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武冈国土局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18-11-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马钟玲 柳月 肖鸣学 刘平利

图片1_看图王.jpg

图片2_看图王.jpg

图片3_看图王.jpg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11月16日讯(马钟玲 柳月 肖鸣学 刘平利)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近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细做实每件民生实事。目前,该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申报累计已达百余项,包括国土、交通、水利、人社、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电力、养老、环保等各个行业。

  武冈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属丘陵地区,耕地面积约4.9万公顷。以前由于资金不足对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大,田间道路布局少,沟渠排灌不畅,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农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冈市国土资源局向上级争取立项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共32个,总投资达3.27亿元,总建设规模20.05万亩,涉及湾头桥、邓家铺、双牌、水浸坪、秦桥、稠树塘、荆竹、马坪、龙溪、司马冲、文坪、邓元泰、水西门、辕门口、迎春亭等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共200余个行政村,共完成土地平整3300亩、灌排水渠518公里、田间道路323公里、整修山塘61座、农田防护坎23公里、机耕桥30座,人行桥9000座、涵管2000处及其他农业灌溉附属工程。

  项目建成后,发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沟渠、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大幅度得到改善,生产方式从以前的肩挑背驮、牛耕犁耙的传统耕种模式,向现在的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转变,耕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二是推动了土地流转。实现田块规划棋盘化、水流排灌自如化、生产运输机械化、耕作管理流水化,达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标准,企业愿意承包经营,农户愿意土地流转,实现了互利双赢局面。三是提高了土地效能。项目区土地流转后,经营户为追求最大利益化,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生产规模投入,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基本恢复了项目区两季或三季耕作,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亩均产量。四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土地流入方,开展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成农户+基地+公司,全面更新生产经营方式,农副产品综合利用,产品档次得到大幅提升,每年农民经济收入较原来成倍增长,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