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崇山峻岭筑“天路”——武冈机场建设纪实之三
    发布时间:2017-06-28   来源:湖南日报  记者:陈程 蒋剑平 戴勤 肖祖华 尹建国

    崇山峻岭筑“天路”

    ——邵阳武冈机场建设纪实之三

    陈程 蒋剑平 戴勤 肖祖华 尹建国

    图片1.png

    邵阳武冈机场    尹建国/摄

      千年古城武冈北郊,群山拱卫中,一座坐落在大山之上的现代化机场横空出世。“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的邵阳,从此拥有了一条助力跨越发展的“天路”。

      作为我省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机场,邵阳武冈机场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种种难题,不到两年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飞行验收,创造了“武冈机场速度”,并且做到了质量优、投资省,被国家有关部门称赞为“是我国支线机场建设的一个奇迹”。

      迎难而上加油干

      2017年3月28日,令邵阳人民激动的时刻来临了!8时18分,万众瞩目中,一架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A320客机穿云而来,稳稳降落在邵阳武冈机场;9时42分,客机滑出跑道,凌空而起,一飞冲天……

      试飞获得成功!邵阳的“天路”终于打开了!人们欢呼雀跃之际,“苦尽甘来”的机场建设者们更是心潮起伏,有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原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邵阳武冈机场建设协调指挥部指挥长王长忠向记者介绍,机场土石方多、填方高,长5公里、宽3公里的机场场址全部是石灰岩丘陵台地,石土比高达9:1,这在我国民用机场建设中是绝无仅有的。

      巨大的挑战摆在机场建设者们面前。“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迎难而上加油干!”王长忠说。

      经过面向全国公开招标,30家实力强、信誉好的施工单位点齐“兵马”,陆续汇聚武冈。

      2015年6月,武冈机场全面开工建设。

      “从来都没见过那么大的场面,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车。机器的轰鸣声、炸石的爆破声,几里外都听得震天响。”机场附近村民舒振林回忆说。

      石灰岩硬度高,爆破难度大。施工人员就打深孔作业,最深的炮孔达到2米左右。天公也不作美,雨水多。2015年11月,已是秋季,30天中居然有16天下雨,造成炸药装填十分困难。于是,施工人员打好炮眼先用布堵塞炮口,防止雨水浸入,雨一停马上抢抓时间填充炸药实施爆破。在土石方施工高峰期的3个月里,日消耗炸药达70吨。

      挖方难,填方更难。机场西侧最大填筑高度达66.7米的罗家岭高填方边坡,是整个机场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长400多米,边坡面积近2万平方米,需填方65万方。这里原来是一处悬崖,附近就是村庄,如填方不当,极易引起变形甚至滑坡。而且便道陡峭且窄小,施工车辆行驶十分困难。

      为保障罗家岭高填方边坡高效施工、安全施工,王长忠等指挥部领导多次来到施工现场解决疑难问题,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更改了5处施工方案。这里的施工单位北京蓝天建设有限公司,是一支敢啃“硬骨头”的建设劲旅,为了加快进度,他们组织了充足的人力和设施,采取分层摊铺、强化冲碾来作业,同时分设上下施工便道方便车辆运输、设置泛光照明灯进行昼夜施工等,终于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北京蓝天建设有限公司邵阳武冈机场项目部项目经理欧阳劼告诉笔者,由于施工强度大,运输车辆损耗很大,平均每台车每月更换轮胎的花费就达2万多元。

      就这样,施工单位抢晴天、斗雨天,以最快的节奏推进项目建设。到2016年2月底,机场土石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共削平37个山头,处理大小溶洞11个,土石方总量达1500万立方米,是衡阳机场的4倍多。

      紧接着,在机场跑道、航站楼等项目施工上,也打了一个个漂亮仗。今年4月,机场按批复的规模和内容完成建设,并顺利通过民航专业验收。

      “这条‘天路’终于建成了,再苦再累再委屈也值得。”邵阳武冈机场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项目建设分管负责人李金松的这句话,表达了所有武冈机场建设者的心声。几年来,他们在工地“安营扎寨”,一心扑在机场建设上,忙得顾不上家。李金松是新宁县人,虽然离家只有50多公里,可一个月他都难得回家一次。入冬天气转寒,他没有时间回家拿御寒的衣服,贴心的妻子就帮他一一清理好,通过快递寄给他。

