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马娟 罗剑娇
2月18日,邵阳市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抗体血浆,首次用于治疗2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该市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又多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记者从邵阳市卫健委获悉,该市治愈出院人数屡创新高,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全国平均天数。截至2月18日,累计确诊病例102例,治愈出院70例,治愈率68.6%。
在筛查体量大、救治任务重、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邵阳战“疫”为何佳音频传?
抢占先机 打主动仗
邵阳市是劳务输出大市,也是外出经商人员众多的城市。春节前夕,大量在外人口返邵,疫情防控压力剧增。
1月21日,邵阳市确诊第一例输入型新冠肺炎患者,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兵贵神速”。邵阳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全体医务人员枕戈待旦,随时冲上前线。
硬仗来临,邵阳市上下凝心聚力。市领导身先士卒,“联点抓面”,每人联系一个县(市、区)。对重点县(市)派出指导组,督导疫情防控。
邵阳市构筑市、县、乡、村四级联防联控网络,202个乡镇(街道)、3631个村(社区)相关人员取消春节休假,3.6万多名干部和32.5万多名党员走家串户,对12月8日以来从湖北回邵人员、有湖北暴露史人员、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近期往返湖北频繁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共摸排核查38345人。
1月中旬起,邵阳市陆续组建3600人规模的医疗救治团队,制定700、1500、2000张以上床位的3个梯次应对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多方协作,各部门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群起响应,形成排山倒海的战“疫”之势。
群策群力 打防控战
2月18日清晨,邵阳县塘渡口镇396名干部职工作为“楼栋长”,前往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围墙的“三无小区”疫情防控点,联合志愿者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身份信息,排查疑似病例。这是该市守好基层防疫关口的措施之一。
疫情发生以来,邵阳市加强对农村、社区的防控。每个村(社区)成立由村(社区)干部、民辅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专班,每个专班不少于10人,24小时在岗。对辖区内“两史”人员实行摸排和跟踪监测,落实“三个一律”措施:暂无疫情症状的,一律自行隔离观察14天;一律落实“一日两见面、两检测”制度,填写好日健康台账;对出现发热等疫情症状的,一律留院隔离观察。
为了实现对发热、咳嗽患者尽早检查,该市将救治关口前移至县级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点264个,实行24小时值班开诊,对疑似感染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留观人员、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一线医务工作者、复产复工企业职工进行核酸检测筛查,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样本检测,速度越快越好。邵阳市按照“就近就快”原则,在原有3家检测点的基础上,与长沙金域医学检测所合作,检测能力由开始的每天60份提高到后来的960份,疑似病例、留观人员可在24小时内完成检测。目前已解除医学观察2355人,发现的阳性无症状人员实现全部集中收治。
科学救治 打阻击战
在医疗优势不突出的条件下,邵阳市按照“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个方案”的原则,力求实现科学救治。
该市依据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无症状感染者等5种临床分型,将原来分散在11家定点医院的确诊病人,全部转入到综合实力强的两家市级定点医院集中救治;同时,抽调51名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专家,与9位省医疗专家,组成救治专家组,对患者实行精准化、个性化治疗。
在病房内,医务人员把精心的守护和温暖的鼓励留给患者。一名44岁的危重症患者被隔离后精神不振,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每天用微信给她加油打气,患者最终治愈出院;一名3岁幼儿患者在隔离区内哭闹不安,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安抚、陪伴,让孩子安静下来配合治疗……
为合理使用医疗力量,邵阳市县联动实行分级收治。县级定点医院筛查密切接触者、发热留观人员、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对高风险感染患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人用药提前介入,将确诊病人转送市级定点医院集中救治。患者治愈出院后,再到县级定点医院进行14天医学留观。
邵阳市还进行中西医共防共治,抽调7名中医专家,因病施策、一人一方。据悉,邵阳市92.1%的确诊患者使用中药方剂,中西辩证施治症状改善和治愈比例达83.5%,中医预防用药人数已达20.5万人次。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2月21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