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高沙镇:沉淀在蓼水河畔的文脉乡愁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 尹建国 谢定局 米桂美

      【新春走基层】

    沉淀在蓼水河畔的文脉乡愁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洞口高沙镇文化创新与传承走笔

    文/图 记者 尹建国  通讯员 罗健康  谢定局 米桂美

    新春走基层采访团在高沙采访.jpg

    新春走基层采访团在高沙采访

      如果你来过这里,走过古商城,看过古村落,跨过祖师桥,摸过古祠堂,你就知道,这里拥有的古老韵味,从未褪去。

      深冬的阳光暖暖的。2017年1月16日,由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省市媒体“新春走基层”第一站就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洞口县高沙镇。

      循景而行,漫步老街,古色入画,文脉沁心。走进这里,上千年历史的古镇着实令人沉醉,宛如一幅简约、素净的丹青,又似一段安静、清新的文字。带一颗静谧崇敬的心,翻阅品味这帧古画,你会感觉,镇上的古桥、古塔、古村落、古祠堂静静地躺在时间深处,任阳光浸透,任岁月抚摸。走近它,仿佛都在说话,都在讲述自己古老的故事……

      【文脉与乡愁】

      历史文化名镇撩开神秘面纱

    洞口高沙祖师桥.jpg

    高沙祖师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诗意栖居地,它也许不是你的故园,但它刻在你的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高沙,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距离洞口县城13公里,系洞口县南大门。总人口14万,是湖南省总人口最多的建制镇。历来是湘西南交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之一。

      古时,蓼水溢洪改道,泥沙堆积,天然形成了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山水环抱的膏腴之地,人们聚集于此繁衍生息,遂取地名“高沙”。在水运盛行的年代,境内蓼水河更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水运航道一段。也是宝庆府至武冈、绥宁驿道的必经之地。

      高沙镇又称“高沙市”,因其地处雪峰山麓蓼水冲击平原之上,古时蓼水河溢洪改道,在去雪峰山北向8公里处地势趋于平缓,四野开阔,泥砂堆积,地势增高,山环水抱,天然形胜之区,物产丰富,遂成膏腴之地,“高沙”因此得名。

      高沙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此居住,秦汉时建街,唐宋时称市,明清臻于鼎盛。西汉文景年间(公元前179—174年),武冈始建县,高沙属武冈县。清乾隆年间,武冈州设分州衙门于此,并设千总驻守,管辖今洞口县域全境。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年)移武冈千总驻军于高沙市,高沙至此成为武冈分州的政治、军事中心。仅自西汉设武冈县算起至今,高沙已有2196年的历史。

      千年古镇,底蕴深厚,商业、文化、教育盛极一时,“五里长街,烟景繁华”,享有“小南京”美称。辖区内见证历史的秀美自然景观与古雅人文景观相映成辉,赋予古镇独特风骨。物质文化遗迹类型较多,有古祠堂、古书院、古街巷、古村落、古塔、古桥、古树等,境内先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化保护单位12处,历史建筑51处,其中已挂牌历史建筑32处,历史风貌街巷20条(其中街道12条,巷道8条),总长度达3000米。至今尚存最早的为明代所建的牛江古石居。

    高沙镇曾氏宗祠.jpg

    高沙曾氏宗祠

      为保护文物,保存古迹,高沙地方文化名人曾传国先生创办的湖南省规模最大的首家民办博物馆——高沙文史博物馆(曾八支祠)里收藏众多,是高沙发展历程的缩影。受雪峰山文化影响较深,高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据统计资料显示,高沙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9项之多,主要分布置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口头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其中流传下来的祁剧、剪纸、陶艺、戏曲头盔、龙狮舞、渔鼓等,均因技艺精湛,名扬远近。还有高沙豆腐、连江米花、手工面条、柚子糖等等美食小吃深受周边百姓喜爱。

      高沙人拼搏进取,敢为人先,域内商贾活跃,文化繁荣,经过历代党委、政府及全镇人民共同努力,先后摘获“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部“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湖南省二十强乡镇”、全国重点(中心)镇、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中心镇、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建制镇、湖南省特色旅游小镇等荣誉称号。

      如今,这个芳华如梦的传统古镇迅速“走红”,吸引很多人前来寻觅最美丽的笑容。在邵阳,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中,点缀在阡陌交错间。千百年来,错落有致地演绎着“文化天堂、节日海洋”的村镇文明。

      伴随着今天重重山门打开,这种承载着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的村镇文明正汇聚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文物与岁月】

      时光留下的文化遗产让人惊叹

    221508925046485461.jpg

    高沙古商城

      那一脉淡淡如烟永恒不息的蓼水河从古镇中心穿过,形成蜿蜒的“S”形,那份缱绻的乡情,便随着流水随着年华老去而愈发熨帖缠绵……

      划一叶小舟,在蓼水河里缓缓前行,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虾依稀可见,偶尔还会有一两只水鸟从船头掠过,荡起的涟漪会牵引你的目光去沿河两岸整洁的灰瓦白墙吊脚楼下的汀兰岸芷间寻觅它们的影踪。忘情戏水中,轻舟已载你怡然穿过洄澜桥、祖师桥和金沙桥。

