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战
——城步苗族自治县力摘贫困县帽子走笔
饶兴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近年来,城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一班人以贫困不除愧对组织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不安的责任感,团结带领30万苗乡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精准扶贫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仅2014-2015两年时间,全县共减少贫困户5781户、减少贫困人口21959人。
作为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的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与武陵山山水相连,属沅江、资江的发源地,最高海拔2021米,平均海拔696.8米,全县总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292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0万,拥有苗、汉、侗、瑶、满等24个民族。几千年来,虽然这里物华天宝,风景宜人,但由于封闭和落后,淳朴的人们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生活,在大山里默默地耕耘着春夏秋冬。至上世纪80年代末,城步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元,贫困人口达9万多。“老、少、边、山、穷”,这五个特定概念,是改革开放前城步自我表述与被人表述的特定词汇。城步的为官者为带领苗乡人民脱贫致富,先后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救济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精准扶贫等方式,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当前,全县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839人,且这些贫困人口分布散、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扶贫开发成本极高。打赢脱贫硬战,必须上下齐心,全民参与。
9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明确全县产业帮扶、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驻村帮扶、督查问责等7个脱贫攻坚工作组的职责,13个乡镇(场)为7个脱贫攻坚主战场。县委书记罗建南强调,脱贫攻坚是城步发展的一场硬战,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胜战。无论是从贫困群众的迫切期盼,还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都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脱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要举全县之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打赢脱贫攻坚硬战,如期摘掉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为全面建成小康城步,打下坚实的基础。罗建南要求,要明确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城步要在2018年摘掉贫困县帽子,实现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至2020年巩固提高脱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所有农村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全县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必须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确保每一个贫困对象每年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确保全县每年消减贫困人员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00元以上。罗建南强调,要落实工作责任。要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脱贫主体责任;要落实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要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第一副书记的分管责任;要落实扶贫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的直接责任;要落实扶贫资金的管理责任,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要切实履行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强配优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发挥好贫困群众的主体责任。要落实扶贫政策。把国家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人员头上,让每一个贫困人员得到实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金融扶贫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帮扶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要落实奖惩措施。要严格落实县委下发的扶贫考核奖惩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奖励一批,重用一批,问责一批。
为此,力摘贫困县帽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战的十大战役在城步苗乡全面打响——
坚决打赢精准识别情报战,决不让一户一人错报、漏报。目标精确与否是决定这场攻坚战胜负的关键。为了将贫困人口精准找出,首先严格标准开展精准识别。按照 “一测五看六不进”的贫困对象识别标准、“户申请、村评议、乡审核、县审批”的工作程序和逐级公开、公示的原则,对全县贫困户、贫困人口人进行了识别。其次认真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按照省市提出的清除“四类清理对象”(财政供养户、小汽车户、商品房户、个体工商户)和本县提出的坚决清退“五有”对象(有干部、有阔房、有私车、有空调、有大型机械),坚决纳入“五不”农户(粮不足、居不安、病不医、学不上、劳动力不强)要求,在原来贫困人口识别的基础上,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实和清理,将“四类对象”全部清除出列,共清理“四类对象”936户3774人,新增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2182人,做到符合政策对象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政策对象一户不扶,杜绝了“关系户”、“人情户”,真正做到贫困人口底子清、对象明。三是科学分类。将核实确定后符合标准的扶贫对象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进行了科学分类统计。
坚决打赢产业脱贫战,决不让一户丧失“造血”功能。产业增收是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途径。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原则,一户一业、一户一策,走出一条“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路子。积极探索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帮扶方式,将贫困户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使其融入产业链增值环节,增加产业收入。进一步加大对种养殖业大户的奖励扶持力度,对发展势头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休闲农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林、牧)场和种养殖专业大户进行奖补,从获奖的种养大户中评选出“十大种养状元”,促进全县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标识化、订单化。光伏扶贫统筹引导社会资金、财政扶贫资金、驻村单位帮扶资金、小额信贷、群众自筹资金等多渠道资金,在“十三五”期间,完成87个贫困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870户建设3千瓦户用光伏发电系统。以光伏扶贫带动光伏产业发展10万千瓦。电商扶贫以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将具有优势的产品、产业,打造成网络热销产品,并持续保持其竞争优势。建立健全行政推进体系、电子商务硬件支撑体系、电子商务服务咨询体系、营销推广体系、培训体系、农产品质量保障溯源体系、电商旅游专项体系和电商扶贫专项体系、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体系。到2017年,建成13个乡级电商服务中心,19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电商网点全覆盖。
坚决打赢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战,决不让一个贫困村有制约该村发展得不到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围绕水、电、路、业、房、环境整治“六到农家”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交通方面,大力开展贫困村公路硬化建设,完善贫困村路网结构,建成区域循环连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实现贫困村客运班车全覆盖和“点对点、零距离”的客运服务。农田水利方面,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达标率100%;切实提高农田灌溉能力,基本解决贫困村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同时提高防洪排涝标准,确保贫困村人民生命财产防洪安全。信息化建设方面,行政村通宽带率超过98%。电力建设方面,全面达到供电容量。
