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7月27日讯(通讯员 罗嫚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邵东市样板河景色美不胜收。“现在河深了、水清了,就像多年以前的样子,只是河岸、大坝比以前更漂亮了!”资江水系邵水支流的上游周官桥镇黄渡村村民李国富住在河边几十年,看着河道整治后的变化,现年67岁的他好像又记起了家门口河流多年以前的样子。与邵东市城区相连接的邵水河周官桥段,在周官桥镇境内长约11公里,因两岸住户多、养殖多、违建多等原因,这条河曾是当地水环境整治方面的一个“硬伤”,沿河群众对改善水环境有着强烈的愿望。
河道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保护好每一条河道,留住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底色,既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也是民众的期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邵东市委、市政府以对群众、对生态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样板河”打造作为整改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的一项举措,在示范引领河道环境高质量治理的同时,还百姓一个洁净的河道,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自河长制实施以来,该市以贯彻落实“河长制”为抓手,清理各类违建和养殖,通过疏浚淤泥、护岸加固,着力建设“样板河”,还河道以清秀面貌。
在资江水系邵水支流的上游牛马司段,两侧生态护坡上种满了姹紫嫣红的护岸植物,清澈的河水蜿蜒流过,一群白鹭在河岸两旁休憩,偶尔掠过水面觅食。远处的田园,郁郁葱葱,像是一幅风景旖旎的绿色画卷。每天下午六点多,人气慢慢聚集到河道,周边村民都会到河畔乘凉、锻炼、散步,一天来来往往有五六百人。“经过整治,这里的环境改头换面,不仅白鹭多了,周边村民也爱来。”70多岁的刘老伯感慨道。
自邵东市开展样板河建设,各乡镇开始了各具特色的“整治之路”。廉桥镇结合正在推进的改水改厕工作和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从源头减少污水与垃圾排放量,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流泽镇徐家冲水库21个非法养鱼的围堰全部拆除,魏家桥镇深入开展地笼网打捞专项整治行动……样板河建设是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的有力举措,为建设水清、河畅、岸绿的生态水网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