      这里古朴的岁月印痕,自然是这里古商城、古桥古塔、古村落、古祠堂及那厚重的文化。

      上到金沙码头,沿着青石小巷,你就踏进“高沙古商城”。每走几步,都能见到一个造型奇特的“铁摇把”,只要稍微摇动几下,清澈甘甜的地下井水就会流淌出来,这样的摇井在高沙老街中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这种典型的明清江南徽派营造法式与湘西苗侗吊脚木楼风格的高度融合,常让游人咋舌称奇。

      古商城街巷之间,青石板路纵横交错,时而曲折幽深,时而又柳暗花明。那些院落的高墙、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飞禽走兽、或梅兰松菊、或八仙过海、或瓜果牛羊……从中可品读到主人家的修养与爱好。每家每户均会建造一个精致的神龛,从他们供奉的神位上,可以阅出主人家祖籍出自哪里,或官或农,或君或臣。这种“家先文化”诠释了什么是“家”,“家”其实是若干年前的祖先将一个陌生的地方变成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而我们的心中却常牵念和供奉另一个叫“老家”的陌生地方。天、地、君、亲、师的普同供奉,厚德载物的孝德传承,这种文化潜移默化间留住了高沙镇一代又一代、一抹又一抹的乡恋与乡愁,也造化了高沙人尊老爱老、崇孝厚养的“孝德文化”。

      “前路是谁,敢问踏雪老人,今朝过否?山间有约,请教纳履孺子,明日早来。”这是“高沙古商城”地标性建筑“祖师桥”的一副楹联。 如今横跨在蓼水河上的祖师桥,乃是2012年重修的融苗、侗民族风格的风雨桥,桥长98米,宽12米,分上下两层。旖旎蓼水,沿河古商城古色新貌尽收眼底;巍然古塔,一路新高沙新景神韵如画展开。

      “说高沙、唱高沙,高沙风景美如画;八桥八景展神韵,宗祠之都誉天下……”当记者们走上祖师桥上时,一位老艺人手操渔鼓,那种低沉悠长的曲调与撞击渔鼓的交替声,像远古的回音不绝于耳。当地人告诉我们,他叫曾广南,今年68岁,是当地渔鼓传承人。

      在高沙,除了古商城、古桥古塔、古村落、还有不能不说的古祠堂。

      曾八支祠位于高沙镇北郊一公里的红鹅村,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同治七年(1868)至十三年(1873)复修。该祠保留了清乾隆早期的建筑风格,规制谨严,庄重典雅,是存世不多的江南古宗祠的典范之作。该祠建造规模之大、文物收藏之多与结构布局之奇,均为国内所罕见,为研究古代宗法制度、建筑工艺和民风民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

      观澜书院位于高沙镇云峰村境内。据《武冈州志》载:“清嘉庆十三年,例贡生袁敏、偕同里诸人捐资倡建,以故中耗,后敏复出囊金,损田产且募于乡费,集建观澜义学,肇工于十五年(1835)夏,落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秋。书院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前后四进,两侧厢房纵横交错,上下二层,占地面积3648平方米。正中设大门,门额为整块长条形青石凿制,大门两边对联“千重山势撑文笔;一派川流见道心”。观澜义学所存的建筑及碑刻,是研究古代教育史重要的实物资料。

      五里长街,烟景繁华。云峰塔,高沙八景,石堰八景,一块砖石,一片青瓦,一栋民居,一座祠堂,一副楹联,一张壁画,都是古老文明的见证。由此看来,高沙被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不是浪得虚名。

      【文化与传承】

      扎根本地文化厚土文体异彩纷呈

    渔鼓传人曾广南在表演打渔鼓.jpg

    渔鼓传人曾广南在表演打渔鼓

      悠悠古镇,文风盛行。

      在该镇文化志愿者协会办公楼里,当地20多名志愿者正在排演迎新春文艺节目。会长邓光华告诉我们:文化志愿者协会去年10月28日成立,共发展会员70多人,并成立了合唱团、交谊舞团,将先进文化送进千家万户。

      优秀的文化引人向上向善。该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工作,经过几届班子的努力引导,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乡贤大力支持,文艺队伍积极参与,老百姓获利受惠的文化现象。政府与民间,你搭台我唱戏,你侬我侬,欣欣向荣。

    当地文化志愿者在排练合唱.jpg

    当地文化志愿者在排练合唱

      古商城改造初具雏形。以“十八茅湾”为代表的古城取历经千年风雨,但传统风格至今依然保存完整。为更好地保护并开发古城区,高沙商会会长陈立新以商会为平台组建优秀团队,于2012年启动了古商城改造项目。经过4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主城区“穿衣戴帽”、3公里防洪堤等主体工程及亮化、供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

