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东风洒雨露 会入天地春—新邵教育扶贫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9-08-28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王向斌 李书平

  【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

东风洒雨露 会入天地春

——新邵县教育扶贫工作综述

王向斌   李书平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近几年来,新邵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攻坚克难,稳步推进,不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突出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成功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教育扶贫之路,让教育的雨露洒落在全县每一个角落,让扶贫的阳光温暖每一名贫困学子。

  新邵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8所,其中公办学校314所,民办学校4所;共有在编在岗教职工5583人;共有县内在校学生95971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925人。共有学前教育机构246个,在园幼儿17697人,其中建档立卡等贫困幼儿2657人。2014-2019年全县共落实国家政策补助资金发放57748.18129万元,惠及学生151.3746万余人次。

  多措并举 久久为功

  新邵县把教育扶贫摆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来抓,多措并举、多轮驱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广发宣传发动、狠抓责任落实、精准帮扶资助,确保政策宣传全覆盖、数据精准全覆盖、帮扶措施全覆盖、扶智措施全覆盖,强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揽子”帮扶体系,让贫困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统一思想,强化组织领导。组织管理有力度。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县长金艳任组长,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碧泉任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度建设有强度。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制订了一系列实施文件,确保教育扶贫工作稳步推进;责任落实有深度。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社区)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切实压紧压实责任;县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教育扶贫和教师结对帮扶执纪问责的规定》,明确各乡镇教育督管办负责人和中小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学校相关校务成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责任分工明确,做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宣传造势,做到政策到户。政策宣讲科学严密。编制了《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并发放给贫困户人手一本;每年组织召开大小专题会议10余次。通过会议,宣讲政策,开展培训;对政策宣传进行了不定期督查。学校宣传广泛深入。通过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评选优秀“小宣传员”、教师大家访等活动,采取网络宣传、电子显示屏、发放明白卡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教育精准扶贫和学生各类资助政策,让教育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入户宣讲直观细致。通过结对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张贴了扶贫政策挂图和政策入户挂历,上门详细解读了政策,做到了政策宣讲全覆盖。

  压实责任,强化控辍保学。全面摸清辍学底子。开展“千名教师进万家”行动,所有班主任、教师进村居、访家庭、拉家常,做好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和辍学调查摸底工作;全面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劝学。2019年春季开学成功劝返116人,实现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全面保障特殊学生受教权益。加大特殊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关爱特殊教育学生,做到让每个特殊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精准资助,落实资金发放。资助对象底子明。县教育局坚持每学期组织1—2次贫困学生的摸底,并适时和县扶贫办进行数据对接。通过学籍系统、公安户籍系统、民政资助系统进行比对,对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比对核实,做到贫困学生一个不落登记到位;发放程序管理严。严格按规定进行审核报批,发放数据实行县教育局与学校复核“两上两下”,再分别发放到学生资助卡、惠农一卡通和扶贫补贴明白卡;资助资金到位准。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等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应资助的全资助,全面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育资助全覆盖。2014年资助7092.326万元惠及174531人次,2015年、2016年、2017年逐年增加,2018年资助13527.5029万元惠及417370人次,2019年到目前为止发放资助经费5995.314201万元惠及195727人次。

  春风化雨 桃李芳菲

  扶贫先扶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新邵县不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全力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真正使农村校园“美”起来、学校信息化“智”起来、教育质量“高”起来、教师素质“强”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力开展精准帮扶行动,贫困家庭负担明显降低。贫困学生资助全面覆盖。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贫困人口就业全面扶助。通过各种渠道完成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728人,全县已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有34789人,稳定就业33012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全面加强。全县现有大小留守儿童之家196个,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习、生活环境。2019年,各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认真开展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水平。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对小塘镇言栗小学留守儿童等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

  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努力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全县共有学前教育机构246个,其中普惠性幼儿园47所,省级骨干民办幼儿园1所,市示范幼儿园6所。2018以来蓝天国际幼儿园、启智等民办幼儿教育机构新增投资总额近5000万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3.2%、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大力推进基础工程建设。投入1.2亿元,建设新邵县芙蓉学校。引进东谷实业投资8.42亿元新建一所12年制的民办学校。争取各级危改、薄改、合格学校建设资金12953万元,启动义务教育危改、薄弱学校改造和合格学校建设项目137个,共新建校舍面积43215平方米,改造校舍13271平方米,到2018年底全县已创建合格学校241所,有效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边远艰苦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557套,有效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让教师真正能“引得进、留得住、教得好”。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2014年来,共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建成各类标准化理科实验室310多间、多媒体教室(班班通终端)1480间,配备电脑2100多台,并为200余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备了基本的信息化设备、教学仪器及音体美等设备;教育扶贫工程—新邵教育城域网及“两平台”项目已基本建成并开始试运行。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与应用将有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广先进教学理念和课改成功经验。建立县域课改实验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竞赛、教坛新秀教学比武等活动,获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奖励12个,41个课题获得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立项,中考总分合格率和全科一次性合格率、总平均分、各学科平均分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抓实常规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全县已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2所,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8.8%,已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和科技创新等教育特色。2019年,2000余人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县教育局获国家、省、市级优秀组织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有效提升。全面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教辅资料“五限”要求,实施阳光招生,严格控制大班额。大力促进特殊教育发展。全县共有6-15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有846人,其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74人,随班就读636人,送教上门136人,入学率100%。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核心素养明显提升。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今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招生220人,其中48人面向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健全教师补充机制。每年补充教师近400人,今年补充教师达391人; 面向社会招聘农村教师196人,招聘省特岗教师90人,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毕业分配72人;完成乡镇间教师流动246人,更加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向农村学校倾斜,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中级增加5%,高级增加3%。每年共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400名(农村教师占比90%以上)、“最可爱的乡村教师”15名。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推荐评审活动,共评选出县级骨干教师64人,加快了骨干教师成长步伐。大力提高教师待遇,根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大力完善职业教育机制,脱贫造血功能明显增强。实施新邵职中提质改造工程,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实施特色专业体系建设计划,开设汽修、电商等服务类专业。发挥县职教中心职能,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共开展贫困户实用技术等培训36000人次,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596人次。全面实施“雨露计划”,对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做到应补尽补。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