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试析歌曲《生命至上》中的旋律亮点
    发布时间:2024-02-22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杨瑞庆

    精心谱曲 真诚述说 ——试析歌曲《生命至上》中的旋律亮点

      ·杨瑞庆·

      在最近的网络上,一首由杨文国作词、刘乐权作曲、张映龙演唱的反邪教主题歌曲《生命至上》一经发布,就立即传遍全网,并深受广大网友的青睐。

      任何感人至深的作品,都会存在不同凡响的创作亮点。《生命至上》弘扬了崇尚科学、敬畏生命、珍惜美好、喜迎未来的主题,字里行间充满着循循劝导、谆谆告诫的情感气息,在旋律谱写上做到了“精心”,情绪抒发上做到了“真诚”,成为一首撼人耳膜、直抵人心的好歌。

      一、精心地设计结构

      只要是吸引眼球的歌曲,其旋律轮廓总是具有与众不同的结构。有经验的作曲者拿到歌词后,都不会是信口溜曲、随手创作的,总会反复吟读歌词,分析歌词,从中获得能够设计出独特结构的创作灵感。

      因为这是一首必须贴近大众心灵的宣传歌曲,所以歌曲结构必须简洁清晰;因为这是一首准备发布于线上的网络歌曲,存在着好感就喜爱、好唱就传播的流行需求,所以歌曲结构必须短小精悍。对于这首前6句后4句的10句型歌词,无疑,可以词曲同步地设计成平易近人的AB两段体的结构。再细看歌词,B段是4句基本等长的歌词,可以谱成四句型的方整乐段。这首歌曲的谱曲难点在于A段有着较难驾驭的6句歌词,同时,也为富有才华的作曲者提供了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如果一旦将这个乐段设计得别出心裁,就会独领风骚地引人入胜。

      因为这是一首需要娓娓表述的劝导歌曲,因此歌词不宜合并排列。可能作曲者发现A段中的6句歌词中有两个句号位置,可判断为4+2的两个层次,就可以写成词曲同步的两个小乐段,这样就变得轻而易举的了。为了谱出新意,作者起始时就精心地谱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构——前4乐句的方整乐段设计得既有起承转合底蕴(第三乐句停留在不稳定的羽音上),又有复合乐段底蕴(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的起始小节完全相同),而且前三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音调又有保头变尾的特点,因此特点贯穿,形象鲜明。前四句中最闪烁的亮点是第四乐句采用了一反常态的前休格,并且停留在半终止属音上,企求继续向前发展。

      统一中追求对比是旋律发展的硬道理。那么,紧接A1段的两句歌词应该如何对比呢?这是考验作曲者是否具有娴熟技法的棘手难题。如果处理成词曲同步的两句型乐段,可能会产生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的弊端。又经过了作曲者的精心筹划,决定在运用两句型乐段的基础上,通过两次重复“盈满了”的歌词,并扩充了两小节旋律,就完成这个不落俗套的A2新型乐段。为了与A1乐段的终止句形成统一感,又使A2乐段产生圆满终止感,不但将最后乐句采用前休格设计,而且扩充了一小节长度,形成了A段具有四拍之长终止音的稳定的全终止式。

      这样,A段的结构中包含了从半终止到全终止的两个小乐段,即使B段4句歌词写成了常见的起承转合结构,由于三个终止句都采用了前休格,顿使这首歌曲在对比中有统一,在程式中有创新,设计成一首鲜为人见的复(A1+ A2)两段体结构,符合了喜欢追新求新的大众心理,做到一见钟情、一听入心。

      二、精心地处理节奏

      人说节奏是歌曲作品的骨骼。所谓节奏,就是经过有序排列起来的长短不一的音点组合形态,可涉及节拍、拍子、句格等写作元素。上节已介绍的强起格乐句(顶板句)、前休格乐句(闪板句),还有弱起格乐句(抢板句)也属于节奏范畴。如是强健的劲歌则需有阳刚的节奏与之共振,如是优美的柔歌则需有悠缓的节奏与之协调。因为《生命至上》是一首劝人改邪归正的柔歌,需要和风细雨般的述说氛围,当然需要将节奏处理得和顺平稳的为宜。只要浏览歌谱,通篇很少运用切分音,很少运用附点音,大多是“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拍”和“一个八分音符紧接两个十六分音符组成一拍”的节奏形式存在。这种节奏组合的特点是前后半拍可获得均分平衡的乐感,所以,容易走近听众心灵,增强作品感染力。