      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辖区内先后出现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近现代有光绪南元李钟奇、抗日爱国教育专家刘寿祺、嘉庆社会公益人士袁敏,民国教育学者曾沛霖,当代著名诗人黄其佑等。民间也活跃着众多文艺爱好者,为凝聚这股力量,于2016年7月创立了邵阳市第二家、洞口县唯一一家乡镇文联----高沙文联,下辖作家协会、书画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共有会员325人。每个协会都人才济济,表现不俗。2016年,由高沙镇文联和高沙文史博物馆承办的洞口县首届宗祠文化旅游节,不论是金沙角的文艺演出还是文史博物馆的书法美术展览,均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1985年,高沙镇镇长曾传林作为被表彰单位出席全国群众文化体育先进单位,2001年再次获得该荣誉。高沙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春节舞龙灯、端午赛龙舟,中秋拖茅船等都很好的流传了下来。还有每年镇企联合主办的篮球赛、广场舞赛、少儿才艺大赛等囊括了老、中、青各个年龄段,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应市场需求,该镇文艺培训机构发展迅速,全镇共有10家之多,其中灵动艺校、星城艺校规模较大,实力不逊于省市县艺术培训机构。

      每一处经济的绿色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理念的引领;每一个产业的持续增长,都必然有文化特色的内核。

      以文化强特色,以文化调结构,以文化惠民生,以文化稳增长。高沙镇的建设,正在走一条文化传承和创新之路。

      【文魂与守望】

      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活”力乍现

    洞口高沙古商城.jpeg

    高沙风雨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根”和“魂”,而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就洒落在这些古镇古村落里。正是在这样的意识统领下,高沙非常注重固“根”守“魂”,留住乡愁,这也是高沙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关键所在。

      传统文化和古镇民俗的保护利用,既要修缮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内在的“精气神”。所谓“精气神”,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和古镇民俗必须是“活”着的,而非徒有其表。

      高沙镇商会会长陈立新说,近几年,当地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到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并重,形成良性循环。科学编制好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正确处理好城镇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注重乡镇环境整治和历史建筑修缮,确保文化的传承和风貌的延续,让古镇在科学规划、建设和保护中焕发新活力。

      这几年,该镇着力重塑古镇风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具体的工作推进中,高沙镇又有哪些妙着高棋呢?

      思路决定出路,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强调规划先行,将该镇作为县级中心城镇进行定位与规划。蓝图一经描绘,实施当为力行。镇委、镇政府带领全域14万人们,以镇容镇貌增幅扩容与旧城改造提升为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搞基础产业和市政建设。

      完成3公里的防洪大堤建设,彻底改变沿河两岸群众百十年来的洪灾侵袭。在老城区主干街道全新安装15公里的污水管网,有效解决污水处理不能彻底的顽疾,而且一座超容量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

      复修已逾600年历史被日寇焚毁的祖师风雨桥,使人们休闲游览又有新的归处。恢复修建和拆迁安置3万平方米的复古吊脚楼及全省第一座乡镇商会大楼,令昔日的商贾熙攘之景得以重放异彩。

      恢复铸造高沙、洄澜、祖师风雨等多座古桥,并将沿河一带的仿古吊脚楼、商会大楼、商会广场和云峰塔等公众休闲场所进行亮化与绿化,用现代科技手段点亮人们的心灵与愉悦客宾的心情。

      完成420户棚户区的一期工程改造及完善其配套设施,以百姓居得舒心与乐于勇于兴业。完成老城区部分古建筑的修缮、老牌坊的恢复,以及道路、自来水、雨污分离管网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5公里,让公共建设的红力普惠民生。

      大力恢复与弘扬具有攸久传统与独具地域特色的龙舟会、戏剧年会、古镇文化论坛等民俗文化,使千年古镇洋溢万千人文景象。积极主动参与编制高沙古镇保护规划和配合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工程,从根本上提高古镇的文化实力和美誉度。聘请专家测绘古镇文化旅游及高沙城镇建设的发展线路,为政府科学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按照“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先、以旅游为核、以增收为本”的发展理念,高沙镇发展已“活”力乍现。

      “高沙真正能将游客留住的,还是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厚重多元的文化底蕴。但这里既不同于凤凰古城的炫彩,也不同于洪江古商城的热闹,这里就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处子,一个非常宁静、美好的世外桃源。”陈立新告诉记者。“未来的高沙,一定会努力和武陵山片区的新宁崀山、城步南山、隆回花瑶、绥宁黄桑以及张家界、桂林等著名景点串联起来,不断向外辐射。自驾游、生态游和养老休闲是我们的优势,高沙必将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湘西南城镇亮点。”

      古街小巷、古塔古桥、商城宗祠……高沙的风雅不仅沉淀在粉墙黛瓦的温润诗意中,沉淀在寻常百姓的四季守望中,也沉淀在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中。

      来高沙,走一趟,梦一场。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