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宁县高桥镇党建引领促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6-07-07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肖化军 伍珏珏 陈泽新

    信念刻心底 百姓装心中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宁县高桥镇党建引领促发展纪实

    文/记者 尹建国 通讯员 肖化军 伍珏珏 陈泽新

    高桥镇干部在集中学习.JPG

    高桥镇干部在集中学习

      7月1日,一个让新宁县高桥镇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代表,镇党委书记阳敏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建党95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中央“两优一先”表彰名单里,该镇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是邵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高举旗帜谋发展,潮起放歌筑梦来。这是继2011年获“全国文明村镇”殊荣后,“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该镇获得的又一块耀眼的金字招牌。文明创建、基层党建等工作色彩纷呈、亮点频现,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成为具有“高桥样本”、“高桥特色”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该镇是一个边远山区乡镇,辖29个村,3.8万人,共有党支部(党总支)45个,党员1406名。近年来,镇党委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党建固本、兴镇富民”的发展思路,不断筑强堡垒、建优队伍、发展产业、服务群众。该镇除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外,还先后获得了湖南省平安乡镇、湖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省级生态乡镇、邵阳市“五个好”乡镇党委等等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连续13年稳居全县文明绩效考核第一名,连续19年获评邵阳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连续9年评全市烟叶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评全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185670055955762178.jpg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证书

      [夯实堡垒]

      一个组织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

    高桥镇党委书记阳敏(左一)和镇长徐志远(中)冒雨在烟地里了解烤烟采摘情况.jpg

    高桥镇党委书记阳敏(左一)和镇长徐志远(中)在烟地里了解烤烟采摘情况

      7月5日,记者来到这一方发展热土和宝地,宽敞繁荣的街道,拔地而起的高楼,春笋般涌现的店铺,无不凸显山村小城镇的绰约新姿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班子就是一座堡垒。近年来,高桥镇党委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实施党建强基工程、头雁领飞工程、干群连心工程,强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和党建阵地建设,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该镇党政会议室里,镇党委书记阳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到夯实基层党建时,阳书记话语便滔滔不绝。

      免除农业税后,镇村干部与农民依附关系“减弱”,个别干部滋生了宗旨观念和爱民思想淡化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抓教育、建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着力提高干部驾驭农村工作复杂局面和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最高使命,千方百计抓落实。一方面,从管理上入手,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量化考核工作制,将干部作风好坏交给群众评价。全镇设立了五个农村工作片,由干部职工、村干部投票选举产生片长,再由片长轮流选择驻村干部,片线干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利益导向机制,将干部日常出勤、驻村工作、产业发展等任务完成情况全程记实,建立绩效管理量化考核表,凭量化计分落实干部年终待遇。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打破职务、身份和部门的界线区分,努力把乡镇干部锻造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的裁判员、农业生产的技术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发展经济的指战员、群众喜爱的公务员”。

      党建是活力之源,党建是发展之基。镇党委积极探索和狠抓班子建设,每月的16日为集中学习日,不定时召开民主生活会,交声通气会,会上干部畅所欲言提问题、提建议。全力创建学习型、勤廉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班子成员保持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起工作事半功倍。通过勤学深思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经常自我警示,坚持防微杜渐。如今,这项党建强基工程已经成为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支部一面旗,党员一盏灯。该镇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镇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实现晋位升级。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严格实行推优制、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指导制、预审制、记实制、责任制等“八制”,从源头上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通过选优配优村级班子,一批政治素质好、能创业创新、有奉献精神、公道正派、热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公认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了村级领导班子,大富、清水、烟村、横板等村的这一批新当选的年轻村干部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同时,该镇还加大党建基础建设力度,建起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和党代表工作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群众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全面推进农村党员教育“三上五进”,引导党员学党的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实用技术。推行党代表“走千村、进百室、入万户”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在宣传政策、发展产业、调处矛盾、兴办公益事业、整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实施“头雁领飞工程”,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在路过烟村村一户村民时,记者下车采访,该村9组村民今年74岁的老党员柒云龙告诉记者:他们村近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村里组组通了公路,村民争相致富,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因为村里选对了为民办实事的领头人,这个领头人就是村支书林道红。

      记者来到林支书家门前,正看见一位中年人坐在门口拿着一张7月2日的《湖南日报》在聚精会神地看,陪同记者采访的镇宣传委员告诉我,他就是村支书林道红。采访中他对我们说,他是2014年当选为村支书的,开店做生意致富后的他看到村里还是老样子,他决心带领全村百姓改变落后面貌。当选村支书后,他一心扑在村里发展上,跑项目、修公路、兴产业、化矛盾……通过两年多的实干,现村里的变化显而易见。

