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宁的民间舞龙与舞狮
发布时间:2016-09-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新宁历来盛行舞龙。元宵前后,人们扎龙做灯,伴以纸扎的人物、飞禽走兽、鱼虾蚌贝等各式彩灯,有的配以“蚌壳舞”、“采莲船”。舞龙的同时有“踩高跷”、“跑旱船”等节目伴行。好不热闹。

  舞龙灯的来历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

  耍龙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

  龙灯的制作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

  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这种龙身长约20米左右,直径60~70公分,内用篾或者铁丝做成圆形,安上蜡烛,外用纱布包裹涂色而成。

  扎灯的地点必须在当地的龙王庙,扎好之后安置在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元宵结束,须回到龙王庙将龙烧掉。

  舞 龙

  正月十三,傍晚时分,就有人抬了战鼓,沿当晚行灯的路线一路击鼓,这叫信号鼓,告诉各院落人家,今晚有龙灯来此为大家祈祷,于是各家各户做好准备迎灯接福。

  掌灯时分,灯来了,你看:前有二至四对排灯开道,标明此灯龙来自哪个村寨,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灯笼等在锣鼓、唢呐声中晃头摆尾逶迤而来。主人家在院落外点燃炮火相接,前面举宝的人径直进了主人家的堂屋,到神龛前作揖,祝福主人家新年大吉、人丁兴旺、财源滚滚。主人便在宝上披红挂彩回报,待举宝之人回到堂屋外面,早已有人用绣球斗龙,表演“二龙戏珠”、“火龙腾飞”、“蟠龙闹海”……旁边另有乐队奏乐唱赞歌。

  鞭炮不停,舞龙不止。

  在新宁的白沙、黄金、麻林等许多乡镇至今还盛行耍草把龙的习俗。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

  草把龙。因龙用稻草扎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一尺多长的七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一共九节,用稻草间隔地串联起来,每节插一根竹木杆为把。每节龙身的上方都插有香火代烛。

  草把龙一般有7节、9节、11节和13节,舞龙的套路有近十种,如:“拜祖师”、“穿三门”、“单圈打场”、“黄龙盘柱”、“拜四方”等。每个套路都有俗成的含义,如“拜四方”的内涵是:东拜东岳大帝;南拜南海观音;西拜西方如来佛;北拜北斗七星神。“黄龙盘柱”则是登高望远拜天庭。草龙具有崇高的威严,若与布龙相遇,布龙必须叩首让道,并从草龙腹下穿过,以示敬重。

  舞草把龙,主要在农村山寨举行。

  有草把龙来拜年,主人还要为龙身添香。这里的人们认为,草把龙才是真龙,年轻母亲抱了儿子从龙身下面穿过,预示龙孙龙子无灾无病。

  正月耍灯,农村还有个习惯,就是不仅在本村耍,还到外村,走村串户,联络感情。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在平时产生了误会,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团结的目的。

  草把龙除了在正月耍外,旧时每年还在农历五月至七月舞龙。分驱瘟、防火两种。

  驱瘟。农历五六月间,是田间稻草苗猛长期,天气炎热,病虫多发,农民以舞草把龙来驱逐稻瘟病。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出发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顺路舞到,舞的动作与灯龙相同。舞龙队伍,在唢呐、三眼铳、锣鼓、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舞龙迁火焰。舞龙迁火焰的意思是,请龙把火焰神迁出村寨,保地方平安。

  五月端午节前后或七月间稻谷即将成熟期在村寨举行。舞龙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间放一盆水和一筛子五谷杂粮。除了九节草把龙外,另有一条一丈长的竹子从中破成船形,中间装一盆炭火,由二人抬着。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及随后自由观众若干。舞龙队在土老司领头下,从村头第一家开始由上而下顺次进行,龙头向堂屋神龛点三下头,接着绕堂屋一圈,再舞各种花样。此时,射水人用竹制水枪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为灭火),土老司抓筛中五谷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撒一把。撒到中方为堂屋大门外时,舞龙队出门舞到另一家堂屋。

