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地名传说故事】肖家湾边境古镇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肖国成

肖国成

  在新宁县崀山镇,有一块方圆十里长的盆地田园,风光秀丽,地灵人杰,素有“风水宝地”之称。

  境内,南有窑市古街,北有肖家湾古镇,两街以河为界,相距六里,隔江相望,堪称古时最繁华的边境重镇。

  显然,富有灵气的夫夷江,更是一个具有诗意的设计师,非常巧妙地将妩媚的夫夷江水在镇街之间画出一弯明月。肖家湾古镇似一个温柔的少女,紧紧地依偎着夫夷江东岸的月亮脊背。在这样的亲密里,古镇靠水吃水,渐渐繁华,孕育着悠久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夫夷江河上的船都是长翅膀的,远远眺望,帆影像天上的鸟翅一样多,一样白。70年代末,仿佛在一夜之间百鸟敛翅,依靠风力行驶的帆船被装了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船悉数取代。

  坐船的好处,是可以一路饱览夫夷江的泽国风光,于是那天我去肖家湾古镇采访决定走水路,从窑市码头大坝底下码头上船,大约半小时的航程,顺水便到了下游肖家湾古镇。

  一路坐船很有味道。从船上向沿江两岸一溜看去,两岸秀丽的风光尽收眼底。虽然依河而建的古式民居幸存不多,但船到第一渡口白沙塘码头,只见码头上不少女人正蹲在河边浣洗,岸边屋顶升起一缕缕白白炊烟。船到下马埠石背潭,惊涛骇浪,水石相击,顿感触目惊心,若登崖远眺,俯瞰对岸沙岛,更见朝霞灿烂,绿茵一片,白云环绕山野,船夫吟歌而至,无限诗意尽在其中。传说,在这峭壁的岩顶上天生一盏莲花灯。一到夜间,灯光四射,菩萨在此保佑船只夜航安全。

  船慢悠悠地摇到肖家湾古镇口岸处,一座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石拱桥渐渐清晰。桥南是新街,桥北是老街,而老街几乎汇集了古镇的全部精华。

  老街又分为上街和下街,拾级而上过了石拱桥就会嗅到古代古韵的味道,狭长的街道两边,都是老式的两层砖木结构的铺面,上层开店,下层住人,楼板是木板,清晨起床伸伸懒腰,木板嘎吱嘎吱作响。各家门前都有一个走廊,摆个桌子就可以喝茶,聊天,逢赶大节日就能摆个货摊,雨天还可以遮雨,店铺大多不写名字,一路走过去,布店,百货店,食品店农具店、药店、打铁铺…,老爷子们摸着锃亮烟袋往外去的肯定是老式理发店,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有板有眼,拿着小推子,花上半小时,帮你剪个小板寸,临走时,又把你拉回来“这还可以再修一下”真让你哭笑不得。儿时常去那店剪发,对我印象很深。

  上街紧临一条小溪,河面不宽,约十余米,但水系的源水长,来自湘桂古道的水源村高山区。嘉庆九年岁次甲子冬月在此水口建有一座石拱桥,桥长11米,桥高9米,桥宽4.5米,这是一座木质石墩结构的凉亭,是著名的“廻龙桥”。凌空黑瓦、飞檐、立柱、美人靠,典型的古代风格建筑,可以避风雨,可以成风景,总能让人慢下脚步,如今已属县文物保护名胜古迹。

  走进老街,显眼的脚底下,光滑厚重,曲曲折折的青石板伸到江边。古时的老码头依然存在,路两边还零零星星长着些青苔。临江铺面虽保留一部分,但很大一部分拆的拆,毁的毁,残的残,有的只剩下一个躯壳,然而,那些清代民国年间的店铺作坊,宅院民舍,钱庄客栈还依稀可辨,单凭老人们的记忆,在老街还能说出名字的店铺约有二十几家,民宅有四十几座。历经千年沧桑的老街,在清代曾被一场大火焚毁不少房屋,后又重新整修。昔日古街的遗迹,仍能分辨出当年别具一格的风貌。

  老街依山傍水,水陆交通方便,可是在旧社会沿江的那条古驿道路上,常有土匪强盗在光天化日之下“趁火打劫”不少上全州的盐商贩子被抢劫一空,有的人还搭上了一条性命。解放后虽然土匪强盗头子被新政府镇压,但当地群众路过此地仍多结伴而行。受此影响,老街民风也热烈彪悍,霸蛮坚忍。

