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走三湘 看扶贫】看乡村变化 听真情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2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尹建国 陈程 何荣 隆清泉

  《砥砺奋进的五年——走三湘 看扶贫》系列报道

看乡村扶贫变化 听真情扶贫故事

——湖南日报邵阳分社记者新邵县兴东村蹲点采访见闻

记者 尹建国 陈程 何荣 通讯员 隆清泉

图片1.png  

湖南日报邵阳分社戴勤带领分社采编人员蹲点采访 尹建国/摄

  为进一步做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省委宣传部于6月2日研究部署了“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报道工作。根据省委宣传部及报社编委会的要求,6月7日,湖南日报社编委会下发采访任务,组织12个市州分社和湖南日报、新湖南、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进驻贫困村,在贫困户家住宿1至2晚进行蹲点体验式采访。

  6月8日,湖南日报邵阳分社社长蒋剑平和分社领导陈志强接到通知后,便马上部署安排采访任务。为出色完成这次蹲点体验式采访报道,戴勤立马组织分社全体采编人员开会,并带队兵分两组,分赴新邵、邵阳县、新宁等8个县蹲点采访。要求采编人员全力参与、深入挖掘、细心采访、做到宣传有重点、报道能发力。

  脚下沾泥土,运笔有真情。请看记者“沉下去”与农民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捕捉打动人心的故事,采写有温度带着泥土味的新闻报道,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见闻一]

  开展教育扶贫山村小学实现质的蜕变

  当天上午,分社第一组报道组在戴勤的带领下,前往新邵县潭溪镇兴东村扶贫点蹲点采访。该村距县城27公里,车在七弯八拐的盘山公路上行驶。这是分社融合后的第一次蹲点体验采访,记者们充满着兴奋与对蹲点采访村的好奇。

  进入村子,只见新修的水泥路连通到每家每户,走在村子整洁的道路上,远处的山岭大都是迎风摆舞的楠竹、新建的农家小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构成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搭帮省里来了这个扶贫工作队,让村里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我们这些还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出门比以前方便多了!”在进村里的路口,我们碰上了该村特困村民孙淑珍老人,当我们问起村里近年来的扶贫变化,她一开口就表达自己对这个扶贫工作队的喜悦之情和感谢之意。

图片2.png

教育扶贫让该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何荣/摄

  老人说的这个扶贫工作队,就是2015年4月初来这里驻村扶贫的——湖南商学院。村支书石中秋先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情况:该村由于区位条件偏、生产条件差、生活条件苦、发展机会少,以及自然灾害频繁、劳动力和人才缺乏,导致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该村被列为省政府直属单位对口帮扶建档村,由湖南商学院对口帮扶。面对艰巨的任务与挑战,湖南商学院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精准发力,提出“扶民心、扶希望、打底子、开路子”的工作思路,将帮扶工作做在关键处,做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对于山区贫困家庭来说,让子女通过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提高素质、摆脱困境,是一家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我们工作队通过调查了解,村里有40多个贫困特殊家庭的孩子需要帮扶,我们便决定把教育扶贫做为精准扶贫的重点。”采访中,商学院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周军军向我们介绍了教育扶贫的几个亮点。

  兴东村现有完全小学一所,但这所小学并不“完全”,目前只有一、二、四、六年级4个年级,共48名学生。小学因为生源不足而被迫采取的隔年招生政策,更加加剧了适龄入学儿童的外流,陷入倒退发展的“恶性循环。”

  先是大力开展对口支教工作,暑假期间,26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小学支教,举办文艺班、作文提高班、趣味数学班等7个班级,吸引了本村和邻村140余名中小学学生参加。湖南商学院已遴选4名优秀在读研究生,将分两批派驻兴家小学支教一年。整合资源,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与水平。去年6月17日,湖南商学院为兴家小学全体学生捐赠了全新课桌椅,向每名学生捐赠了3套校服、书包、文具包,向小学44张师生午休床、48张双人实木椅、5张讲台、8张阅览桌、60张方凳和四套多媒体设备,并为小学更新全部办公设备。暑假期间,驻村工作队请专业施工队为小学开凿了深度达35米的安全取水井,解决了师生安全用水问题。