      烟村村只是该镇实施“头雁领飞工程”,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的一个剪影。该镇充分利用村支两委换届的契机,严格按照“两推一选”的办法,大力调整软弱涣散班子,将一大批年轻有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干部队伍。该镇长坪村以前村党支部一盘散沙,民心涣散,不思进取,经济发展缓慢,2011年作为县里的建设扶贫点,规划的项目一项也没有实施,群众意见很大。新班子上任之后,短短半年时间,带领群众发展烤烟400亩,水渠、水圳、村道等基础设施焕然一新。横板村党支部率先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把每一名党员的姓名、职责做成了村部的“党员墙”,定期请群众来比一比、评一评。50名党员人人有事可干,个个热情高涨,就连八十多岁的老党员都不甘掉队,党员会风雨无阻,积极参与村级建设。

      同时,该镇党委创造性地推出“工作阵地靠拢农村基层前沿线,工作重点扭紧经济发展中心线,工作方法把住政策法律高压线,工作目标维护群众利益生命线”的“四线”工作法,大力开展“三联三送”主题活动,推动干部进村入户、上山下田、访贫问苦。曾成功总结提炼出《处理农村矛盾36策》,在全国产生良好反响。同时,深入开展“五评五比”活动,即“评谁的学习最认真,评谁的品德最高尚,评谁的作风最扎实,评谁的工作最有效,评谁最受群众的欢迎”,营造了干部“比作风、比实绩、比能力”的浓厚氛围。

      党建就是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和谐工程;基层党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就是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中流砥柱!深谙这一道理的高桥镇党委,不断创新党员服务群众的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高桥党建工作精彩纷呈,彰显党委智慧、传递凝聚效应。

      [做强产业]

      唱响产业发展主旋律,架起干群鱼水连心桥

    烤烟房前,大富村村干部向前来了解烤烟的镇领导汇报烤烟相关工作.jpg

    烤烟房前,大富村村干部向前来了解烤烟的镇领导汇报烤烟烘烤情况

      行走在乡间村道,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和村民在烤烟的火热场面,一排排密集式烤房在田间地头排兵布阵,一幅充满希望的宏伟产业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来源于引领发展的能力。为此,镇党委一班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打造支柱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涌现出一批带头致富的优秀党员,形成了“一家致富百家跟”的生动局面。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邵阳市种烟第一村——清水村,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在该村清水田垅里,村支书许务银打着赤脚和几个村民正在排流向烟田里的水。

      在田垅边,谈起该村发展烤烟和村里发展变化,许书记一脸的兴奋。他说:“清水村因地处边远山村,是个穷地方。自从村民种上了烟,一年一个样。你们看,前面那个开小车的帅哥,就是这几年通过种烟,买了小车呢!”

      采访了解到,清水村这几年在村支书许务银的带领下,全村大部分农户都种了烟,党员带头,组长带领,村民跟进,户户种烟势如潮涌。许书记一家今年就种了90亩烤烟,全村共种烟1082亩。通过投入600多万的烟基项目,以前无法耕作的400多亩水汪田里水渠纵横交错,变成了种烟种稻的良田。现村里组组通了水泥路,只要是种烟户家家新修了洋房,40%的烟农家里买了小车,80%的烟农家里有农用车。

      “要脱贫,想致富,种植烤烟是出路”;“花的是烟钱,住的是烟楼,不种烤烟没门路”。这些新民谣在高桥镇广泛传颂。烤烟是高桥兴镇富民的重头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地方财政增长的主要经济来源,烤烟的稳定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烤烟产业,已形成该镇党委政府的共识,一场经济大戏史无前例地拉开帷幕。在镇党委的正确指引下,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精准扶贫。该镇抓住“北烟南移”的有利机遇,探索出“烤烟兴镇”的发展路子,在发展烤烟之初,大部分群众担心种烟没技术有风险,镇党委从发动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种植入手,实行包片联户制度,每名机关干部负责联系一个烤烟片区、每名村干部负责联系3—5个村民小组,每名党员负责联系5—8户群众,负责做好联系群众的思想发动和技术指导工作,起到了“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带动一片”的效应,烤烟的种植面积逐年成倍增长。到2013年,高桥镇便跻身全省四大产烟乡镇,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七年居全市第一,成立的“新宁县振农烟叶专业合作社”获评省优秀示范社,打造出以甘家、低坪、水托等13个村为中心的万亩连片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全镇烟叶产业累计创收1.8亿元,创税4116万元,人均创收4724元。

