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宁二千干部踊跃投入扶贫攻坚主战场
    发布时间:2016-04-26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杨坚 陈志强 陆益平 李日康

    夷江两岸春意浓

    ——新宁县2000干部踊跃投入扶贫攻坚主战场

    尹建国 杨坚 陈志强 陆益平 李日康

    在扶贫队员的指导下金石镇大飘村农民办起的向日葵种植基地.jpg

    在扶贫队员的指导下金石镇大飘村农民办起的向日葵种植基地

      一山山脐橙花开如雪,香飘四野;一畦畦烟苗连阡累陌,翠绿欲滴;一个个新建的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村头、田间到处是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山上、水边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崀山春早,夫夷两岸,一片盎然生机。

      至4月18日,新宁县抽调近2000名干部全部进驻480个行政村(场),进村入户摸底子,问计策,解难题,扎实开展“一进二访”活动和精准扶贫工作。

      科学“定调” 靶向施策

      为政之道,关键在富民;小康之路,重点在脱贫。

      去年来,新宁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强化工作责任,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探索扶贫新思路,创新工作新办法。该县将重点村和非重点村的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工作同部署同安排,整合各种部门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非贫困村的帮扶。对于贫困村,要求每个驻村帮扶单位每年必须投入2万元以上,用于贫困村的项目建设。

      在扶贫措施制定上,实现脱贫招数更精准。重点抓好产业的整体规划和推进,发挥特色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摸清贫困人口分布状况和贫困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南橙北烟、南游北工”扶贫产业发展格局,突出重点抓好旅游、粮食、林业、脐橙、烟叶、中药材、牛鹿等十三大支柱扶贫产业,引导发展铁皮石斛、油茶和茶叶等特色产业。

      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紧紧依靠产业扶贫、产业造血带动贫困人口全面精准脱贫的局面。

      开准“药方” 精准发力

      在千重稻浪中急行,于乡间小道中穿梭,闻百姓之呼声,问发展之计策……新宁县2000名党员干部披星戴月、走村串户,决战在扶贫攻坚主战场,用心、用情、用爱谱写了扶贫帮困的动人乐章。

      基础扶贫扎实推进。2015年,该县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拉动地方财政补助、群众自筹和捆绑部门资金等措施,支持80个贫困村共修建村组及产业基地道路50.2公里,硬化23公里;新建入户公路16公里,硬化6公里;新修水渠26.5千米,维修水渠23千米,维修小Ⅱ型水库2座;硬化山塘18口,新修人畜饮水工程16处,解决饮水困难人数15000余人。在 “百千万”危房改建工程上,去年共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210户,使800多贫困人口通过危房改造脱贫。

      产业扶贫方兴未艾。全年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23万元新扩脐橙2000亩,楠竹低改5000亩,发展烤烟2万亩,发展油茶2000亩,中药材6000亩,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35个,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脱贫。

      智力扶贫多措并举。“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该县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能致富的新型农民。2015年,共培训职高学生1076人,基本上做到培养一人,转移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的。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全年共资助400人,确保贫困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

      旅游扶贫特色鲜明。回龙寺镇双狮村评为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由国家旅游局负责对口帮扶;崀山镇石田村作为省旅游扶贫试点村,已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方案,省扶贫办已下拨扶贫资金100万元用于石田村旅游扶贫开发。通过支持贫困农户参与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来带动他们致富。

      从“笼统式”的共性扶贫到“菜单式”的精准扶贫,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到如今的“精准滴灌”, 新宁县一路砥砺前行。

      帮扶“接对” 拔掉“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该县近2000名扶贫干部纷纷与贫困户“攀穷亲”、“结对子”,帮助困难群众制定脱贫计划,选准发展产业,找准致富路子,改进了干部作风,融洽了干群关系。

      大云村位于新宁县与广西全州县交界之地,属于省级贫困村。4月13日,县委书记秦立军一行风尘仆仆来到大云村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几天的扎实摸底以及与村干部、村民代表的反复讨论,秦立军为村民开出了脱贫“方子”: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红豆杉种植以及杜仲、厚朴、黄柏等药材,在资源上做好脱贫文章。谋定而动。目前,全村群众在干部的带领下,开山挖石,热火朝天。

      巡田乡桂山村3组贫困户蒋录根,家里纳入该村扶贫建档立卡户。帮扶干部驻村后,为其多方协商筹资30万元承包村组荒山800亩,建立中药材厚朴基地。先后又将本村贫困户蒋国文、何隆永、蒋国武等5户吸收进来成立林木种植合作社。现该合作社造林面积近千亩,资产估价近8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脱贫典型。

      “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点对点帮扶贫困村,零距离服务贫困户,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队不撤出。”在今年全县扶贫工作会议上,县长谭精益的话语掷地有声。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崀山脚下,扶夷江畔,扶贫攻坚战犹酣!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