  在三年帮扶总规划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教育扶贫专项规划》,重点帮扶该村小“基本建设、师资建设、特色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5个领域、27个项目、35件实事。三年内,计划多方筹集资金120万元,分层分期协同推进各项建设,确保小学软件和硬件跨越升级。目前村小有了藏书室、阅览室、文体室、成长辅导室、会议室、广播室、接待室、监控室、家长培训室、多媒体室以及新装修的师生食堂,办学硬件和软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恢复了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师生的精神状态显著提升,并由此提升了全村许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精神状态,助力这个边远的山村实现蜕变。

  介绍完教育扶贫的相关情况,周军军便带着一名特困生赶往长沙,参加商学院的考试。

  [见闻二]

  利用本地资源创办加工厂解决贫困户就业

  从村小采访出来,已经快6点了,我们在石支书带领下,来到兴家楠竹开发合作社。

  当地田少山多,大部分荒山都生长着楠竹。如何将昔日在村里人眼中不值钱的楠竹进行深加工,让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石中秋凭借自己在外做生意的经验,向楠竹深加工要效益,他要让农民眼中不值钱的楠竹变成摇钱树。“我们村里有这么丰富的楠竹资源,如果利用得好一定能给村民带来财富。”石支书告诉记者,几年前,自己返乡回村时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和困难户找不到工作,只能闲在村里。于是,他萌生了创办楠竹加工开发合作社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利用村里丰富的楠竹资源,开办加工厂,加工竹制品,从而带动村里人致富。

图片3.png  

新邵县潭溪镇兴东村村貌 尹建国/摄

  2014年3月,石支书投资了30多万元,开起了他的兴家楠竹开发合作社。我们在加工厂看到,加工竹制品的几台机器在不停运转,10余名工人在忙碌着。

  有一位看起来有60岁的妇女,动作迅速地在捆着竹筷。石支书告诉我们,她叫陈旺英,今年62岁了,是村3组的村民,家里特别困难。为了解决她家的生活困难,把她安排到厂里来工作。

  我们走过去与陈旺英聊了起来,她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到哪里去打工也没别人招我了。是石书记人好,见我家里穷,为解决我的生活困难,把我安排到这里做事,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能照顾好家里的孙子。活也轻松,每月工资有1500多元以上。”

  石支书告诉我们,由于目前加工厂占地面积较小,再加上设备不足,还只能将毛竹加工成竹筷,铁炮串,香芯,烧烤棒等半成品。现安排村民务工人员18名含5个贫困户,工人月均工资1800元左右。

  采访结束,已是晚上19点半了。我们便在村民家吃晚饭,虽只是些农家小菜,但村民们的纯朴热情,香甜可口的饭菜,我们与村民边吃边说笑,那种好像亲人般久别重逢的亲情溢满了农家小院。

  [见闻三]

  从借200块钱给父亲祝寿到月月有余款

  地处该村6组的一个叫欧吉冲的小山坡,有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个生态基地养殖有3000多只富硒鸡,几口山塘还养有富硒鱼,是兴东村产业扶贫的一个亮点之一。

  山脉绵绵,满目苍翠,水泥路穿山而入,夏日的风吹来丝丝凉意。6月9日上午,该村副书记孙金林带着我们来到这里采访。上到半坡,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只见该村贫困户村民罗细英正在喂鸡。

图片4.png  

该村贫困户村民罗细英正在养殖基地喂鸡 何荣/摄

  “我现在送完孙子到学校读书,就到这里来工作,上午喂一次鸡,下午喂一次鸡,工作不累,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到钱。”56岁的罗细英笑容满面地说,自从有了这份工作心里踏实多了,家庭的生活开支不再发愁了。

  一年前,罗细英还愁容满面。丈夫得肺癌去世8年,儿子两年前得了甲亢找不到工作,又需要钱治病,媳妇一年前离家出走不愿意再回来,七岁的孙子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年过半百的她除了种地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正在长身体的孙子想吃顿肉,罗细英都感觉为难。

