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全国媒体精准扶贫崀山行:美丽乡村仙草奇
发布时间:2016-09-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何荣 尹建国 杨坚 李中 舒婷

全国媒体精准扶贫崀山行

美丽乡村仙草奇

——解析新宁县旅游扶贫的“崀山模式”之产业发展篇

记者 何荣 尹建国 通讯员 杨坚 李中 舒婷

图片1.png

新宁县委副书记、县长谭精益(左二)在崀山了解铁皮石斛发展情况 杨坚/摄

  “崀”,见于《辞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宁县境内。”这处由红色砂砾岩发育到极致的景观,世间罕见,无比惊艳。可是几年前,在它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还只是一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公园。

  这座公园的产业主要是脐橙、花卉、铁皮石斛等特色种植业。其中的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有传奇色彩:铁皮石斛号称十大仙草之首,具有很好的药用和食补价值,其风干的产品叫枫斗,号称软黄金。崀山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本来就生长野生铁皮石斛,且品质优良,景区境内的石田有刘氏两兄弟是采药世家,以前经常在悬崖绝壁演示采仙草的绝技供游客观赏,曾被央视《地理发现》栏目以《绝壁仙草》为题进行过报道。

  后来发现野生的越来越少,而市场行情却不断看涨,于是在县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取回野生铁皮石斛种子进行培植,实现了大棚式、规模种植,使仙草成为助推群众脱贫的致富产业,贫困人口或通过流转土地或在种植大户那里务工而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悬崖峭壁:崀山采药人300米悬崖寻仙草

图片2.png

崀山采药人在悬崖寻仙草

  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湘西南新宁县境内,海拔300米左右的丹霞岩壁,陡峭无比,冬寒夏旱。除却地衣与藓类,鲜有他物。但就是这样的环境,却分布着野生铁皮石斛。

  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刘叙勇、刘叙武兄弟来说,这座被地质专家们赞誉为“丹霞瑰宝”的大山所赋予他们的,除了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还有“采药人”的身份。

  据当地人介绍,崀山采药的传统可追溯到民国时代,有浙江温州、乐清一带的商人来到湘西南崀山,收购铁皮石斛,在此过程中,结识了刘氏兄弟的爷爷。

  “我们没见过爷爷,大多数关于他的故事,都是奶奶说给我们听的。比如爷爷从那位采药人身上学会了采药的本领,然后就把每年采到的铁皮石斛卖给他。”40多岁的刘叙武留着平头,皮肤黝黑,说着一口不纯正的普通话。

  “上世纪60年代以前,浙江乐清那边还经常有人过来收铁皮石斛,后来中断了二三十年,直到90年代之后,才有人过来。”

  多年后,那位浙江采药人的孙子沿着祖辈留下来的线索,找到了刘氏兄弟。接下来的故事,一如他们爷爷当年的翻版:为外乡人指路,做助手,然后渐渐学会如何辨别铁皮石斛,独立上山采集。后来,村里还有两个人,主动跟兄弟俩学采药。每年6月,几人携伴去寻铁皮石斛,有时半月才归,甚至一个月。

  野外采集铁皮石斛,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90年代,当时野生铁皮石斛可卖到400元钱一公斤,而且价格逐年攀升,现在1公斤可卖六千七块钱。”

  刘氏兄弟采药,依然沿袭最传统的方法。用麻绳打好一个三角形的结,可以包住整个臀部,然后把绳系在山顶的树干、石头上。如果山顶荒无一物,那么就让一人坐在顶端,把绳的一端系于此人腰间,另一端系在采药人身上。

  1997年,两兄弟刚开始学采药时,每一次置身于几百米高的悬崖间时,内心深处充满惧意。而后,多次的深山采药经历,恐惧感渐渐淡去。但每一次出远门,依然还是会有简单的仪式,在家中的神龛点上三炷香,祈平安。

  刘氏兄弟以及他们的两位同伴共同上山,寻觅传说中的仙草。四个采药人,四条麻绳,用最传统的采药方式向自然致敬。他们之间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幼苗不采;因为铁皮石斛的生长周期较长,五年内,绝不在同一处悬崖采第二次……

  因受崀山地貌特征所影响,悬崖土质松蔬,用麻绳捆绑着的采药人还要时刻警惕从头顶跌落下来的石头,如有不测,便会跌落万丈深渊。

  种植模式:从野生到人工育种再到山上种植

图片3.png

铁皮石斛藏于这些悬崖上 杨立新/摄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铁皮石斛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具有极高的养生保健价值,崀山优美的生态环境较好,是种植铁皮石斛的天然宝地。近年来,新宁县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现在已有种植面积200亩左右,是湖南铁皮石斛种植面积最多的县。

