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奉
险象环生的燕子岩确实惊险。
燕子岩高耸入云,它四周陡峭如劈,只有西面,有爿石岩成“之”字形可引人攀沿而上。岩上现修有一寺院,是游览者寻古觅幽的好地方。
很久以前,燕子岩附近有几个村子,好几百人。他们经常遭到历代的兵匪和响马贼的骚扰,吃尽了战乱之苦。但是,几个村子里的长老相约在燕子岩上辟一个躲祸之窝。他们在上面凿石为墙,修葺寨门,在平坦的地方常年掘土种白菜和米粟,在石臼旁破土挖了一口井,这口井水质好,色纯,味正,有人还在井里养着几条鱼。平时,上面还储有很多粮食,碰到非常时期,男女老少纷纷拥入岩穴里,然后由身强力壮的男子把守寨门。那时,岩石上没有石级,要想上去,只能赤着双脚往上爬。人爬在岩石上,就象蚂蚁附着在墙上,随时都有被拽下去的危险。寨门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优势。相传太平军进犯这里时,几个岩穴里躲着几百人,几十个壮汉固守寨门,有几个太平军爬到接近寨门口时,壮汉们滚下雨点般的石头,把他们全部打了下去,他们就将山寨围了半个多月。
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有个士卒听到上面有舂米的声响。他们想,老百姓在上面准备了粮食,又有家什,无法把他们困死。不久,太平军就自动退去。现在,上面的寨墙、寨门的遗迹还清晰可辨。
高峻挺拔的燕子岩,实在令人敬畏。当你登临绝顶,极目远眺:天际的山峦披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近处的山峦也象刚刚睡醒,俯首在你脚下,不敢与燕子岩匹敌;那条灰白色的公路,就象一条小天河,把崀山的山山水水划分成两半;燕子岩对面的鹅公寨与远观象披发少女与英俊的将军石就象天河两岸的牛郎与织女在遥遥相望。
在燕子岩的东侧,有一块修长的石头,斜倚在燕子岩的一旁,象一把大锁的钥匙,人们称之为“金钥匙”。这块金钥匙石头有一个神奇的而美丽的传说。
当年,阎王爷的母亲突然心血来潮地说,想吃一个孕妇和胎儿的心肝,她要阎王爷三天之内把她找来。
阎王爷是一个面目怕人的管地狱的神,他为了满足母亲的欲望,踏遍了十州九县,终于找到了一个怀孕八个月的孕妇,他火速禀报给母亲。他母子俩策划了一番之后,阎王爷左手捧着生死簿,右手操起无情的朱砂笔,正准备去拿开阴曹地府门的钥匙。恰在这时,一只纤细而有力的手伸了过来,紧紧地抓住阎王爷罪恶的手,阎王爷吃惊地回一看,原来是送子观音。
观音知道了阎王爷母子的勾当,义愤填膺地说:“阎王爷,你不要如此作恶,妇女好不容易怀孕八个月,她们母子并无死罪,你为何要害他性命?!”
“观音娘娘,你休管此事。”阎王爷盛气凌人,边说边走,但他挣不脱观音的手,取不下开阴曹地府的钥匙。
这时,阎王爷的母亲跑了出来,对观音虎视眈眈。观音并无惧色,口里还念念有词地一张一翕,然后右手一挥,立即走出一位胡须悠长的老人。这个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土地公公。他见阎王爷母子如此无礼,怒发冲冠,一手抓起那把钥匙狠狠地甩向空中。钥匙如长了翅膀,“呜呜”地飞去,正好撞着燕子岩上,重重地掉在地上,倚靠在岩石旁,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个形状。
在观音娘娘和土地公公的救护下,那孕妇母子保全了性命。
高峻的燕子岩还是敢于闯险者的向往之地。几百年前,一些知名人士就到这里探险过,现在,民间留有明朝时期的仕人邓祥麟盛赞燕子岩的诗词,云:
独浣尘中意,
同游世外心。
孤危原自许,
险阻肯相寻。
石臼添茶色,
崖门就竹阴。
纷纷今日事,
默坐订禅音。
据说,在燕子岩上很早就修一座寺院,院内还有一个念经的和尚。每年到了天旱的时候,人们便与和尚一起敲敲打打,吹吹唱唱,拜神求雨。不知到了何时,那寺院被人毁坏。现在,一座现代式的寺院在岩顶又修复而成,所有游客都可到寺院里去品尝危坐诵经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