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志 回荣隆
“他为我们带来了黄金,他是我们的财神。”走进瑶乡,每位瑶汉同胞都动情地对我们说起陈伯利。
2004年,隆回招商引资实施优惠政策,衡阳老板陈伯利闻风而动,来到被誉为“隆回西藏”——海拔1300余米的虎形山瑶族乡实地考察,决定把虎形山作为“萝卜富民基地”,并毅然投资300余万元,承包1600余亩山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600余农户签订了上万亩萝卜保价收购合同。5年来,他用爱心和责任,关爱着每一位“瑶山萝卜”人,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自垫资金60余万元购买种子、化肥、农药、资料分送到户。萝卜滞销,他坚守合同,拿出50余万元进行补偿,保证种植户不亏。在他的扶持和带动下,虎形山人种植萝卜的积极性逐年提高,种植面积达2.5万亩,萝卜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人平增收200余元。他的基地解决了近200返乡农民工就业,实现了农户与老板利益双赢。他还引荐、联合4位外地老板投资开发“瑶山萝卜”,立志做大品牌,形成产业链。“瑶山萝卜’作为隆回反季节蔬菜中的一张靓丽名片,即将走上全国蔬菜市场。
“小考察”酝酿“大计划”
陈伯利在湖北长阳县建有大型萝卜基地,在常德石门县也建有大型萝卜基地,为什么还要在隆回虎形山建造萝卜基地呢?这源于他一次小小的考察。2004年7月,陈伯利无意间从网上看到一条信息: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招商引资出台新政策,准备筹建一个反季节性良种蔬菜基地。从小对蔬菜就有着特殊感情的陈伯利,不禁呯然心动:瑶乡独特的气候特征及土质结构,确实特别适合种植高山萝卜。为了稳妥,他决定亲自实地考察一番。陈伯利把两个基地的事务全权交给家人打理,急匆匆只身前往瑶乡考察。为了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他不论天晴下雨,每天五时起床。清晨,准时察看露水,测量温度和湿度,观察作物生长情况。白天,以相机和笔做好采访记录。晚上,回到旅馆再整理归纳。历时半年,光住宿费就花去6000余元。翻开陈伯利的考察日记,上面各种数据都有:虎形山距县城100余公里,辖15个行政村,124个村民小组,4016户,13749人。其中瑶族1500户,5320人,占总人口的40%。总面积93.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83583亩,耕地12206亩。全乡平均海拔1300余米,平均气温11℃,无霜期126天,雨雾、冰雪天气160天以上,年降雨量150mm以上。透过这组组数字,可见陈伯利对工作是多么的认真和执着。也正是这一组组数字,坚定了陈伯利投资“瑶山萝卜”的信念。随后,陈伯利主动到乡政府请缨,要求实施他的“萝卜富民计划”。阅读着一个个详细而又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论证报告,乡党委政府不禁对这个衡阳老板刮目相看,并迅速为他办理了相关手续。
2005年初,陈伯利投资300余万元,率先修建了肖家凼冷库,同时承包了800亩山地作为高山萝卜示范基地,在虎形山正式实施他的“萝卜富民大计划”。
“小经济”鼓起“大钱袋”
“萝卜三分钱一斤。”这是当地的俗语,说明萝卜不起眼,不值钱,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景。而今,谁也没想到,虎形山家家户户种萝卜,且销量特别好。凭借种植萝卜致富的比比皆是。这是谁的功劳?大家齐声说是“陈伯利”。回想过去,瑶山人也种萝卜,但不成规模,品种多以自选、自繁、自育的本地萝卜为主。一般于立秋前后翻耕晒土,处暑后白露前下种,初秋采叶,入冬挖根,一年一季,产量不高,且吃起来有股辛辣味,口感差。而陈伯利从韩国引进的高山萝卜,口感好,又甜又脆又香,完全没有辛辣味,亩产竟高达8000—12000斤,而且通过技术攻关后,打破了季节限制,一年可种二季甚至三季。
我们来到几位瑶汉同胞的萝卜地里。
留守老人谭友明正在地里和儿媳拔萝卜。说起陈伯利,老人露出一脸的灿烂。种萝卜见效快,无风险。去年,全乡萝卜卖不出去,烂了很多,但陈伯利坚守合同,一次性亏了50余万元,补偿我们。今年,家里种了6亩萝卜,比去年多了2亩。虽然我们卖给陈伯利的萝卜价只有2毛钱1斤,但一季萝卜就可创收4500余元,如果种二季或三季,那收入就非常可观了。加上其它收入,一年2万元不成问题,我们这些留守农民并不比打工差。
