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武冈市实现人口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9-09-09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仇中元 刘光辉 柳月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9月9日讯(仇中元 刘光辉 柳月)“我们是十年九旱,人畜饮水都是靠天上下雨。现在新建的自来水厂给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再也不愁没水呷了。”武冈市秦桥镇高原村马代安看着安装好的自来水高兴的说。

  近年来,武冈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突出问题,把人安饮水巩固提升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精准对标,聚力推进,实现人安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

  紧扣一个“准”,立足市情“大规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嘱托,把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作为全民奔小康的基础工程,立足市情,精准对标,全域规划建设。一是现状把握“准”。该市地处湘西南,辖18个乡镇(街道),总人口84.5万,部分乡镇处于衡邵干旱走廊,“十三五”前,通过实施“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约3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但县域内山丘区地貌特征明显,水资源分配不均,山区地下水矿物质成份复杂,是结石等疾病高发区,特别是东部地区资源贫乏,缺水严重,一些群众的饮水安全持续性未得到很好保障,群众对更高质量的饮水保障充满期待。针对这些情况,武冈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决定全力推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二是政策对标“准”。对标《湖南省贫困退出验收细则(试行)》(湘扶发[2016]8号)文件 “安全饮水,即100%农户通过自来水、打井、饮用山泉水等方式有效解决安全饮水问题,25户(含)以上自然村寨或小组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的贫困退出标准,该市组织力量历时3个月,对全市饮水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编制完成全市取水源(点)标注图,并完成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保障工作台账,做到安全饮水“不漏一户,不掉一人”。三是分类规划“准”。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规模定方案、以方案定设计”和“城乡一体、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原则,编制出台《武冈市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实施方案》。以威溪水库等4个大水源为支撑,扩建或新建水厂,实现区域规模化供水;以原有的39个自来水厂为基础,实施提质改造和管网延伸工程,实现覆盖196个村;以小型供水工程、打井或建水池等为抓手,在边远偏僻山寨、村民小组按需建尽建的原则实施建设,确保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全覆盖。

  坚持一个“实”,聚力民生“大建设”。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始终把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作为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聚力推进实施。一是调度推进“实”。成立了高规格的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指挥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全面工作。并建立常态化调度推进机制,市委坚持每季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市长每月一调度、常务副指挥长每周一调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班子专门抓”的工作格局。二是责任传导“实”。先后制定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工程打井、水池、水井建设奖补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项目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分期分批挂图作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扎实履职的工作格局。同时,采取督查、排名、通报、约谈和问责等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保障工作落实。三是资金投入“实”。2014-2019年,通过整合使用上级专项资金27732.11万元,共实施行业扶贫安全饮水项目982个,其中管网延伸51处、单村联村工程72处、水井水池工程820处、对原有水厂完善配套相关设施提质改造39处。目前,PPP项目到位融资近3亿元,4个大水厂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到2020年,我市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5%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

  突出一个“好”,实现群众“大受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武冈市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了项目实施模式好、建管质量好、社会反响好的可喜局面。一是实施模式“好”。通过实施水池水井、单村联村和大水厂、大管网建设等分类规划建设,既可先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又可更快实现巩固提升。不论是高山缺水地区还是水源水质较差地区,均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特别是在全省率先提出并采用“BOT+ROT”的PPP模式,成功引进社会资本融资7.99亿元,组建成立湘水水务公司(我市占股25%,社会资本占股75%),政府每年只需投入5000万元,就成功撬动总计近8亿元的大项目。二是建管质量“好”。湘水水务公司集投资、建设、管理于一体,建管运营专业化程度高,有效保障了建设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对全市供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减少了供水漏损率、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杜绝了不经处理直接供水、确保了供水质达标,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同时,智慧水务”的引进运行,为群众提供了便捷地服务。三是社会反响“好”。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水池水井,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提质改造一批小水厂,供水质量大幅提升;成功实施PPP模式运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效减轻财政压力,加速解决了脱贫攻坚安全饮水保障的可持续性问题,满足了群众对高品质饮水的需求;赢得了群众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良好局面。

  几年来,武冈市依靠大水源、建设大水厂、铺设大管网、推动大建设,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群众大受益,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