  “当时家里真的好困难的,记得我爸爸过寿我都拿不出钱,从邻居手里借了200元钱才回的娘家。”聊起这事罗细英顿时哽咽,一个柔弱的女人因家庭的变故,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得她踹不过气来。

  “能到这里来做事,真心要感谢石书记。”2016年,村支书石中秋看到她家的情况后,便跟合作社负责人汤老板取得联系,将她安排到合作社来养鸡。想感谢石支书的不单单是罗细英,在一旁的汤老板也插话:“我也要感谢石书记,这个合作社也是他转让给我的。”原来,前几年石中秋返乡后便创办了这个合作社,该村青年汤奥有想法也想在村里办养殖场。石中秋了解这个情况后,便把这个合作社转让给了他,石支书又接手了村里另一家效益不好的楠竹加工厂,解决了村里10多人就业,其中有5个是贫困户。

  笑容挂在脸上,幸福溢在心里。罗细英现每个月能拿到2000块钱保底的工资外,还享受一日三餐,每餐5元的生活补助,保底和补助加起来总共可以领到2450元工资,生活从此有了着落。不仅如此,村支部还给他在深圳治病的儿子联系了一份建筑工作,收入不仅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还能用来看病。

  “现在除了生活开支,我每个月还可以存千把块钱,等儿子的甲亢病完全治疗好了,我们家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的。”罗细英边与我们聊着边割着地上的草,然后把草放到竹篮子里,再把一篮子草提到山塘边,一把一把地把草撒到塘里喂鱼。

  看着这位家庭不幸但十分坚强的女汉子,我们都由衷地佩服。

图片5.png  

兴东村支书石中秋向采编人员介绍产业扶贫项目 尹建国/摄

  [见闻四]

  4户贫困村民主动要求退出自己的低保

  在兴东村采访中,我们听说该村有几户村民主动要求村里取消自己的低保。在农村,这确实是个新鲜事,我们决定去采访。

  8月9日下午,我们来到该村13组已73岁的黄青娥家,看到他家生活条件较为贫苦。尽管房屋简陋,但屋里屋外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图片6.png  

分社采编人员与村民交谈采访 尹建国/摄

  他告诉我们,有3个儿子,当时家境也不怎么好,本人也患有冠心病和精神分裂症。按以前的相关政策和家里的实际情况,村里给他纳入为B类低保户对象吃上了低保。

  “这几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照顾,让我享受低保,渡过难关。我现在有吃有穿了,请把我的低保指标给更需要的人吧。”黄青娥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求取消自己的低保。

  该村村民孙愁乐,是个女孩子。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爸爸去世,妈妈跑了,跟着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当时,村里也给她吃上了低保。

  前年,她高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了。孙愁乐的爷爷是个老党员,随着“两学一做”活动在基层扎实开展,老人便动了退保的心思。他想到,虽然自己家境不富裕,但是仍然可以自力更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想着为政府减轻负担,让更贫困的人受益。

  于是,这位老爷爷也主动找到村支书,要求退出低保让给困难群众。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一定要带头支持党和政府的政策,把国家的低保金让给更需要的人。”

  经了解,该村村民孙显明和石秀珍都是低保户,这几年通过帮扶都开始走上致富的道路,也要求村里取消自己的低保。

  陪同我们采访的石支书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低保历来是基层工作的‘高压线’,分配风险高、压力大,前些年调整低保,好多村民争,生怕抢不到。村里已有4人申请退出低保,这说明,乡亲们逐步摆脱了贫困,日子过得好了,大家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 。

  虽然只是两天一夜的走访,但我们在兴东村看到的确是一点一滴的变化,一枝一叶的情义,一家一户的收获。我们记录的只是贫困山区驻村帮扶干部的奉献、贫困群众的奋斗、致富“能人”的发展历程的点滴片段……他们的乐观、对脱贫致富的渴望,他们身上的那股冲劲,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湖南日报邵阳分社记者蹲点采访后续报道,近期华声在线将连续刊发,敬请关注。

图片7.png  

兴东村石中秋书记(左)在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尹建国/摄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