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新宁民间的渔鼓
发布时间:2016-09-2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

  相传白沙老街这个地方曾是一片荒滩,有一年,舜帝来崀山游玩,坐竹排沿夫夷江顺流而下去舜皇山,傍晚行至滩头,突降暴雨起恶浪,将军为保舜帝而被恶浪打入河中,但将军依然紧紧地抓住缆绳,拖住竹排,直到白沙,竹排靠岸,舜帝平安,将军才站住。天亮之后,依旧风平浪静,但人们发现,这里有了一排吊脚楼,上游有块巨石屹立河中,下游长出一片竹林。无家可归的人们纷纷搬来居住。吊脚楼是将军手中不弃的缆绳,那竹排化作了竹林。那化作石头的将军自然就成了保一方平安的神仙,每天香火缭绕。

  对面就是我的家乡白沙农场。农场有个院落叫塘坡。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与将军石、老街、竹林隔河相望。河堤树叶簌簌,流水淙淙,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村庄,似乎是听渔鼓的最佳舞台。

  我最先听渔鼓就是在这里,唐生穗的老木板堂屋里。演唱者是邵阳县的刘炳楠。后来也听过县内渔鼓艺人的演唱。

  渔鼓,这是一种乡野的声音。纯粹的民间音乐。

  乡下人喜讲究个排场,图个热闹,得个体面。 塘坡村庄90%人家姓唐,是当地一大姓,大姓人家更讲究一个排场和热闹。有喜事的人家便会请来渔鼓艺人,给自家增添喜庆,给乡人一场愉悦。

  演唱开始。艺人像抱着一个幼小的生命一样,用握有快板的左手抱住渔鼓筒,用并拢的右手四指轻轻而有节奏地拍打鼓膜,发出“嘭,嘭,嘭”的声响,说唱几句,敲几下,那声音犹如河边码头忧愁的妇人用棒槌捶打着衣服,发泄着心中的愤懑。

  为何叫渔鼓,而不叫竹鼓?很多年后,才听一位渔鼓艺人说。

  相传,“八仙”过海,遇一鳌鱼兴风作浪,被溅湿了衣服的汉钟离一时恼怒,拔剑斩了鳌鱼,抽其骨,剥其皮,制成一管状乐器,名曰“渔鼓”。后来被民间用南竹仿制,便有了如今的渔鼓筒。

  制作渔鼓的过程是:挑一根竹节长而大的南竹,锯下一截,约两尺来长、掏空中间关节,剔去一层薄薄青皮,荫干之后,一端蒙上一张皮子,用布条紧紧扎牢,便大功告成。为了携带方便,还制作了一条形布袋,用来装渔鼓筒。

  《新宁县志》载,新宁的渔鼓,由宝庆传入,新中国成立前,较为盛行,说唱内容以通俗民间故事为主,如《西厢记》《薛刚反唐》《孟丽君》《彭玉林私访广东》等连台本,形式有单人唱、二人唱、多人唱等,长盛不衰,一直活跃在城镇乡村间。

  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叙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歌”。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

  渔鼓是正调,基本曲调只有一个,它与小调相似,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调式结构。但它能随演唱者的轻重缓急,情绪变化而有差异,继而产生了渔鼓它子、渔鼓慢板,甚至还有渔鼓散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的曲调可分为“旦、丑、净、生”四大行当,进而演变出渔鼓戏。

  渔鼓艺人,不用化妆,一节渔鼓、一双手、一张嘴、一颗心,坐着演绎人间悲欢离合。

  如今,渔鼓声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了。我不知道那些曾经斜背渔鼓,为了生计,走村串户,阅尽人间冷暖,唱遍世间故事的艺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停止他们行吟的歌喉和行走的跫音的。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