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耄耋老人陈贻宝八年心血凝聚《崀山民俗风情录》
发布时间:2018-10-08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颜克明 陆益平

封面_看图王(1).jpg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10月8日讯(通讯员 颜克明 记者 陆益平)十一国庆期间,今年80岁的陈贻宝老人专程给崀山管理局送来了一件特殊礼物——一整箱凝聚了他八年心血的《崀山民俗风情录》书籍。老人希望借助崀山旅游的平台让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加快融合,促进当地民俗风情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邵阳市新宁县境内,是以丹霞和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包括天一巷、八角寨、夫夷江、辣椒峰、紫霞峒、天生桥六大景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景区开发二十余年来,凭借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资源和严格规范的保护管理措施,相继获得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登山协会攀岩训练基地”“中国风景名胜区摄影基地”等众多国际国内顶尖品牌。

  但崀山的旅游产品却长期局限于原始、单一的自然山水观光游。由于对当地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缺少深度,未能及时升华为能够供游客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很难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崀山民俗风情录》的出版正当其时!全书共有十个章节,内容囊括了“生产生活”“节庆礼仪”“祭神祈福”“民俗民风”“姓氏宗族”“方言名人”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汇集了大崀山地区民俗文化之大成者。

  正如众人所知,崀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崀山之名,源于“山之良”。看了陈贻宝先生的《崀山民俗风情录》,不难得出“崀山之人,因地灵而杰;崀山的民俗文化,也应该因历史而厚重,因挖掘和保护而璀璨”的结论。

  成长是需要机会的,而机会从来只属于做好准备的人。正如五千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崀山,由于及时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旅游景点成长为拥有国际、国内顶尖品牌的知名景区。而《崀山民俗风情录》正好弥补了崀山自然风光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不足,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崀山的旅游文化产品提供了很好的蓝本。

  作者陈贻宝,今年虚岁80,是土生土长的新宁县金石镇李家塘村人。因为“一个嫡亲姑妈就嫁在崀山牛鼻寨景区刘家。从小穿过一线天,钻过紫霞峒,爬过将军石,翻过牛鼻寨,登过辣椒峰,还经常在古渠道五里圳徘徊.....”对家乡崀山拥有真挚、深厚的感情。

  大学毕业后,陈贻宝先后担任过湖南农大农业气象教研室主任、邵阳地区科委科技情报科科长、邵阳市专利办主任、邵阳市科委助理调研员(副处级)等职务。专业从事过全国八所农业院校援外技术人员培训班农业气象教材的编写和全国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新教材审编;主编过《邵阳科技》(内部季刊)和《科技信息》(内部周报);主持过邵阳地区农副特产调研课题,编印成集后,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还编有《中国专利发明人名录》一书。退休后又义务参加了《邵阳市志》科学技术篇的纂修工作。

  然而,“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乡音未改,我的乡情难忘。”“想为家乡崀山做点事情”,成为陈贻宝老人心里头挥之不去的一个梦想。1997年8月,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新宁,在崀山各景区和舜皇山、八音岩等地作了20多天的调研,给当时崀管处负责人提过几点开发建议。2010年崀山申遗成功,再次激起老人要为家乡崀山旅游事业发展尽点力的想法。2011年9月,他通过回忆孩提时的耳闻目见,走访家乡老人,查阅有关资料,经两个多月的伏案疾书,完成了《崀山民俗风情》的初稿。2012年5月,在原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约五万字的文字内容和数十幅插图,全书篇幅达到十篇,约20万字。此后4年,老人一直坚持不断收集资料,并先后得到过邵阳市陈学植、肖士尧、李中达、肖坤华等同志,以及新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文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彭洪兵,崀山管理局局长黄锡等领导和相关部门民俗专家的大力支持,于2016年6月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三稿。2017年又由县文化馆组织了三次改稿会,终成此书。

  诚如陈老所言:“若要提高崀山旅游的品牌价值,必须丰富其人文景观,提高其文化含量。”这种人文景观,在崀山有着深厚的底蕴,只是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加工,并加以展示。如修建名人纪念馆、民俗风情展示演艺院落、山歌和古堂会篝火晚会场、龙灯狮舞杂耍游乐场、祁剧院,还有民清时代风格的县城与部分乡镇老街的修复和营运等等。通过这些展示和演艺,让古老的民俗、民风和民众那种彪悍勇猛、敢于反抗、敢为人先、忠厚善良、热情好客、略带迷信粗俗的秉性得到集中反映,都能让游客品味到一份民俗风情浓郁的精神大餐。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