  肖家湾古镇,位于湘西南边陲,越城岭北麓,天生一沃地。田野丰畦,青山逶迤,一湾碧水,蜿蜒北去,鱼翔浅底,鱼米之乡也。

  自商夏明清至民国,历代亘古未变,陆以肩挑过全州、上桂林、翻山越岭,寒暑易返。水以舟为水运,至县城、抵宝庆。纤滩越坝,朔风沫雨,物不能通埠,商不入市,文不达外,音讯隔绝,是谓穷乡僻壤。

  古时候,这里的路大多是用鹅卵石堆砌而成,紧密有序,道旁至今还有一些保持完好的清代建筑。为上下两层砖瓦木质混合结构。特别是街头的廻龙阁,青瓦白壁、飞檐翅角,古风犹存,尤其阁内那把500公斤关云长菩萨大刀,更显神威。传说马埠头江对面崖背旁那座古庙,因趋住老街的水口而将这把刀用来镇魔辟邪,守护一方。可惜人们由于对古文物缺乏保护意识,已被盗走,廻龙阁也因裂痕被拆重修,但再也找不回它原有的古韵和风采。

  然而,老街一直是这一带商品聚集地,其它木材、茶叶、山货、农产品等交易也较频繁。这里不仅通商通航,而且这里又是一块军事要塞。78年前,即1934年8月,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下,红六军团9000余人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红军突围的消息使国民党反动派一夕数惊。蒋介石估计,红六军团可能在湘粤桂边区活动,即不停地发出电令,命广东军阀陈济堂和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派兵分别在湘粤桂边境堵截。令湖南军阀何键急派刘建绪出任第四路军前敌总指挥,驻衡阳指挥两个师一个旅的兵力追击。在各地保安部队的配合下尽力拦阻红军。何键急到邵阳对刘建绪说:“为了防范共匪,突破老蒋的口袋阵,窜入湘西与贺龙、肖克会合,我让你修的四道防御堡垒线进展如何?”刘建绪回答:“修好了第一道碉堡线,从新宁县城起,经七星桥、肖家湾、窑上、豆子坪、唐家园、五里渡、到达城步县城。”因此,肖家湾古镇不仅是一块“风水宝地”而且又是一块兵家必争之要地,如今那座古碉堡残迹依然可见。

  老街原本无名,只因以肖姓为主,就称名为肖家湾,后叫肖市老街沿袭至今。

  据《萧氏族谱》记载,肖姓先祖从汉代开国名相肖何起。肖何生于周郝王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257年)六月十五日,长为秦主吏,后仕汉为高祖相,带剑上殿佐帝成业,元功第一,封酇候,定律三千条,功著史册…,关于肖何这一宗支的居徒情况,肖何的父亲名肖琳,字贡玉,秦时曾任兖州刺史,山东兰陵人,肖何这一支派分成四大房,长房肖琳瑕,迁往洪州。二房肖茂公住越州。三房肖鼎公徒居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干禾渡梅子坡。四房肖道成太祖皇帝一支则仍住兰陵。到了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肖鼎的后代肖稽由吉安迁徙到湖南娄底,以后又由娄底分徙安化、新化、武岗,邵阳等地。到了南宗,为避金乱,原住太和县梅子坡的肖一菊又率九子(名:城、明、政、治、汉、室、江、山、统)一女,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迁徙到武岗横板桥(今属隆回)居住,其中七郎江公居新宁烂泥田、盆溪等地,后又移新化长子田和武岗坪上,自肖家湾的肖姓迁出后,再由李姓迁入。

  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大发展,宝庆府也陆续形成了一些特色铺子,肖家湾古镇因扼守湘桂古道过全州的重要“咽喉”,而成为最繁荣的地方。清嘉庆年间,一些宝庆商人坐樟木造成的木船,满载煤炭,烟叶锑锭,纸张等农矿产品,经各地流入夫夷江上游新宁至梅溪,再换回当地竹木和需要的盐、糖、纱布、染料、药材等。

  古镇的兴盛,得益于古代驿道的繁华和码头河运的便利,古镇周边五里八乡的特产集散于此,经码头装船后运往新宁,再由新宁运往宝庆。光绪年间老街进行了一次较大扩建。民国时期老街商业市场达到鼎盛。解放后人民公社时期,一些集体企业和私营个体也进入老街,使老街更加繁华了。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