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龚文密:党建作引领 脱贫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党建研究  作者:龚文密

党建作引领 脱贫结硕果

龚文密

  邵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湖南省贫困指数最高的一个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重要指示,坚持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领导全面覆盖,增强了贫困地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了脱贫攻坚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灿烂的党建工作之花,结出了脱贫致富累累硕果。截至2019年底,全市8个贫困县顺利摘帽,10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24万降至2019年底的3.53万。

  一、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战略全局把关定向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就农村脱贫致富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邵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在脱贫工作中注意处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和绝不忽视关乎民生疾苦的小事等之间的关系,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脱贫致富中的巨大优势。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顺应国家发展的大势、遵循脱贫工作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殷切期盼。邵阳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落实党中央要求,坚决紧跟党中央步伐,同时深入贯彻执行省委为落实党中央精神作出的实施意见,使党的决策部署在邵阳得到坚决而又富有创造性的贯彻执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讲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邵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一个也不能少”要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推进脱贫工作中,把困难群众当家人,把脱贫工作当家事,把结对帮扶当家务,把进村入户当家访,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进一步密切和发展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把脱贫攻坚融入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之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脱贫工作中,始终注意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全局、把握全局,深刻把握脱贫工作与国家战略全局中各个局部之间的关联、协调与匹配,更好地服务全局。实践表明,只有把脱贫工作深深熔铸于国家战略全局之中,才能方向不偏、靶心不变、步伐不乱,朝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

  二、加强思想引导,激发脱贫对象内生动力

  变安贫乐道为穷则思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我们大力进行励志教育,提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使他们树立穷则思变思想。隆回县组织1.8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同吃住同劳动同谋划,采取多种形式扶思想、扶观念、扶志气、扶信心,使贫困群众心思热起来、精神振起来、干劲鼓起来、双手动起来。2.1万余名贫困群众主动签名申请脱贫,营造出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氛围。

  变“两眼向上”为自力更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救穷不救懒。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我们改变以往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大力帮助贫困人员认清脱贫致富的真正主体是自己,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既用好用活外部帮扶资源,更把立足点放到自己的力量上。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纷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其中1.9万户走上产业脱贫致富“快车道”。

  变畏难苟安为砥砺前行。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困难和风险更多、更大,对此,各级党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注意帮助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勇气,树立“黄土变金”的信心,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风雨无阻、砥砺前行,一次又一次地“斗罢艰险再出发”。

  变半途而废为奋斗到底。脱贫攻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积许多阶段性的小胜才有最后的大胜。现在虽然到了接近收官之时,但仍不能说大功已经告成。我们大力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克服麻痹松劲情绪,防止半途而废,鼓励大家继续打拼,永久奋斗、源源发力、久久为功。

  三、建好三支队伍,打造能征善战脱贫工作铁军

  建好党员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采取适当集中、小型分散、倡导自学等多种方式和夜校、讲习所等平台,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党章和党的知识,等等。注重加强党员致富本领的培训,注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符合条件的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内来。实行党员和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全市有20万名党员、干部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好干部队伍。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事业特别是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力量。在选拔任用上,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格按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纪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保证选出来的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树牢了选人用人紧扣脱贫攻坚的“风向标”;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重视进行实践体验和现场教学,适当组织外出学习取经,增强他们脱贫攻坚的自觉性和工作能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在带富中勇立潮头、勇挑重担、敢破难关、敢冒风险的,视情况提拔重用,全市把177名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村级年轻干部选拔进了乡镇班子;加强监督执纪,保证贫困村干部不踩红线、不越底线、不碰高压线。

  建好脱贫工作者队伍。全市选派2800多名素质高、有本事、熟悉和热爱农村工作的同志,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者。这支队伍“肩上有沉甸甸的担子,身后有群众眼巴巴的目光”。他们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脱贫攻坚重任,大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有的爬坡过坎,走家串户,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田里;和村“两委”一道,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精准谋划脱贫思路,精准推出脱贫举措;不辞劳苦跑上跑下,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政策、科技力量等多种支持,还向社会各方寻求帮助。为保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各级党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精细管理考核办法和作风建设的若干措施,对他们在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照,使这支队伍心无旁骛,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事业上,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夯实基层基础,构筑坚强有力战斗堡垒

  适度调整组织架构。按照扶贫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加大在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居住集中点等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在产业相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村联建村党组织。组织设置的这一调整,促进了党的工作与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

  建好贫困村党组织班子。班子成员按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程序配备,强调注意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专业特长的合理搭配。支部书记作为班长,由乡镇党委严格把关,切实将其配好配强。按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要求选派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从外部帮扶的重要举措。村党组织的第一书记绝不是“外人”,而是贫困村自身体制中内在的一分子,要按自己的角色定位,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切实履行起“领头雁”的职责。用“弹钢琴”方法,狠抓村党支部各项建设,保证村党支部的硬朗、坚强。

  涵养政治生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使党员干部受到党内生活的陶冶;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让党员干部在亮剑出招、淬火交锋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锤炼党性;出台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攻坚克难干部的容错纠错办法,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使他们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干扶贫事业;对不动手、只动口,不干事、专挑事,打击担当作为者的人给予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坚持惩防并举,以零容忍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严厉打击扶贫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保证脱贫攻坚在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中进行。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发挥好村党组织对脱贫致富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求村党支部走上前台、走到扶贫第一线,履行好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的责任;和村委会密切合作,并把团组织、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等各种力量整合起来,组成一个扶贫开发的“合唱团”,党的组织坚持当好这个合唱团的“总指挥”。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我们坚持用学习教育启发自觉,用健全制度厘清职责,用强化监督传递压力,把全市各级特别是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责任压实压实再压实,对履职尽责、在脱贫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重用,对失职渎职的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为团结率领全市干部群众夺取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提供强有力保证。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邵阳市委书记)

  来源:《党建研究》杂志>>2020年>>第10期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