者定会被其含英咀华、才情兼美、清新流畅的笔力所迷恋,定会被其雄厚的古今中外的文史知识、联想丰富的智慧所折服,被那涂染过作者生活与情操的缤纷异彩所感染。据隆回进修学校副校长谭奇洪介绍,罗老在古典格律诗歌及楹联等方面颇有造诣,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120余家诗刊、楹联等杂志上发表600余首(篇)作品。

      罗老退休前曾是隆回六中的高级语文教师,多次被评为全国文学社团的优秀指导老师。退休20多年来,一直潜心文艺研究。其创作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如格律诗蝉联东方杯第二、三届全国大赛金奖,还被授予“中国诗人”、“中国作家”称号,被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研究会授予“桂冠诗歌艺术家”称号等。传记收入人民日报《中国专家词典》《世界华人突出贡献专家名典》等100多部辞书中。

      罗老有300余首诗歌、楹联和论文、散文等发表在港、台及日本、越南、美国等刊物杂志上。他是中华民族文艺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也是国际诗书画艺术研究院高级院士、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中华诗词及国际诗歌艺术联合会名誉会长。他现在共有20余个头衔。

      最近,中共中央党校全国育人用人科学专业委员会邀请其免费入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委员会邀请其免费入编《全国重点人才创新学术成果大典》,罗老还被授予“中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的高级荣誉称号。

      临别之际,思绪万千,敬仰之情在心底翻腾。笔者想,还是罗老的立身格言说的好,“人的一生,犹如一条流淌的小溪,只有把它注入历史的长河中,才会永不干涸。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进取,不屈服于命运,不害怕困难,不满足于现状。人生的乐趣在于拼搏,只有顽强的拼搏,无私的奉献,生活才会有意义,生命才会闪光。做任何事情,只要坚忍不拔的做下去,就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