  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后,把草把龙和火焰抬到溪沟边烧掉。

  “文革”期间,破四旧、立新风,舞龙驱邪成为迷信活动,扎制和玩耍草龙灯活动受到限制。当地百姓一般仅在春节期间作为节令活动断续开展。

  “耍龙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正月十五,除了闹花灯、舞狮,吃元宵之外,还有猜灯谜、踩高跷等习俗。

  踩高跷,也称为“拐子”。即参与者打脸挂须,装扮成戏剧中的名角,足踩三四尺高的木跷,手执扇子,进行有节奏的舞动。高跷的高低不等。

  “猜灯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

  1990年后,新宁县人开始白天利用“龙”、“狮”伴以吹打乐队拜年、送葬。在随后的红白喜事和商业活动中成为有偿活动。至2004年,全县共有龙灯队46个,现在更多。

  附:蚌壳精灯选段:

  驼子和尚先唱:“驼子驼,驼子我至今无老婆;想方设法找一个,都嫌我是个光脑壳;思来想去没奈何,就请篾匠织一个,睡到半夜是篾罗罗;再请画匠画一个,睡到半夜是现家伙;再请石匠打一个,睡到半夜是冰家伙。哎,这样下去真恼火,我还得去请廖大嫂讲一个……”。

  廖大嫂唱:“骚和尚,想老婆,硬要我给他讲一个,我拿这骚和尚莫奈何,还得给他讲一个,河边有个蚌壳壳,讲给他算把干系脱”。

  蚌壳精唱:“小妹住在小河边,一卖水酒二卖烟,客官来打酒,相公又买烟,不管生和疏,小小生意要现钱”。

  舞 狮

  舞狮,又称“狮子舞”、“舞狮子”、“狮灯”,我们新宁又俗称“耍狮子”。舞狮是中国优秀传统民间艺术,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进财纳福。所以旧时在元宵前后和红白喜事活动中都要“耍狮子”以求平安吉利。

  中国原本没有狮子,“狮”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到了汉朝时,才有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貎、动作做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 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来表现狮子的威猛,一般由二人舞一头狮子。狮头以戏曲面谱作鉴,色彩艳丽,制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动。传统上,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三种狮头,颜色,装饰不同,舞法根据三个人物的性格而异。红色为“关公狮”,代表忠义、胜利,因关羽人们心目中是武财神,故关公狮又代表财富;黄色为“刘备狮”,代表泽被苍生、仁义及皇家贵气;黑色为“张飞狮”,代表霸气、勇猛,故一般张飞狮只有在比赛或者踢馆挑战时才用,一般喜庆之事只舞“红”、“黄”狮。

  新宁县舞“文狮”也舞“武狮”,因而有了北狮南舞之说。旧时舞狮盛行于金石镇、麻林、黄金、堡口、黄龙、白沙等地

  舞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引狮郎。也叫“狮子郎”,在前面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是舞狮的向导人物,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北派引狮郎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逗引瑞狮。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南派引狮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

  舞狮人。舞狮的主力军。狮子在引狮郎的引导下,与引狮郎默契配合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也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乐队。舞狮活动的指挥棒,点燃气氛的催化剂。北派配以京锣、鼓钹、京鼓。南派配以大鼓、厚锣、响钹。随着乐声的起伏升降、音调的高亢低沉,狮吼啸啸,风雷阵阵,将狮子从酣睡到觉醒再到兴奋的各种神态以及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狮舞法。 在南狮表演中要体现狮子时而威武勇猛,雄壮威风,时而嬉戏欢乐,幽默诙谐,表现出喜、怒、醉、乐、猛、惊、疑、动、静、醒等神态。不但让观众看到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难度,还要让观众从中看出或悟到“狮子”的各种思维、各种动作的目的,让人们在观赏舞狮表演中时而紧张,时而惊奇、欢乐、陶醉,从而得到人生感悟和启迪,升华思想,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喜:配轻、快、欢乐的鼓点,狮子高兴、快乐、眨眼、微笑、轻摆头或轻跳转身,配弓步、马步、上膝或独立步等。

