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躬耕杏林 大医至诚—记新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吕敬治
    发布时间:2015-06-14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尹建国 李君

    文/图 记者 尹建国 通讯员 李君

    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吕敬治.JPG

    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吕敬治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这是他的人生格言。

      已届不惑之年的他眉宇之间流露着坚定,眸子里闪现出机敏睿智的光彩。他极平凡,又不善言辞,但特别务实。可在病人的眼中,他是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在员工的眼中,他是位务实创新,成绩卓著的好院长。

      在该院他10余次受到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嘉奖并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写论文发表在《中华中医药学》杂志上,2013年7月当选为省农村卫生协会乡镇卫生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他就是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吕敬治。

      “既然选择了学医,就要好好为乡亲们服务视他们为亲人”

      吕敬治,1968年出生于新宁县丰田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庭条件并不好。在那个偏远的山村,由于贫困,缺医少药是常事,乡民们“小病拖,大病等”,“因贫致病,因病返贫”,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一切都让他幼小的心灵深深触动。他暗下决心,发奋学习,考上了湖南中医学院,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他要当一名好医生,要为贫困中的百姓解除病痛。

      1993年结束学业后,年轻的吕敬治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农村,来到了位于新宁县回龙镇的“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谁都知道,回龙镇是新宁县的偏僻镇,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回龙镇距离县城和周边的临县都有50多公里路程,而所谓的“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名副其实乡下医院。吕敬治没有复杂的想法,他只想尽医生的本职,救死扶伤。他这一呆就是20年。20年里,别说他当初留在大城市的同学都发达了,就是在这个乡下医院,人也走了一拨又一拨,没有几个人能耐得住这里的清贫,没有几个人愿意一辈子呆在乡里。但是他边工作,边学习,边请教,业务水平迅速提高,熟练地掌握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并且发挥自己中医药专业的特长,在中医诊治方面也颇有成效,又因服务态度好,成了一名人人称赞的好医生。他常说:“我学医就是想为当地乡亲们好好看病为他们服务,减轻病人们的痛苦,当一名好乡医”。

      “为工作就不要怕吃苦,医院发展壮大了是我最大的幸福”

      由于勤奋努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工作5年后,吕敬治由一名小医生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科主任,又过了3年,他被提拔为医务科长。

      2004年,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合并了回龙镇中心卫生院及它下辖的三个乡卫生院。合并之初,人员复杂,人心不稳,为了能使合并后的工作能平稳过渡,稳步走上正规化,经医院推荐,他被主管局任命为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接管合并后的回龙镇。接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吕敬治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利用自己在基层工作多年的经验和特有的耐心,将一个原本并不景气的乡卫生院打理得井井有条,业务收入翻番,尽情的施展了自己的领导才干和管理水平。

      2010年,原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荣调,吕敬治凭借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良好的口碑,毫无悬念的担任了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人。此时的新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医院规模和人员已经今非昔比,医院的摊子大了,事情就多了,人员多了,就难管理了。要想着几百口子人的工资奖金,又要想着医院的发展,管理这么大一个单位就需要更多的精力了。虽然近几年来,医院的总收入年年攀升,屡获嘉奖,但是,荣誉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保守着以前的成绩原地踏步就是固步自封;一不小心业绩下滑就是毁坏医院的荣誉。吕敬治深深感觉到,必须突破局限,改革创新才有发展和出路。审时度势,结合医院的情况,在接手医院两年后,吕敬治院长果断的做出了让医院升级,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的决定。决定公布后,众说纷纭。有支持的,有反对的。支持者认为,现在医院的规模、建设、设备、人员、技术力量都已经达到二级医院的水平了,再按一级医院的标准去开展工作,就会有许多束缚和制约,根本无法做大做强,只有升级才是符合医院发展的唯一途径。反对者则认为,现在医院已经是医改单位,享受医改政策,旱涝保收,没必要费那么大劲去升级。吕敬治力排众议,阐述升级的意义,号召医院职工齐心协力争取升级成功。为创建符合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手术室、供应室,为添置二级综合医院需要的仪器设备,吕敬治四处奔走,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在软件方面,为培养和二级综合医院技术力量相适应的人才,医院先后派出30多余人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和全员干部职工的努力,二级医院的评审顺利通过,医院正式成为县市级“二级综合医院”。他说:“为工作就不要怕吃苦,医院发展壮大了是我最大的幸福!”

      “忠孝那能两全,我最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

      吕院长以院为家,工作时职工都说他是“拚命三郎”。曾有朋友问他:“你那样为医院劳心费力的,钱没挣下,官没捞着,图个啥?”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的高与低,财富的多与少,而在于社会对你需求的大与小。病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能为他们提供帮助,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吕院长的爱人在县城工作,他工作的医院在乡下,夫妻经常聚少离多。 随着医院事业的发展,吕院长也越来越忙。每个月他只少在医院上班25天以上,很少有呆在家里的时间,而且每次就算是回到家里,他也是累得只想睡觉。妻子也很理解他的工作心疼他的辛苦,从没有埋怨过他,总是让他多点休息。

      2011年的正月初四,家里人打来电话说他父亲病情突然加重可能快不行了,要他快点回去。因春节期间职工都轮流值班,做为领导他更要以身作则不能离岗。初五晚上,他的父亲永远闭上了双眼。当他半夜得到父亲去逝的消息,再也止不住泪如雨下。吕院长对记者说:“父亲千辛万苦养育我培养我,在他老人家临终前都没能陪他为他送终,这是做儿子的不孝。但为了工作,忠孝又那能两全呢?我最愧对的就是自己的家人”。说到动情处,吕院长眼泛泪水。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吕敬治院长是个心细的人,职工哪家出现小矛盾,生活上有什么小困难,都瞒不过他。今年初,李太彬得知刘爱民爱人赋闲在家,就说服上级领导将其聘进收费室收费。王绪清患有严重的光敏性皮炎,久治不愈,李太彬没少帮他四处求医,常常自己掏钱借车把医生请进其家门。单位职工有个红白喜事,李太彬历来都是主动请缨,挑重活累活做,仿佛自己就是他们的家人。李太彬还有个专门记载家庭困难职工的小本本,但凡这些家庭孩子上学、家人生病等,吕院长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为其慷慨解囊,想方设法……在同事们眼里,吕院长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大家说跟着这样的人做事,不出力没理由,不干好便惭愧。

      “治病救人、行善积德”。在与吕院长的交谈中,记者感受他的身上闪耀着独特的人性光辉。近二十年来,吕敬治把青春岁月和真情挚爱都奉献给了家乡这方土地和人民,受到山村百姓的交口称赞,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