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农田院士”朱英国的育种人生
    发布时间:2017-08-29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夏静 尹双红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朱英国院士走了。带着对农田的眷恋,带着对杂交水稻事业的留恋,带着对粮食安全的挂念……

      2017年8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因病逝世,享年78岁。

      8月13日上午,武昌殡仪馆告别仪式大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社会各界500余人在这里送别朱英国。湖北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专家学者来了,同事来了,学生来了……告别仪式还未开始,灵堂里早已站满了人,很多人只能在门口肃立,通过广播聆听院士的生平……

      他为什么能让人们如此惋痛,如此不舍?

      攻克水稻育种难题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1939年11月出生在湖北罗田的朱英国有一个梦想,长大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他一生心系国家粮食安全:“我要更好地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服务。”

      1964年,25岁的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于农业大国最紧迫的课题——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那个时候科研条件差,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多次反复做育种试验。为了加快水稻育种科研进度,朱英国和他的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能生长,在湖北一年只能种一季,大约10年才能出一个品种;海南岛的气候特殊,三五年就能出一个品种,大大节约了科研时间。”朱英国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朱英国和同事终于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培育出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002年,他和团队选育出红莲优6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之后,完成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超级稻珞优8号的选育和利用,获得2013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马协型杂交水稻,是朱英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突破。20世纪80年代,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他和助手余金洪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比周围矮20厘米,不育特点明显。经过3年反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培育成功,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之后,朱英国团队又培育出马协型不育系3个。

      课堂放在稻田里

      “做水稻育种就是要不断下田实践,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选出好种子来。”这是朱英国写下的科研心得。

      朱英国特别注重深入实地观察指导,在育种基地,不管炎炎烈日,不管泥水多深,都要坚持下田做实验,亲自指导对水稻的观察,避免认识粗浅。

      “入学前,先下田。”这是朱英国招收研究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生9月才报到,但在入学前,都会跟着教授下田做实验。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学生们还会到鄂州实验基地实习。

      “研究生第一堂课就是在田里上的。”胡骏是朱英国的研究生,只要是朱老师的研究生,都会有这样的上课经历。“研究生入学第一堂课都必须来到育种稻田现场,要求学生到田里看看水稻样子,分析长势。”

      杨代常是朱英国的得意门生,他是朱英国在“稻田里”发现的。1975年,在湖北省沔阳县进行杂交水稻种植推广培训时,朱英国发现20岁的小伙子、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杨代常对水稻种植有浓厚的兴趣,有一股子拼劲,是个难得的好苗子。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鼓励和帮助下,杨代常考上了武汉大学。后来,杨代常又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他出国留学又回到母校,跟随恩师,追逐“水稻之梦”。

      农业科研常常与“苦、累、脏”联系在一起,朱英国常鼓励学生:“敬业精神很重要,生活苦点没关系,精神不能垮。”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又一批怀揣农学研究梦想的青年学子,将汗水洒在稻穗上,把足迹印在田地间。

      走出国门 香飘天下

      朱英国认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他的梦想是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让饥饿远离中国,造福世界人民。他一直坚持“高产、优质、广适、高效”的标准,既要保证大面积高产,还要兼顾碾米、食味、营养、卫生、储藏等品质;除了抗虫抗病性强,还要适应我国的气候环境,甚至要适应东南亚等国外环境。

      “马协型”和“红莲型”杂交水稻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红莲”家族中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在几十年间陆续诞生。

      “红莲型”“珞优8号”被认定为超级稻,连续8年都是湖北主推品种,连续5年是长江流域主推品种。2014年,这个品种的试种区域已经拓展到中南五省,种植面积2136万亩,增产稻谷10.68亿公斤,获得直接经济效益6.292亿元人民币,为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42.71亿元。如今,“红莲型”杂交稻种子出口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累计约3亿斤,并开始在非洲育种,不仅惠及5亿中国农民,还走出国门,香飘天下。

      难能可贵的是,“珞优8号”还是优质稻,达到国家二级水稻优质米标准。“目前我国超级稻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的非常少。”朱英国自豪地说。

      从大别山走到珞珈山,从珞珈山走向五指山;从学生成为教授,再从教授成为院士,他朴实、执着的“水稻育种人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评论】让我们记住这批“农田院士”

      尹双红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从事科研的半个世纪里,他脚步不停地穿梭于海南、广西、湖北三地,追逐着育种的春天,风雨无阻地出没在田间地头,为稻苗除虫灭害,被誉为“农田院士”。田间的稻谷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他在田间躬耕的身影。这个身影代表的是每一位为中国人民吃饱、吃好、吃得安全而殚精竭虑的农业科技人员。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从事科研55年,率先在小麦领域实现了突破,培养出的“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作为第一个发现杂交水稻优势的人,他并没有止步于这一发现,而是不断攻克着新的难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个阶段都站在前列,引领方向。

      1994年,《世界观察》杂志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作者莱斯特·布朗用长达141页的篇幅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也将急剧增长,而中国的粮食生产却不能同步增加,中国将无法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陷入“粮荒”。

      从世界担忧“谁来养活中国”,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取得巨大成果,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到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中国在粮食增产上迈出了跨越性的步伐。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国家的一大步,是人民的无数小进步构成的。每一粒粮食产出的背后都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前赴后继,躬耕于农田,为科技兴农献出了毕生心血。朱英国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缩影。扎根田间,反复试验筛选优质样本,亲力亲为培育幼苗,日日仔细观察,细心呵护……“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是无数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特质,也是对他们的最好写照。

      生长在新时代,人们已经几无饱腹之忧,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朱英国离开了,但是他为中国培养了红莲、马协等优良品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农学家,广大农业工作者们,必须传承其精神,继承其衣钵,接过科技兴农的接力棒,奋斗在农业的第一线,致力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田野间的农民,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提供最坚实的温饱保障。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29日 04版)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