  怒:配重、急、快鼓点。狮子生气发怒,怒目瞪眼,开口吼叫,狮头用力抖动,配马步、弓步站立步等。

  醉:配轻、慢鼓点。狮眼半开半合微抖动,精神昏迷垂首拖步,配合各种步法。

  醒:配先轻后重,先慢后快鼓点,狮子恢复状态过程,狮子眼从微开、半开、大开过度,伸懒腰与打哈浪结合,开合狮口与左右观望配合。

  动:根据狮动激情配与轻、重、快、慢、急、缓鼓点步法随鼓点节奏而改变姿态。

  静:鼓停狮静,目光平稳,狮的安静造型突出,配仆步、弓步、马步。

  乐:鼓点要求轻、快、重结合。狮子欢喜快乐、摇头摆脑、眼、嘴随鼓点节奏而开合,配小跳,秧歌步、小步跑等步法。

  猛:配重、快、急鼓点。气势壮,力量大,嘴眼开合有力,抖头逞威,踏步有力,战胜困难,胸有成竹。多在远距离飞桩等难度出现。

  惊:配急、快、重后突停鼓点、因突然情况产生害怕受惊而狂奔或原地瞪眼开口或合嘴,狮身抖动,特别狮后腿的抖动要突出,逼真,配弓步、马步等。

  疑:配轻、慢鼓点,开眼合嘴,狮头左右慢转或前伸后缩,不轻举妄动,猜疑不信,配以仆步、弓步、马步,上膝的造型。

  寻:配轻、重、快、慢结合鼓点,眼,嘴随鼓点节奏而动,狮头左右有力转动,前伸后缩寻找结合。原地转动结合有目的地寻找。

  盼:配轻、快、慢结合鼓点,狮伸头睁眼远望,左右慢转动盼望,配以弓步、马步、上膝、坐肩等。

  探:配轻转重转急鼓点,狮子遇险探测侦察之意,前爪或后腿由高向下,由近向远试探也可上体前伸试探,嘴眼微开合与鼓点相配。

  烦:配急、重的鼓点,狮子遇事不解而急躁烦恼,狮头左右摆动,老是踏步或转身,眼东张西望,嘴一开一合。

  嬉:配轻、快、鼓点,狮子休闲,玩耍,眼嘴配合鼓点而一开一合,步法多用小跳交叉步、碎步、踏步、十字秧歌步等。

  戏:配轻、重、急、缓鼓点,狮子戏弄、调戏、玩弄好奇之意,眼、嘴随鼓点而一开一合,狮子一进一退,前爪或后腿一伸一缩或带一擒一纵之意,步法一般急步上后突停继而慢慢探步上。

  击打狮鼓、锣、钹伴奏是使狮艺神态表演达最佳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狮艺形神逼真、套路完成与否都起重要的决定作用,应突出:轻、重、快、慢、急、缓、停等种类。因舞狮表演者在狮被内无法商量动作步伐,故所有动作的起止大都靠锣鼓指挥节奏,往往初期学习舞狮者都会先学习锣鼓节奏,只有熟悉了舞狮锣鼓节奏之后才能开始学习舞狮。

  轻:轻打、点打、利用手腕之力。

  重:重打高起高落,利用肘和肩、腰、腿之合力。

  快:节拍快、拍与拍之间快,利用腕、肘之力。

  慢:节拍慢、拍与拍之间慢。

  急:每拍之间鼓点数多。

  缓:每拍之间鼓点少。

  停:各种击打乐不响停止一拍以上

  舞狮子这项民间传统活动,在“文革”中受到影响,很少开展。改革开放之后,舞狮活动又如雨后春笋般的活跃起来。1990年后,县人开始白天利用“龙”、“狮”伴以吹打乐器拜年、送葬、开业庆典,并逐步商业化,至2004年,全县有狮子队68个。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