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舜帝南巡与崀山传说
发布时间:2016-09-21   来源:华声在线  记者:

一、舜帝生平与南巡新宁

  1.舜帝生平与高尚品德

  在中华文化传说中,有五位圣明君主。最为流行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其中我们熟悉一点的是尧舜二帝。舜的美德主要是宽厚待人和以身作则,德化天下。数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敬仰。

  舜的部落主要居住在现在黄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姓姚,是轩辕黄帝的第九代后裔。他出生于尧帝在位时的第二十一年,他母亲握登夫人生产时曾梦见七彩长虹降落于家中,又传说他目有双瞳,故取名“重华”,字都君,号有虞氏,所以人们又常称他为虞舜。

  舜的生母握登夫人去世得早,母亲死后,父亲瞽叟续弦娶继母壬女,生下一子叫象,一女名叫颗手。继母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象总是恩爱有加,老是看不起舜。舜在家里是十分孝顺的,对父母安排的事总是尽心去做,而且做得很好,因此继母虽看不起他,却难以找出他的岔子。他的弟弟象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对舜很无礼,无事找事,而舜总宽厚待之,视而不见。

  舜从小很热爱劳动,在很多行业都做过。由于他品德高尚,感召力很强。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在他的感召下,其他的人也纷纷效法而把肥沃土地和上好渔场让人。他是制陶能手,在河滨制作陶器,河滨之陶都不粗劣;在寿丘做生活用具,在负夏一带做过生意。他从事经商能诚实守信,从不欺行霸市,弄虚作假。在他的影响下,邻里和睦,村民友好,大家愿与他择邻而居。这样,他所居住的地方,一年就成为村落,两年就成为集镇,三年就变成大城镇了。舜的功德由此可见一斑。

  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岳来商议。尧说:“唉!四方的诸侯之长啊!我在位七十年,你们之中有谁能够顺应上天的命令,接替我登上天子大位的吗?”四岳回答说:“我们德行鄙陋,怕辱没了大位。”尧说:“应该考察贵戚中的贤人,还是使贤德之人登上帝位吧!”大家告诉尧说:“在民间有一个处境困苦的人,名字叫做虞舜。”尧说:“是啊!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但他的德行到底怎样呢?”

  四岳回答说:“他是乐官瞽叟的儿子,其父心术不正,其母亲善于说谎,其弟象十分傲慢,对虞的态度很不友好。而舜却能和他们和睦相处。以自己孝行美德感化他们,家务处理得十分妥善。家人也都改恶从善,使自己的行为不至流于奸邪。”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于是决定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从两个女儿那里考查他的德行。

  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仍不宽容,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欲害死他夺取财产,占有尧的两个女儿。

  继母动了两三天坏脑筋,想出了一条毒计说:“我看见后院的空谷仓,多年不用,已经破损,就叫他去修理,我们可以在四周放火烧死他。”瞽叟说:“娘子虽然是女人,设计倒很精细。”于是叫来舜说:“后院的谷仓,年久失修,我儿何不将它修好,也显得你懂事。”舜调了一堆泥水,按照娥皇、女英二妃的吩咐,携带了两顶斗笠,预备修补后遮雨水。当他正在修补的时候,继母、瞽叟和象就撤去梯子,并在四面放火。很快,红焰冲天,黑烟蔽日,舜情急之下,一手拿一顶斗笠,从房顶纵身而下,竟然平安落地,毫发无伤。

  过了一段日子,瞽叟又问舜说:“前些日子爹糊涂,对不起你,爹想再让你帮助我打一口井使用。”舜说:“爹放心,我明天一定过去为你打井!”舜又将此事告诉了二妃,她们说:“上次大火没烧死你,这是又要将你压死在井中。”舜说,“该怎么办?”二妃说:“还是得去,我们给你穿身有龙图案的衣服,套在旧衣里边,遇紧急情况,脱去旧衣就可以了。”次日,舜到父母家时,已准备好了打井工具,瞽叟、象帮助往上吊土筐,后母还准备了食物和开水。打了一天,井深二丈余,已见水,舜正欲喘口气时,不料泥土从井上突然而下,舜急忙脱去旧衣,顿时成了一条黄龙,潜水而行至附近的另一孔井内。瞽叟、后母及象高兴极了,一齐到隔壁舜家分财产,妹也跟着去看热闹。象说:“房屋、财产、土地、牛羊等都归父母,我只要琴和两个嫂嫂。”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象不顾嫂嫂们的哭泣,弹琴进行调戏。妹妹此时看父母、兄象太残忍,害死长兄,又瓜分其家产,霸占嫂嫂,便上去安慰和护卫二妃。正在这时,舜却安然无事地回来了,瞽叟夫妇一时惊呆,象只好厚着脸皮没趣地说:“我正弹琴思念哥哥呢!”舜若无其事地说:“我知道你和爹娘正在想念我啊!”他们没说什么,灰溜溜地离开了舜家。

  瞽叟和象两次设计害死舜失败后,更加凶相毕露,便又设计以酒将其灌醉,一刀杀死。娥皇、女英二女为舜熬制了一种解酒药,并让舜在药液中泡澡。舜到了父亲家里,与瞽叟和象一起喝酒。瞽叟和象一起劝舜喝了很多酒,但舜有了二女为他配制的解酒药,喝了一天的酒都没有醉。瞽叟和象的奸计又未能得逞。