  在崀山脚下,我们寻访到了75岁的老人何烈熙。他在自家院落后的坡地上种植了300平方的铁皮石斛。这里除了10平方米的种苗是采自崀山山间,其余种苗,皆来自人工培育。

  这块微型种植基地接近水源,无污染,常年阴郁,多云雾。其气候、空气湿度、温度,与崀山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极其相近。从摸索期到迎来收获,何烈熙用了将近2年时间。如今,这是他种植的铁皮石斛,每年能给他带来纯收入将近4万元。

  “我们是从山上取回野生的仙草种子,经过人工育种后,再把它一直到悬崖峭壁上,不浇水不护理,让仙草自生自灭,回归自然的本性。”家住崀山镇石田村的刘叙武介绍说,他们采取从山上挖掘野生的铁皮石斛种子,再经过人工育种后,又重新把他们种植到山上,一包野生的种子可以培育4万株幼苗,被种上铁皮石斛的山头,每年到铁皮石斛开花的季节,那一片黄绿、翠嫩的颜色特别吸引游客的眼球。

  觅得商机:从建筑业转行种“仙草”

  “以前常听给乡亲治病的老医生说,吊兰,是仙草,可以治好多病。但也很神奇,它只长在石头上、古树上,却不长在土里,现在很难找了。”新宁县崀山镇石田村三组的何太平说小时候听到仙草那是一脸的向往与好奇。

  2015年,何太平借助崀山旅游发展的机会,毅然放弃已经轻车熟路的建筑业,回乡投资180万人工培育铁皮石斛,如今20个大棚已初见规模,接下来准备把苗移植到山上,让它自然生长,再有两三年,这“仙草”就可给他带来可观的效益。

  此外,丹霞石壁上条件适宜的地方,除了有栽培铁皮石斛的收益外,还可以在崀山景区栽培铁皮石斛的地方进行绝壁采收石斛表演,为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崀山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解决保护生态和保障林农经济收入问题、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农村空巢家庭经济保障等问题做出贡献。

  “旅游扶贫带来了连锁效应,不仅贫困人口减少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更新了,资源资产激活了,乡村环境也变美了。”崀山镇党委副书记伍卫平说。

  植物黄金:铁皮石斛变成百姓致富草

图片4.png

游客在采摘峎山铁皮石斛 杨坚/摄

  新宁特有的野生崀山铁皮石斛品质上等,可以通过保护性栽培,并经人工授粉,获取种子繁育苗木。这为崀山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种源条件。

  根据“铁皮石斛与铜皮石斛森林立体原生态栽培实用技术研究”项目组实验基地建设的经验,每栽培一亩床式铁皮石斛的投资是8万元,在第三年以后每年最低产出铁皮石斛鲜品200公斤,按与湖南龙石山公司签订的最低保护价600元/公斤计算产值12万元,每年的纯利润是10万元,可以连续产12年以上,种一亩铁皮石斛的总产值是144万元,总利润是112万元。若在新宁发展栽培1000亩铁皮石斛,只要投资8000万元,三年后每年的产值是1.2亿元,每年的纯利润是1个亿。若是结合崀山的旅游开发,对铁皮石斛进行深加工和开发,每年给新宁带来的GDP增长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不可估量。

  同样,根据“铁皮石斛与铜皮石斛森林立体原生态栽培实用技术研究”项目组实验基地建设的经验,在新宁除樟树、杉木和木兰科树木外,其他绝大多数树木及丹霞等石壁上都可以栽培铁皮石斛。每丛铁皮石斛的栽培成本是4元左右,栽后除了防虫防盗等管理外基本上不要进行其他的管理工作,在栽后每四年每丛可收获铁皮石斛0.025公斤。由于是原生态栽培,每公斤价格可到6000元以上,按保守价3000元每公斤计算,每丛每四年可收益75元。一株胸径20厘米的树木大概可栽20丛,那么一株树每四年有收益1500元,平均每年每株树收益325元,同时对树木生长没影响。要是在新宁发展100万丛原生态树体和丹霞石壁的铁皮石斛栽培,四年后每年将给农民带来将近2000万的直接经济效益。

  据湖南现代中药产业发展首席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蔡光先介绍,铁皮石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抑制肿瘤等药效。湖南省将铁皮石斛产业化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建设项目,“崀山仙草”将变身“植物黄金”,造福广大群众。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