坚决打赢金融脱贫战,决不让一村一户因缺资金而贫困。金融扶贫主要围绕扶贫小额信贷 “扩面、提质、增量、高效、安全”十字方针,以贫困村为重点,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一是做大做强扶贫信贷资金放贷平台,抢抓国家金融扶贫机遇,动员县农商行、农行、农发行、工行、建行、邮蓄银行等银信机构的积极参与,确保扶贫信贷资金总量。二是激发贫困户借贷热情,通过在贫困村设立金融服务站的方式,让贫困户享受“足不出村”的金融服务,并签定“五方协议”,让农户放心贷。三是选准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撬动效益。按照因地制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扶优扶强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全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各乡镇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评率达到100%,有效授信率达到85%以上,全年确保完成发放贷款6000万元,力争实现发放贷款1亿元。进一步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考核,对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纳入乡镇、驻村工作组的年度扶贫开发考核范围。同时,县政府强力整合各项支农强农资金,用于贫困村、贫困区域扶贫项目建设。
坚决打赢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战,绝不让一户住不安。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方针,立足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把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扶贫产业发展、农村危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在确定安置对象上,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坚持集中安置为主适当兼顾零星安置的原则,优先搬迁贫困比例较高和地质灾害威胁大的自然村、组。在搬迁任务上,2016年12月20日前, 149户异地搬迁、3000户危房改造和391户移民避险解困工程要全面竣工;在资金整合上,按照“拼盘整合、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资源,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特别是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在工作措施上,各乡镇严格按照民主管理的要求,制定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具体程序,组织贫困群众全过程积极参与项目的选择、规划、建设、管理、监督、验收、移交等工作,确保公开、公正、公平。要严格建房管理、鼓励贫困户自主搬迁安置、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坚决打赢教育扶持劳务协作脱贫战,决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不让一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失业。突出抓好五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完成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贫困劳动力台账,建立贫困家庭“两后生”跟踪服务机制,拓宽“两后生”培训途径,实现“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2016年输送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50人,完成“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200人。第二个重点是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6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0人。第三个重点是大力实施移民培训工程,争取每个移民户有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技能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获得一项稳定的增收项目,2016年完成培训386人,其中农业实用技术320人,参加省市转移就业技能中级培训30人,县级技术培训36人。第四个重点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工程,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历教育,引导和鼓励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和中长期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脱贫目标。第五个重点是加大教育发展扶持和贫困生帮扶工作力度,通过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义务教育保学控辍力度,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力度,提升全县基础教育水平,并认真落实毕业后到乡镇工作人员学费补偿政策。
坚决打赢健康扶贫脱贫战,决不让一人因贫困得不到救治。立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通过新农合基本补偿、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大病救助和计生家庭、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
坚决打赢生态保护脱贫战,决不让一村以破坏生态求生存。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探索推广“绿色扶贫”、生态补偿模式,不断提高造林补贴、公益林补助等政策标准。出台鼓励政策,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支持贫困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优质林果产业,既不能让青山绿水掩盖贫困,也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脱贫致富。加大建设美丽乡村力度。深入推进全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编制和完善贫困村村庄建设规划,按村庄规划要求有序建设。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生产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改灶和农业面源治污防污、清洁能源建设等工程,创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保护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观。
坚决打赢党建帮扶脱贫战,决不让全县贫困村有一个软弱涣散的党支部、一名贫困人口得不到帮扶。一是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模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精准扶贫工作考核细则》,与各乡镇(场)、驻村扶贫工作组签订了《减贫责任书》,压实了工作责任。并严格按要求进行督查考核,实行奖优罚劣,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调度和排名,将考评结果及时在城步电视台、红网城步站(城步新闻网)、城步政府网站进行通报和公示。各乡镇均建立了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明确专职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并按标准配备了扶贫专干,各村也配备了扶贫员,有效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二是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精准扶贫工作责任制,44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3个乡镇(场)的精准扶贫工作,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片区。贫困村的贫困户由帮扶单位干部职工每人结对帮扶1至3户,面上村的贫困户由乡镇干部、事业站所、村支两委和致富能人每人结对帮扶1至5户,帮助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因人因户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到扶贫对象不脱贫,结对帮扶责任不解除。三是深入开展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工作。通过实施“堡垒”工程,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帮扶转化服务水平低的党组织、管理提升作用发挥一般的党组织,使所有贫困村党组织得战斗力不断增强;实施“领头雁”工程,更换补充作用发挥较差或空缺的村支书、教育帮扶作用发挥一般村支书、分类考核所有贫困村支书,使贫困村支书充分发挥精准脱贫带头作用;实施党员“双带工程”,激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意识,确保全县贫困党员如期脱贫;实施集体经济“壮大工程”,以盘活资源增收一批、发展产业增收一批、股份经营增收一批等方式,使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至少达到每年5万元以上。
坚决打赢社会保障脱贫战,决不让一户兜底户生活在贫困线下。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联合认定机制,精准认定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全面完成全县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一是强化生活兜底保障。按照上年度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核定兜底脱贫对象生活保障金标准,确保全县兜底保障贫困对象实现政策性脱贫。二是实施教育兜底保障。通过开展国家教育资助、社会资助和“雨露计划”,对全县兜底保障对象中的在校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兜底保障。三是实施医疗卫生兜底保障。对全县兜底保障贫困对象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四是实施住房兜底保障。全面实施兜底脱贫保障对象住房保障,完成兜底脱贫保障对象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兜底脱贫保障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解决好五保危房户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