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湖南日报| 邵阳市“辉煌这5年”之重点项目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7-10-17   来源:湖南日报  记者:陈程 蒋剑平 陈志强 肖人蜚 杨相峰

撑起跨越发展脊梁

—— 邵阳市“辉煌这5年”之重点项目建设纪实

 陈 程 蒋剑平 陈志强 肖人蜚 杨相峰

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全景。 申兴刚 摄  

邵阳武冈机场航站楼。 申兴刚 摄

  千年宝庆城,今又逢大喜。

  9月28日,在邵阳市民的翘首企盼中,横跨资江的两座市政桥梁桂花大桥、雪峰大桥竣工通车。在同一座城市,两座都属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大桥同日建成使用,全国少见。至此,资江邵阳城区五桥飞架,千年古城、湘中重镇更具发展活力。

  近5年来,在邵阳市,这种重点项目建成投用的喜事接连不断,撑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仅去年,就有12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820万人民感受着身边的巨变,纷纷感叹:“家乡交通更畅了,园区更大了,城市更美了,日子更甜了……”

  投资年年加码——

  挥洒大手笔 推进大发展

  投资约20亿元的中国电子彩虹集团邵阳特种玻璃项目开工,投资20亿元的邵东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全速推进,投资9亿元的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竣工使用……秋意浓浓,雪峰山下,资江两岸,项目建设好戏连台,持续上演着该市加快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形势最好、投资规模最大、上级投入最多、招商引资最活跃、推进速度最快的5年。” 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顺华说。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5年,邵阳抢抓政策和历史机遇,以扩大投资为支撑,采取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大企业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多条腿走路”,在全市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张顺华介绍,5年中,邵阳在交通、工业、能源、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农林水利、商贸旅游、社会事业等方面安排重点项目1400多个,完成投资2500多亿元。上亿元的大项目逐年递增,年度投资计划过亿元项目由2012年的79个上升到2016年的189个,投资额由2012年的259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6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4.4%和26.7%。今年,已安排过亿元项目196个,计划投资604亿元。

  其中,通过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昔日处于“交通死角”窘境的邵阳,摇身一变,构建起“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

  近5年,邵阳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60余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19公里、干线公路889公里、农村公路3287公里、站场枢纽8个,改造危桥(渡口)262座。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22137公里,排全省第3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04公里,挺进全省5强;农村公路建设全省领先,被列入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市”。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彻底打通,进入全国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行列。

  铁路建设上,沪昆高铁竣工通车、娄邵铁路扩改完成,邵阳进入“高铁时代”;目前贯穿邵阳东西部的怀邵衡铁路正在抓紧铺轨,有望提前到年底通车,届时邵阳将形成“十”字型铁路架构。

  邵阳武冈机场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通航,为邵阳插上了“飞天”的翅膀,邵阳离世界更近了。据统计,至8月底,机场已实现进出港旅客13279人次;9月,每天进出港旅客突破500人次。

  持续不断的大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助推邵阳经济社会迈出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2014年至2016年,邵阳荣获全省小康建设“经济发展奖”,成为全省唯一连续3年获得此奖项的市州。

  建设步步提速——

  聚力大攻坚 打赢大胜仗

  投入大、项目多,更得加油干。眼下,邵阳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推进项目建设,邵阳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抓重点项目,市级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同时,市政府每年对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和项目单位下达重点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书,并与干部考核挂钩。

  上行下效,邵阳全市上下聚力项目攻坚,热情高涨,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邵阳热度”和“邵阳速度”。

  邵阳武冈机场是我省海拔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机场,其中土石比高达1:9、土石方多达1500万立方米。机场建设中,建设者们攻坚克难,仅用了13个月完成从预可研到通过国家立项的所有工作,不到20天完成了场内2200多亩土地征用,不到两年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成为全省支线机场建设的典范。

  项目建设中,邵阳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引进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提高项目建设科技水平,刷新建设速度。

  总投资4.5亿元的桂花大桥科技含量高,特别是自锚式钢—混凝土叠合梁工艺属国内首创,被列入了2015年湖南省交通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此外,施工中创新的双钢护筒扩孔施工法,既有效破解了溶洞、裂缝、溶槽、溶沟多复杂地质状况下的成桩难题,又确保了施工安全,还极大缩短了冲孔成桩时间。项目经理雷新斌说:“原来完成一个桩基需要3个月,采用双钢护筒扩孔施工法后只需40多天,时间缩短了一半多。”

  另外,邵阳致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积极为项目审批、开工和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打造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除了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邵阳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规定》等规章制度外,邵阳将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301项精简到153项、非行政审批项目由150项精简到43项,并对所有非涉密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实行网上办公“一条龙”服务。去年,市、县两级通过在线审批平台申报项目706个。

  奋力攻坚,连打胜仗。在产业发展方面,项目建设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邵阳实体产业走上快车道,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4.4:38.7:36.9调整为2016年的21.5:35.2:43.3。崀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南山成为湖南唯一国家公园。

  幸福渐渐汇聚——

  催生大蝶变 普惠大民生

  今年9月,邵阳市-邵阳县、邵阳市-邵东县天然气输气管道全线贯通,年内沿线4县(区)居民可用上管输天然气。另3条管道线也在加紧建设中。“气化邵阳工程”是邵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事关民生的“十大社会发展工程”之一,全长396公里,总投资25亿元。它的建设,对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营造绿色环保家园等意义深远。

  采访中,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主任谭浩明说,在邵阳项目建设中,民生至上,不是挂在嘴边,而是溶进骨血,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邵阳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5年中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近700亿元,城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增加到72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城市主干道、小街小巷、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提质改造工程以及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等“高大上”的地标性工程建设,邵阳城市形象实现华丽蜕变,近年相继获评“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今年又捧回“国家卫生城市”匾牌。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百姓幸福程度不断提升。

  各县(市)集中力量,做大做美县城。邵阳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县县争创省级卫生城市、县县建成文体中心、县县建设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和景观小品、县县实施旧城改造、县县城区主街干道完成“白改黑”,20万以上人口县城每年投资在30亿元以上。目前,全市已有4个县城成为省级卫生县城、2个县城成为省级文明县城。

  各乡镇则以中心镇扩容提质为重点,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全市已建成中国特色小镇1个、全国重点镇18个、省级中心镇9个、省级特色镇8个。

  与此同时,电网建设、农村供水工程提质改造、龙须塘工业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邵阳油茶产业园等民生项目也纷纷上马。

  邵阳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电网建设是天大的民生工程。”近5年,邵阳市在能源领域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近135亿元。第一轮农网改造提前1年在全省率先完成,邵阳百万长年累月用不上电、用不好电、用不起电的农村百姓,告别了用电危机,用上“放心电”。新能源异军突起,已建成的风电项目有南山一二期、新宁风雨殿、洞口苏宝顶、隆回宝莲等10个,装机容量共计60万千瓦,约占全省总装机的三分之一。11个在建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共计53万千瓦。邵阳,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三湘风电第一市”。

  邵阳市双清区龙须塘老工业区,曾经因企业污染治理设施长期滞后、废水排放不达标、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等原因成为一块“城市疮疤”。2014年,邵阳市政府携手湖南永清集团,预计用8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20亿元,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科技新城。作为新城建设的首个项目,金罗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15亿元,至今已完成12万平方米、1000多间商铺的工程建设,招商率已达60%,成为邵阳市商贸市场标兵工程和老区改建升级的成功典范。

   (来源:10月17日湖南日报)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