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邵阳在推进“三化”进程中加速前行
发布时间:2007-11-02   来源:  作者:邵阳记者站

中共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为主体,加速推进邵阳新崛起。历经五年的发展,全市经济在推进“三化”进程中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9.51亿元、比2002年增长5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34亿元,比2002年增长21.9%;第二产业增加值122.44亿元,比2002年增长72.1%;第三产业增加值168.73亿元,比2002年增长61.5%。全市财政总收入25.3亿元,比2002年增长65.1%。这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成功实践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丰硕成果。
  邵阳落后的根源在工业,崛起的希望也在工业,“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有效拉长了制约邵阳经济发展的“短腿”。
  实现邵阳新崛起,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工业成为发展的主要支撑。2003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坚持以改革各级各类公有工商企业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全面打响企业改革的攻坚战,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劳动用工市场化和政府管理法制化。先后出台了18个政策性文件,同时,坚持将企业改革与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和发展战略投资伙伴,采取承债并购、资产出让、破产拍卖、自买重组等方式变更企业资产。2004年,一方面,推进以国有企业改制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坚持一手抓深化,一手抓巩固,逐步缓解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另一方面,坚持从邵阳实际出发,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走有邵阳特色的发展路子。2005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发展工业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第一重点来抓,确定了机械冶金、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造纸、建材、能源等七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大干快上产业项目,并建立了“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2006年,严格按照“改革方案周密稳妥、改制程序依法进行、工作推进深入细致、风险防范及时有效”的要求,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突出抓好资金到位、水电分离、社区衔接、社保接续等后续问题的处理,帮助改制企业排忧解难。湘窖酒业、李文食品、东信棉业、维克液压、资江水电、海纳化工、宝兴科肥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同时,大力发展园区工业。至2006年,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完成投资11.2亿元,入园规模工业企业达159家。
  加快邵阳发展,希望在民营经济,出路在招商引资。2003年,按照全面放开、基础起步、扬长避短、领导带头的思路,在市级实施“100ⅹ1000”计划,即全市力争引进10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各县市区实施“100ⅹ100”计划,即每个县市区力争引进100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并在全市初步形成了领导带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社会推动的招商引资工作局面。2004年以来,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对内加大结构调整,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成功举办温州洽谈会、银企合作洽谈会、邵阳投资洽谈会,组织参加欧洽会、湘洽会、港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实施“精英回流”工程,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至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上升到72%。
  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速度与效益同步提高,国有企业在置换产权后重现生机,一批民营骨干企业快速成长,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工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邵阳作为农业大市,农村稳则基础稳,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引领着传统农业不断实现新跨越。
  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增”目标,以落实政策为前提、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农产品加工为牵引,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一加四工程”,即在调整农业结构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和退耕还林、清洁能源建设、县乡公路建设、中小水利设施管理改革。并筹措13.45亿元资金用于这“四项工程”。同时,出台了6个方面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乳业、松竹、果蔬、药材四大支柱产业。2003年全省退耕还林、沼气建设、水利建设和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都是在邵阳召开的,中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被国家水利部向全国推广。2004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重点抓了“稳、调、加、转”四项工作,即积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加工业,积极兴办加工型企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业农村经济走出了多年低迷徘徊的境地,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05年,在确定猪、乳业、竹林、果蔬、药材六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行“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等运作模式,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2006年,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在抓好100个示范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市委、市政府历来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事来抓,认真落实减负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减负惠农政策,积极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至200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832家,并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公司加基地连农户、专业协会连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推广。全市20多家龙头企业与15万户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劳务经济持续发展,全市累计输出劳务161.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亿元,农民增收门路进一步拓宽,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比上年增长6.1%。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城镇化成为了邵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邵阳市城区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是湘西南人流、物流、资金流集散中心。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坚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树立邵阳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以扩容提质为重点,以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为动力,按照“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的要求和“双百”规模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加快拓城、秀城、融城力度,逐步把中心城区打造成湘西南地区“功能较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2003年,突出扩容,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北一线”基本完成蔡锷路工程建设,“南一片”邵阳火车南站站前开发区完成投资3.15亿元,“东一城”佘湖山新城建设已开始启动。2004年,按照“打开通道、摆开框架,南拓北展、着重新区”的建设思路,抓好城市的扩容提质,动工兴建了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佘湖山生态新城、火车新站站前开发区、江北开发区的路网建设已全面拉开,邵阳大道、邵水四桥、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