      科学施策创奇迹

      仅用了13个月完成从预可研到通过国家立项的所有工作、不到20天完成了场内2200多亩用地征收……一路走来,邵阳武冈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机场建设,又在不断延续新的奇迹。

      邵阳武冈机场位于武冈市城郊,定位为开通民用定期航班的国内旅游支线机场。机场总投资9.6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航站楼、1条长2600米的跑道、4个C类机位的站坪以及业务办公用房、消防、供电、供水、道路等辅助设施和配套公用设施。

      武冈机场是邵阳的形象和窗口。在机场建设中,指挥部和施工方坚持科学施策、博采众长,着力打造一个有特色的一流支线机场。

      除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等规章制度外,指挥部制定实施了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工程缺陷清单制度、黄牌警告制度、工程会商制度等创新做法,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创新施工工艺,强力推进工程进度。

      机场建设中,变“废”为“宝”的创新做法广获点赞。

      场址石多土少,指挥部和施工队寻思石头能不能就地取材。经测定,石头的硬度符合机场建设的要求。于是施工队就地建设碎石场,共碎砂石12万方用于跑道建设;同时在平整山头时,将所有泥土收集到一起,单独装车,运到指定的地方堆积起来,待场地平整好后再回填在需要用土的地方。

      来到机场参观的人们,目光都会被航站楼附近的一座高大的“假山”吸引,这“假山”怪石嶙峋,造型美观。其实这是一座真的石山,施工时指挥部的领导建议保留下来,作为一处景观。据介绍,要人工做一处这样的景观,至少要花费几百万元。

      此外,在武冈机场建设阶段,邵阳市就与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联系洽谈机场托管事宜。2014年12月,机场还未开建,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进驻武冈机场,指导、帮助项目建设,首创建设与通航同步推进的“邵阳模式”,避免了建设走弯路,加快了建设和通航进度。

      通过科学组织施工,武冈机场不到两年就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而且交出了“零死亡”成绩单,成为全国推进速度最快、花费时间最短的支线机场建设项目。

      精益求精塑精品

      邵阳武冈机场项目是邵阳市“一号工程”。“‘一号工程’必须推行一流管理、建出一流水准。”早在机场开工之初,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明确要求。

      邵阳武冈机场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管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每一个工作点”的“四个一”管理方法。只要机场施工,指挥部工作人员都和监理人员一起起早贪黑坚守在施工现场,仔细监督每一道工序。同时,实行一日一会商、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制度,对发现问题的限期整改。

      “工地上最多的时候有22支施工队、200多辆工程车、1200余人同时奋战,雨天泥泞满地,晴天尘沙遮天。”李金松感慨地说,如此宏大的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派上大用场,不仅实现各个环节忙而不乱,而且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好控制。

      机场跑道施工中,指挥部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到周边所有的大砂场实地考察,取回7组样本进行检测,都距标准有些差距。为了确保质量,最后决定,舍近求远从洞庭湖购买了2.8万吨高质量的湖砂。经检验,跑道混凝土强度检测值超出设计要求值近60%。

      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资金管理上。作为欠发达地区,机场建设资金来之不易,其中有4亿元由邵阳市各县(市、区)筹措而来。指挥部精打细算,严格实行财务集体会审制度,对所有工程项目实行公开招标,还设立现场跟踪审计组,对机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实现全过程、无死角跟踪审计监督,想方设法把每一分钱真正用在刀刃上。

      机场还尽可能使用最先进的工艺和设施,提高机场品质。据悉,武冈机场建成了全国首个粗缝跑道,更利于飞机降落。还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跑道灯光照明系统,提高了夜间降落、起飞的准确性。

      邵阳武冈机场项目连续2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

      精益求精塑出精品。今年3月,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省机场管理局局长李军率队来到邵阳调研武冈机场建设,调研中他说:“邵阳武冈机场建设速度快、质量优、环境美,是湖南支线机场建设的优秀典范。”

      如今,机场建设尘埃落定,820万邵阳人民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现实。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邵阳将“准时起飞,告别贫瘠,飞向富饶;准时起飞,告别昨天,飞向未来”。

      (来源:湖南日报)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