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
发布时间:2016-09-25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戴瑾昕 尹建国 何荣 杨坚 李中

“百媒游崀山”专题: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  

记者 戴瑾昕 尹建国 何荣  通讯员 杨坚 李中

  “崀山美,惹人醉,不思归!”这是来自河南日报记者张莉娜对崀山的评价,也道出所有参加此次活动记者们对崀山美景的赞美之声。9月24日上午,全国媒体精准扶贫(湖南)崀山行采访活动已近尾声。当天上午,媒体记者们来到蒋家滩花海、戴先生酒庄、天一巷景区采访游览。

  三天的时间里,媒体记者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穿行崀山,触摸亿万年时光雕琢而成的丹霞地貌,亲身跋涉奇骏壮美的八角寨风光,感受天赐“辣椒峰”的震撼和逼真,体验天一巷的神奇,夫夷江的柔美,在领略崀山风情的同时感受新宁的发展变化。通过这次切身感受,他们表示回去后要好好地宣传崀山,把崀山“旅游+扶贫”报道好。把在新宁崀山的游历、见闻、印象和感悟,文图并茂的传播出去,向全国读者呈现美丽的崀山。

  土地流转:漏水滩变成金银滩

图片1.png

蒋家滩花海秀美风景 /杨立新/摄

  秋日的崀山格外迷人,走进崀山镇崀笏村面积200多亩的花海,大片的百日草、格桑花与野菊竞相开放,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着远方的客人。行走在田埂边,田园气息扑面而来,130余米的风车长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好大的一片花海,太美了!” 眼前就是蒋家滩花海。记者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咔嚓咔嚓”把花海定格。秋阳、花海、民居,如油画一般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上。采访团的记者们由衷感叹:原来除了山峰河流,崀山还有这么美这么壮观的花海。

  这片长满鲜花的土地距崀山景区不到1公里,由于紧靠夫夷江,沙层厚,土层薄,被当地村民形象的称为“漏水滩”,以前杂草丛生。该公司总经理吴存斌向记者们介绍道。来自广东深圳的“粤三农”,今年初通过土地流转,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合理布局,种上各种鲜花,与当地老百姓一起共同创造出这一片烂漫的“崀山花海”,花开四季。这里已成为邵阳地区最大的花海旅游摄影项目,每天观花赏景的游客络绎不绝。

  崀山花海不仅给崀山旅游增加了一处新亮点,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昔日的“漏水滩”如今已经变成了村民的“金银滩”。“现在村里的留守劳力都成了上班族,不用外出打工也能拿到稳定收入。”9月24日中午,刚刚从“崀山花海”下班的村民陈贻灿笑得很开心。

  近几年,新宁县通过国家扶贫政策实施和土地流转,立足农民土地资源,引导农民有序流转土地,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带动贫困户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景区在实施春花秋色工程上,租用景区贫困村荒山、荒坡500余亩,每年投入150万元左右栽种各类苗木,既实现了春有花、秋有色,崀山处处美如画的效果,也为原住民增加了收入。

  除了花海该镇还通过土地流转,使许多原本被抛荒的土地被激发出新活力,成为抢手的“香饽饽”,也让不少农民发家致富。“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制种效益远比种植水稻好得多。”崀山镇田心村水稻制种流转土地200亩,村民老陈算了一笔账:按照制种亩产量400到500斤来算,目前水稻种子的收购价每斤6.2元;而种植常规水稻亩产不到1000斤,按照国库每斤稻米1.35元计算,制种比种水稻每亩可多收入1500到2000元。

  门前淘金:醉了游客富了百姓

图片2.png

参观戴先生酒庄 杨立新/摄

  “哇,这葡萄酒好香好纯啊,大家来尝一尝……”记者们来到戴先生酒庄,一股浓浓葡萄酒味从农庄飘出。热情好客的酒庄老板戴顺友为记者们端上了自酿的葡萄美酒,喝上一口都赞不绝口。青幽质朴的生态,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象,眼前这一派田园风光让记者们陶醉。

  “这里以前是荒地,经过6年的改造,才有您看到的这片生态农庄”,随着崀山景区的品质不断上升,游客越来越多,头脑灵活的崀山镇崀山村的戴顺友看到了一个商机,2010年以来,先后在崀山镇承包和流转了近千亩地,已逐渐形成一家以农业为载体、集生产、餐饮、住宿、种植、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庄园,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度假式休闲农场,在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上成了当地发家致富的领军人物。

  在2015年初又投入200多万元并购了一家当地非常有名气的宝丰脐橙园艺场,今年年底他会把他的优质大米和脐橙进行精品包装,通过戴先生酒庄和周边农家乐及互联网的模式进行销售,并打造自己的品牌“戴先生”和“崀山人”。

  致富后的戴顺友没有忘记乡村们,他免费提供技术、定期开设各种种植培训班,并回收相关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带动周边老百姓房屋位置较好的开设特色农家乐;大力在旅游景区发展第三产业。“预计能解决周边就业人员28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4个村2000亩签约种植及回收,直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120万元。”

  今年8月, 崀山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单位。该县将“乡村旅游”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让当地村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政策倾斜,让原住民直接参与景区管理。景区摊点、卫生保洁、保安、护林防火等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必须在原住居民中安排,建立了78人的保洁队伍和26人的保安队伍。景区内安排船工60余人、护林员240人、景点营销人员80人、摊点服务员200人,农家乐就业人员达300余人,另外还安排有挑夫、导游、马夫等岗位,有力的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景区村脱贫致富。

  这一副壮丽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得益于新宁县坚持将游开发与旅游扶贫同步、景区发展与乡村发展同行、旅游设施与乡村设施建设同速、门票收入与村民服务收入同增、资源环境与社区和谐同抓的“五同”措施,使得景区贫困户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帮扶。

  近年来,新宁县始终坚持“旅游立县”战略不动摇,突出旅游龙头地位,创新“旅游﹢”发展路径,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助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发展全域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上,通过土地流转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助推脱贫、就业助推脱贫、危房改建和风貌改造助推脱贫、生态补偿助推脱贫、助学助推脱贫等6个途径,开创了旅游精准扶贫的“崀山模式”,实现了旅游业与景区及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

图片3.png

记者亲身体验天下第一巷 杨立新/摄

  随后,记者们随车来到天一巷景区,游览天下第一巷奇观。“天下第一巷”,是典型的丹霞巷谷,长238.8米,两侧石壁高80~120余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仅0.33米。两旁绝壁对峙,笔直如刀劈斧削,抬头唯见一线青天;又恍若时间隧道里的过客,体验着险与美的魅力,当过客从幽暗狭窄的石巷中走出,尽情大喊,欢呼声在崀山久久回荡……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