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一位乡村教师和他的教育神话
    发布时间:2007-09-12   来源:  记者:邵阳记者站


       肖青华 刘 芳 王继怀

      今年暑假期间,隆回县建华少儿活动中心对“绿我中华”征文比赛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一个乡村少儿活动中心能承办好有12万多人参加的活动,这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建华少儿活动中心的创办者、共产党员欧阳恩成老师。
      欧阳恩成一岁时因为倒在火塘里,左手被烧伤,终生落下残疾。也就是这样一位乡村残疾教师他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偏远大山深处,把一个个教育神话变成了现实。他创办了县里的第一所家庭扫盲夜校;创建了湖南省农村第一个少儿活动中心,创办了湖南省首家县级少儿报刊,创办了全国首家“五园一台教育工程”。

    他把一个个教育神话变成现实

      14岁时,欧阳恩成上了初中。有初中文化的他发现山里人最缺的是文化于是有了办夜校的决心。这年冬天,他动员父母腾出房子做教室,空出饭桌当课桌,取下门板做黑板,在家里办起县里第一所家庭扫盲夜校。他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来教乡亲们识字。高中毕业后,他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时,继续坚持义务扫盲工作,并且把家庭扫盲夜校办成村里的扫盲夜校,并办起了业余小学、业余中学、乡村农校、农科教中心,没有书籍他设法自己刻印,买教学设施缺资金,他把家里卖猪的钱都垫上了。就这样他坚持义务扫盲28年。在他的辅导下,以前没有进过学校的农村青年,有31人成了有一定文化的乡村干部,92人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他村里成了邵阳市第一个青少年无文盲村。
      1990年,欧阳恩成在长沙参加全省团代会,看到一队队少年儿童进入长沙市青少年宫,他忍不住跟进去参观。看着眼前的情景,他想起了老家的那些少年儿童。那晚他失眠了,他有了一个念头,要在家乡十里山建一个少儿活动中心,办个万册图书馆,让山里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
      建少儿中心,办图书馆,需要上百万的资金,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山乡哪来那么多资金呢?欧阳恩成将家里卖猪得来的326.4元钱连同家中的600册藏书全部捐给了学区。然后他又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捐款,家乡人民纷纷捐钱捐物。但由于地方穷,群众捐的钱物与他要办的事业相比,毕竟是杯水车薪,于是他从乡信用社贷款500元作路费,走出家门,到处去募捐。
      有一次,他到邵阳市某单位为争取该单位的支持,他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一直恭候该单位的领导。一位干部知道他没吃早饭和中饭,便掏出5元钱让他去吃顿饭,他舍不得花,把这5元钱立刻记到了集资簿上。他还常利用外出开会等时机,千方百计去采购和募捐图书,经他从长沙等地一捆捆背回的图书就达5000多册。
      1992年,一座高四层,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少儿中心终于拔地而起,实现了他建一个少儿活动中心、办一个万册图书馆的梦想。这年春天,十里山的人将欧阳恩成的事迹写成词、谱成曲,取名为《十唱欧阳恩成》,唱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现在少儿活动中心和图书馆成了山里孩子的精神乐园,也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基地,少儿活动中心培养出了500多人分别获得“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全国少先队好队长”、省市县乡十佳少先队员等称号。
      少儿活动中心建好后,欧阳恩成又搞起他的“五园一台”工程:希望校园、少儿科技园、少儿万树花果园、少儿种植园、少儿游乐园和少儿电视台。那是1995年农历12月30日清晨,欧阳恩成为创“五园一台”,冒着纷飞大雪去县城办事。出门时,老母反复叮嘱他早点回家过年。可是一到了县城,欧阳恩成就把过年的事忘记了,结果误了车,欧阳恩成踏雪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0时点多,并患了重感冒。80多岁的老母心疼地说:“你一年到头在外劳累我不说,今天是大年三十啊,你也不想想一家人盼你盼得多么着急。”欧阳恩成只得陪着笑脸向母亲道歉。吃过年夜饭后,他又带病撰写创建“五园一台”跨世纪教育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一直写到天亮。1996年春天,他为了“五园一台”坐车去长沙,在双峰县路段,客车翻到一丈多高的坎下。他四肢挫伤,脑袋撞伤,头破血流,在当地医院缝了几针,他又忍着剧痛,冒着暴雨寻车赶往长沙。1998年年底,凝聚了欧阳恩成心血的和汗水的“五园一台”全部完成,成为全国第一个“五园一台”跨世纪教育工程。

    他一生的追求就是办好乡村教育

      为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农村留守孩多,思想道德教育建设难搞的现状,2003年欧阳恩成和他的同事们在他的少儿中心又创办了湖南省首家县级少儿报刊《辰河少年》,在全国范围内免费交流。
      办报纸的资金全部是他自筹的。每次报纸出来后,他及时免费将报纸送到全县每个学校,送到学生手中。有一次,他患了风湿病,正在吃中药,为了不耽误送报,他清晨带着头天煎好的药去偏远的小沙江、虎形山等乡镇学校送报纸,深夜又与当地的师生代表一起座谈,征求对办好《辰河少年》的意见。
      现在《辰河少年》己印刷了30多万份,深受当地的学生的喜爱,被当地的老师称之为“青少年儿童学习的课堂,孩子们成材的天地”。2004年8月,《辰河少年》被评为全国校报刊一等奖,2006年又获得全国校报校刊最佳奖。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欧阳恩成现又为《辰河少年》改为《资江青少年》,把刊物由县级刊改为市级刊物而奔波,并得到上级和社会的支持。
      欧阳恩成是一个飞速旋转的螺旋,在为乡村教育不停地旋转,他在山村把一个个教育神话变成了现实。他说办好乡村教育是他一生的追求。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乡村残疾教师的真实写照。

           (编辑:肖歌)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