      来到甘家村,该村支书马代元还是跟记者聊种烟,聊种烟后村里发生的惊喜变化。岩底、中房、低坪也是该镇偏僻贫困边远山村,是该县有名的“特困村”,从村民发展烤烟生产以来,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靠种烟80%的农户建起“烟楼”,95%的农户买了彩电,摩托车等。“说一千道一万,老百姓荷包鼓了才是硬道理。”横板村村民夏贤学道出了广大烟农的心声。该村通过发展烤烟当地过着幸福的生活,村民高兴的唱道:“修了新房买彩电,全靠种烟挣着钱,搭帮党的好政策,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壮大支拄产业的同时,该镇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扶持、专业户带农户等措施发展生猪养殖业。组建了新宁县裕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生猪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2015年生猪养殖场发展到58家,年出栏4万头以上,发展生猪7万头。为了壮大脐橙产业,镇党委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质良种、创建脐橙标准化示范园,招商引资成立的新宁县恒发果业有限公司,实现就近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器化加工、订单化营销,2015年全镇桔橙面积达到15000亩,产量1.8万吨,产值突破3000万元。

      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引进湖南鼎森药业有限公司落户高桥烟村企业场,采用“公司+农户”的现代型农业产业模式,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的规模,总产值达900余万元,中药材种植已成为高桥群众增收的新兴产业之一。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一宗旨,我镇紧扣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兴烟强镇富民的路子实践证明是走对了,将发展特色产业与推动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是高桥镇党委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该镇镇长徐志远如是说。

      [真情为民]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记宗旨党旗更红

    100_3948.JPG

    烤烟地里的宣传牌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一手抓民生改善,一手抓文明创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该镇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一名党员联系几户困难群众,切实访贫问计、结对帮扶。制定了烤烟、脐橙、养殖等一系列产业扶贫优惠政策。2013年,该镇有979户3300人精准扶贫对象种植烤烟,交售烟叶20277担,人均增收7215元;2014年,有525户1780人精准扶贫对象种植烤烟,种植面积4704亩,交售烟叶7824担,当年政府补贴烟农资金2429469元,烟农人均增收6591元;2015年,该镇共有548户1893人精准扶贫对象种植烤烟,种植面积4186亩,交售烟叶7335担,烟农收入9206511元,当年政府补贴烟农资金521706元,人均增收5139元。

      通过烤烟产业发展,仅烟叶一项就带动全镇人均增收600余元,帮助2300名群众顺利脱贫。2015年对5个整村推进贫困村累计落实帮扶资金400余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村道硬化、水利设施建设和大富、井坪等地质灾害区易地扶贫搬迁等多项工程。同时在镇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投入50余万元修建校舍,解决了贫困儿童就学难的问题;建立了镇、村、站三级防治疫病安全体系,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

      该镇还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群众路通水便。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水泥硬化通村、通组公路200多公里,实现了全镇100%的村、95%的组通水泥路。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对全镇1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600余口骨干山塘、2000余口水池、60多公里水圳全部进行了防渗硬化,大大增强了全镇防汛抗旱能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处,解决了5000人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实现了高桥街道的“灯化、绿化、美化”。

      积极创建平安乡镇,让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为打造“平安高桥”,各村支部将村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村村形成和谐发展之势。像大富村邓顺光、尹建飞是新当选的村支两委干部,上任以来他们热心为民办实事,积极主动化解村民矛盾,为政府排忧解难,村里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得政府和群众好评。

      通过合并后现全镇19个村均组建了以年轻党员为主的“红袖章”小分队,集人民调解、治保、情报信息员功能为一体,常态化开展“顺民意保平安”行动,形成了镇、村、组齐抓共管的大综治格局,连续多年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集体上访、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同时,该镇以全国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十进农家”活动,创造性地在全镇29个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厉行节约、文明健康的文明新风。

      党建引领促发展,创新工作增活力。该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争做理想信念的‘坚守者’、脱贫奔康的‘保障者’、执政为民的‘践行者’、合格党员的‘示范者’!”每个支部和党员“细胞”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带领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你追我赶。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荣誉只是起点,没有终点.凝心聚力、励精图治的高桥镇党委,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干劲,情为民系、利为民谋,齐心协力共绘美好发展蓝图。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