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实体经济澎湃邵阳发展新动能
——2017年邵阳市委经济工作暨产业发展大会书记市长讲话解读
记者 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
顺势而为,产业兴邵。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的开启之年,做好邵阳市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交织,动力与压力同在。2月6日,邵阳市委经济工作暨产业发展大会明确了2017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对2017年邵阳经济怎么干进行了具体部署安排。全力振兴实体经济邵阳蓝图织就新经纬,紧抓实体经济发展风口,撸起袖子加油干,邵阳迈上更高起点,闻鸡起舞,迎风起飞。
今年经济工作五大重点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将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围绕“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年一个重点,一个一个突破,努力实现一年一大步,一年一新样。
会议明确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很重,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振兴实体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生事业、打好脱贫攻坚战等,将是邵阳经济在新一年的重要着力点。一是振兴实体产业。把振兴实体产业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聚集各类要素,强化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实体产业,推动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邵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市、县城区扩容提质为统揽,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区划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和县城十个方面建设。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张网”建设。四是发展民生事业。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抓手,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五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年度脱贫目标,狠抓精准脱贫措施落地,全市要实现25万贫困人口脱贫,53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全力振兴实体产业
邵阳过去因实体产业兴旺而兴旺,现在因实体产业落后而落后,将来再创辉煌关键还是靠实体产业发展。要牢固树立“产业兴邵”的理念,把实体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体产业大发展推动邵阳经济大发展。
会议重点对振兴实体产业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振兴实体产业的目标是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工业中心,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高地,努力打造全省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基地,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文化中心,努力打造以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湘中湘西南健康产业基地。通过产业大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48。
按照做大总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原则和一产提质、二产优化、三产提升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具体来说,第一产业:利用我市农产品资源的规模优势,以食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水果、奶业、种业、油茶、茶叶、楠竹、花卉苗木等产业。第二产业:利用我市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原材料贮量,以及近年来区位条件明显改善的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利用我市丰厚的旅游资源、人文底蕴、老年人口众多、以及地域节点、民间资金庞大的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明确加快产业发展六大举措
产业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载体,也是经济实力最直接的体现。如何才能根据邵阳实际,加快邵阳产业发展,此次会议作出了详细部署。
举措一:创新发展
一要强化创新意识。邵阳要背水一战推进实体产业发展,就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突出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把创新贯穿到实体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二要加快科技创新。以实体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创新型经济,强化科技创新新动能。三要优化产业组织创新。做活做大做强中小微企业和传统产业,要以提高产业内企业生产效率为基础,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前提,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实现“小产品、大市场、大产业”。
举措二:开放发展
一要进一步解决好思想不解放的问题。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实质上是开放的定位,开放发展是推动“二中心一枢纽”建设应有之义。二要进一步解决好招商不给力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好邵商这个弥足珍贵的战略资源,打好“亲情牌”、“尊重牌”和“荣誉牌”,做好邵商文章,掀起“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新高潮。三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必须彻底扭转和革除“开门招商、关门损商”和部门工作人员的“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吃拿卡要”现象及一些职能部门的“四乱”行为,树立“开明重于精明、服务重于资源、感情重于合同”的理念。
举措三:改革发展
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适度扩大有效总需求的同时,着眼于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扭曲等问题,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把去产能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重点是倡导“工匠精神”;把去库存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重点是抓好房地产去库存;把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重点要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把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求,重点是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把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任务,重点要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举措四:实体发展
实体发展重点在企业。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尽快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为企业发展松绑、添力。我们要立足邵阳实际,策划、开发、包装、储备和争取一批产业项目,主动融入全省发展的大格局。特别是要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动态管理,建立重大产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市领导联系重大产业项目制度、项目指挥长负责制、县市区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责任制等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做好资金、土地、环评、项目储备、征地拆迁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见效。项目总投资中,实体产业投入要占60%以上。
举措五:集聚发展
一方面,以园区集聚产业。要坚持规划引领,错位发展,引导优质项目向园区集中,改变过去产业项目分散随意、无序竞争的状况,使园区向专业化、集群化发展,使产业和企业向集聚化、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以基地集聚产业。当前我国农业正承受着农产品成本“地板”上升与价格“天花板”下压的双重挤压、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的“黄线”逼近与农业资源环境“红灯”亮起的双重约束。而农业生产是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因此,要打破“双重约束”、做大做强实体产业,就必须大力实施区域地标品牌战略,强化基地聚集发展。
举措六:激励发展
重点实行“六个优先”、加大“三个支持”、构建“一个机制”。“六个优先”,即对重点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发展目录、优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优先审批投资项目、优先给予政府资金扶持、优先配套基础设施、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三个支持”,即财政支持、税收支持、用地支持。“一个机制”,即银企合作机制。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尤其是实体产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集中精力、提升能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邵阳产业大建设,促进邵阳经济大发展。
会议明确,从现在开始,各级党委政府抓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产业发展,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抓产业上。要提高领导干部抓产业的能力和企业发展的能力,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切实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研究出台《邵阳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考评办法》,切实做到“实在、实干、实效”。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强调,邵阳经济要再创辉煌,关键靠实体产业发展,全市要背水一战,全力振兴实体产业。牢固树立“产业兴邵”理念,把实体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实体产业大发展推动邵阳经济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定信心、集中精力、提升能力,脚踏实地地抓落实。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要求,全市上下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