      这首歌曲以方整的强起格乐句为主,由于点缀了少量的富有对比性的前休格乐句,而完成了平中出奇真诚的表达方式(如用花里胡哨的摇滚节奏去述说,就可能会产生让听众敬而远之的后果)。这首歌曲中的三个乐段(包括A段中的两个小乐段)大多采用顶板性质的强起格乐句,只在三个乐段的最后乐句才采用了闪板性质的前休格乐句,就产生了生动的节奏对比特点。这首歌曲中的闪板节奏(即乐句中前半拍休止起始的节奏)是该作品中的一大旋律亮点,不但在三个终止乐句的起首出现了三次,而且还在“盈满了”两个乐汇中出现了两次,所以,这两小节扩充的旋律在整首歌曲中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从乐句整体去审视节奏的话,这首歌曲的乐句基本都是四拍子两小节长的规整节奏,但是,存在着两类不同结构的节奏形态:一种是第一小节是节奏点密集形态,然后紧接第二小节四拍长音的连贯性结构形态;一种是第一小节是前紧后松的节奏形态,然后紧接第二小节重复(或变化重复)第一小节节奏的分列性结构形态。由于演唱连贯性乐句节奏的气息比较悠缓,演唱分列性乐句节奏的气息比较紧凑,如果两种乐句节奏形态交替出现,就会获得节奏方面的明显对比。作曲者就是利用这种不同乐句结构会产生不同情感特点的对比功能,在歌曲中交替运用,会因乐句节奏变化而使表情跟着变化。歌曲起始的三个乐句和三个乐段的终止乐句都是一气呵成的连贯性结构,其它乐句都由两个前紧后松的一小节乐汇(有的尾音为二分音符,有的尾音为附点四分音符)组成,形成了1+1的分列性结构,存在着节奏一紧一松再一紧一松的气息转换状态,所以这首歌曲的节奏处理得张弛有度,听之舒服,唱之轻松,能真诚地为听者述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还有,A段两个小乐段的节奏处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小乐段是以两小节为一个节奏单位而铺陈,第二小乐段是以一小节为一个节奏单位而铺陈(除终止乐句外),到了B段又以两节为一个节奏单位而铺陈,这个既简单又实用的节奏对比手法,只有居高临下的高明作曲者才会运用,可谓是匠心独运的一个亮点。

      三、精心地编织音调

      旋法是歌曲的灵魂,歌曲好听还是不好听,全在于能够巧妙地编织音调。因为这首歌曲需要打动人心,所以,作曲者基本采用了流畅上口的五声音阶运作出富有歌谣特点的通俗音调。前三乐句为首尾低中间高的拱形旋法,奠定了歌曲具有优美的歌唱性,不但三个乐句的句末长音不同,而且前两乐句第一小节的紧凑旋法也有同中有变的编织:第一乐句第一小节第一拍的低音556,旋法,到了第二乐句第一节第一拍变成了低音656旋法;第一乐句第一小节第三拍335旋法,到了第二乐句第一小节第三拍变成了356旋法,这些微妙的旋法变化增加了演唱的情趣,可谓在运筹帷幄中的精心设计。

      纵观前4小节的音调,其中63的四度下行旋法出现了两次,成了歌曲中的核心旋法。然后,作者就抓住核心旋法不放而进行了强化运用:一种是63级进上行成为635旋法(五声音阶中小三度也被看作级进),一种是63级进下行成为632旋法。这两个旋法不但在A1乐段中分别出现,而且在A2乐段扩充的“隐瞒了”音调继续再现了635和632的旋法。这样的编织不但使歌曲素材运用节约,而且还使核心旋法更加深入人心。最见作曲者精心编织的理性功力是,这首歌曲AB乐段的两个终止式都是从2通过加花进入低音6后再进入终止音1的形态,其实都是核心旋法635的下五度移位,真是旋法严谨,韵味统一,令人叹服。

      虽然这首歌曲主要采用五声音阶来设计,但是,作曲者为了增加音调的色彩变化而没有排斥偏音的运用。当旋律进入B段需要更加强烈对比的时候,作曲者两次采用变宫7音,由于不同用法而产生了不同功能——第一次以短时值出现在第一小节的弱位上,作为小二度经过音而使进入高音区的旋律变得更加委婉;第二次出现7音后1音不再出现,其实变成了在属调上进行的“53231”移宫转调的旋律,顿时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紧接着的两个乐句中出现了两次前倚音,第一次是用5音下行装饰3音,第二次用清角4音上行装饰5音,为的是使咬字更加柔美,运腔更加圆润。这样,这首歌曲中除了运用五声音阶外,也用到了7、4两个偏音,可见作曲者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总是在精心设计、细腻处理。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大致分析,感觉到作曲者确实是在精心地谱曲,无论在结构设计、节奏处理上,还是音调编织上,都在进行着精益求精的创设,最终成为一首达到了精致境界的精品。这首歌曲既朴实无华,又精彩绝伦,一经亮相,就迎来了满堂喝彩。

      (杨瑞庆: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江苏省昆山市文化馆研究馆员)


    一审:陆益平,二审:曾佰龙,三审:邹丽娜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