草原村村长谭克洪,刚开始种萝卜时,是陈伯利手把手教他分垄、种植、管理等技术。他把过去种金银花的土地也改种了萝卜,目前已扩大到40余亩。“呼”地一下,收入就是10多万元,简直令人不敢相信。10多万元,对于一向贫困的农民而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啊!那是一生的心血,是一辈子的积蓄!竟然在大旱之年一举成为了现实。然而,这样的现实还在延续。捻着那一叠叠的钞票,作为朴实的村民,谭克洪怔了,笑了,哭了,流泪了,世代的庄稼人啊,做梦也想不到,能有这么多的钱,即使存在银行里,也得数上大半天。如今,孩子的就学条件改善了,全家人住房也改善了。
万贯冲村庙山组瑶民奉修领夫妇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过去,没钱修房子,没钱买摩托车,都是向陈伯利借,而陈伯利总是有求必应。尽管今年只种了10亩萝卜,收入也在“噌噌”地往上长。一下就得4万多。他喜滋滋地买回一头大肥猪,宰杀后,猪肉多得硬是满满地塞了两冰柜,吃了上顿吃下顿,吃得舒心又惬意。想想早些年,能吃上一顿饺子,一顿白米饭,都感觉很幸福。可眼下,这日子注定肥得流油呢。
今天,虎形山的瑶汉同胞已经渐渐淡忘了过去“虎形山,虎形山,三个包谷当二餐”、“山多不长粮,人穷常逃荒,只见女人出嫁,不见新娘进村”的民瑶,靠萝卜走上了富裕之路。这归功于党委政府近年来积极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得益于隆回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做大生态农业,培植富民朝阳产业;同时也要感谢反季节蔬菜领路人陈伯利的“萝卜富民大计划”。别看这“小萝卜经济”,同样也能鼓起瑶汉同胞的“大钱袋”呢。
“小萝卜”成就“大产业”
陈伯利和“虎形山萝卜”联系在一起,他的名字在虎形山、小沙江、麻罗山及周边地区已家喻户晓。在虎形山草原村猴子山头,在富寨村肖家凼,在万贯冲村山坡上,陈伯利共有萝卜基地1600余亩。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萝卜绿在微风吹佛下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公路边停靠着数十辆运送萝卜的大卡车,山边人头攒动,前来帮忙的都是返乡农民工,他们有的是力气,有的是干劲,正忙着用簸箕把大担大担的萝卜往车上装。一年才工作5个月,就有1.5万元的纯收入,其它时间还可自由支配,一年赚个2万元很轻松。富寨村肖国华、谭德龙在陈伯利的劝说下,每人买了3台农用车运送萝卜,40元一吨,每天可运80吨,3000余元一天。为了使萝卜快速流入市场,陈伯利自己在隆回有一个车队,每天用30余辆大卡车送萝卜,一天上百吨萝卜,直销到广州、珠海、深圳等大城市,一年有8000余吨“瑶山萝卜”销往全国各地。在陈伯利的带动下和引荐下,衡阳老板李康伯、洪贵生,湖北老板田明清相继来到虎形山投资,经营“瑶山萝卜”等反季节性蔬菜。目前全乡共建有8个冷库,每个冷库可储藏萝卜90余吨。
陈伯利已把主要精力放在“瑶山萝卜”上。他想把“瑶山萝卜”做成大品牌,形成大产业。他联袂乡党委政府,创建了“湖南省高山无公害放心菜生产基地”,成立了天绿蔬菜协会,注册了“原青”商标。陈伯利说,要成就大产业,“瑶山萝卜”必须严格接标准化技术操作,确保产品质量,以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从而实现产品优势品牌优势的转化,拓展名牌优势。
为了让每个萝卜能升值,减少浪费,陈伯利决定再投资几百万元,买进烘干机,引进萝卜制作新工艺,实行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深加工产业化模式。在家乡生产萝卜干、萝卜片、萝卜头、酸萝卜等系列产品,综合利用萝卜的价值,精心打造 “瑶山萝卜王国”。
“我要让萝卜一个一个地卖。”站在一望无际的萝卜基地面前,陈伯利激动地说。他抚摸着茂盛的萝卜叶,注视着每个又白又嫩的萝卜,就像 一位慈祥的老父亲,深爱着他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孩子,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着有那么一天,全国各地的市场会有人惊呼:“哇噻,这是隆回‘瑶山萝卜’,甜津津,脆生生,快来买啊!”
“衡阳老板陈伯利,‘萝卜富民’千年计。‘瑶山萝卜’情悠悠,支支山歌表心意。”这是瑶汉同胞用山歌对陈伯利的赞美。陈伯利是瑶山人的骄傲,也是隆回人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