  舜三次死里逃生,不记仇,仍孝敬父母,爱护弟妹,善待村人,威望更加提高。尧帝听说此事后,对他更加钦佩。便让他主管百官,代替自己管理天下。

  舜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用华夏族的十六个部落长,大力发展生产,教化社会风气,人民安居乐业,与四方的夷族也友好相处,天下安宁,尧、舜的威望随之大为提高。二十八年后尧帝驾崩,三年守孝期满后,舜顺天应人,荣登帝位。

  舜和四方诸侯之长共商国家大事,开明堂的四门,明察四方政务,倾听四方意见。舜对十二州的君长叹息着说:“只有衣食才是人民的根本啊!因而重要的是在于颁布立法。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护近处的臣民,并顺从他们的意思去处理政务。德行厚,才能取信于人,才能使政务达到至善的地步;拒绝任用那些花言巧语的人,边远地区的民族,才能都对你表示臣服。”

  舜广集人才,加官封职,以厚道仁德治国,对炎帝、黄帝、太昊、少昊等后裔部落一视同仁,贤者均予以重用,使部落联盟更加巩固,来自不同地区的诸侯百姓更加团结,联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帝尧时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大兴农业,适时颁布法令让百姓播种许多种类不同的作物;“布礼仪,普施五教”,制定了适当的邢典,赏罚分明,天下信服;举典乐,万民和乐,在四海之内安定祥和的景象下,又提倡和创制乐舞,丰富人民娱乐生活,使社会更加健康的发展,令乐师制出《六莹》和《九韶》等乐曲,连天上的神鸟凤凰都来朝见他,“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当时四海之内,五千里方圆,到处都在传颂赞扬舜帝美德,人们过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舜盛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的自由生活。

  舜允许人民向他进言议事,百官都能大展雄才,尽心尽力治理天下。舜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广泛征求四岳等大臣的意见,惩罚奸佞,举贤任能。一方面,他把共工、獾兜、三苗三人分别流放到北、南、西三方,又在羽山处死了鲧,使得边疆皆服,民族和睦。另一方面,他启用皋陶等二十二位贤人,使其各建奇功,百业兴旺。其中著名的,要数启用禹了。

  当时,舜已经61岁了,很想找一个品德高尚、聪明仁爱的继承人。这时,曾经向尧举荐过舜的四岳又出班奏道:“臣以为禹可用。”舜想了想说:“就是那个治水无功被我杀死的鲧的儿子吗?”

  “正是,”四岳说,“大王切不可根据父亲来评价儿子,这禹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舜笑道:“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

  不久,舜不避前嫌,启用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验证一下四岳的话。

  禹深感舜的信任,力图报答,因而治理洪水时不辞劳苦,兢兢业业。他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确认仅用父亲堵决口的办法根本不行,而必须以疏导为主。他就率领人民开山通泽,疏浚河道,不仅消除了洪灾,也大致确定了九州的区划,更使各州恢复了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舜帝很高兴,便效法尧帝,将帝位阐让给了禹。禹推辞不就,于是舜就暂时缓行,让禹开始主掌百官,管理国事,虽无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实。

  2.舜帝南巡与赐名“崀山”

  舜帝一生多次南巡,最后一次是在他107岁高龄时。

  年事已高的舜帝,住在禹为自己营造的鸣条行营中,心里却放不下黎民百姓。这一年,他107岁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舜帝带领几名老臣,几名仆从打鸣条出发,南渡黄河,经中原大地,向江南进发。

  毕竟是上了年纪,体力已大不如从前。加之一生操劳,到了晚年,人老病就多了。开始,日行百里,后来八十、六十、五十,行一日,息半日,舜帝的体力有些不支。一天,因雨中受寒,舜帝病倒了,身边的人劝说,还是回蒲坂为好。舜帝说:“风寒小病,不是大事,住几日就会好的。”娥皇、女英两位夫人每日精心照料舜帝。有的地方官与老百姓,听说舜帝病了,也纷纷赶来看望,有的送医送药上门,也有的劝舜帝不要南下了,就地住下也可。舜帝不肯,说江南偏远之地,有些地方至今还不懂农耕,他一定要去。娥皇深知丈夫的脾性,她附耳向劝舜帝的人说:“不要再劝了,他要办的事情,不会半途而废。”果然,休养数日,舜帝病初愈,挣扎起身,又继续过长江,向南进发。

  到洞庭湖,他留下二妃,沿湘水继续南行,来到新宁一带。舜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绝佳,只是人们生活清苦。他决定留下来与民同甘共苦,教当地百姓农事、狩猎、放牧和礼仪。

  舜帝带诸位老臣,走村串户,访问百姓。他亲眼看到:有的地方人仍住在山窑土洞里,阴暗潮湿,病倒的很多。舜帝便教他们营造土屋,改变居住条件。有的以兽皮为衣,又脏又厚,夏天热的要命,舜帝便教他们学习织麻,改变服饰。有的以人代牛,不懂牛耕,舜帝便教他们耕作技术,发展农业。不出几年,新宁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平安祥和的生活,舜得到了新宁万民的敬仰。

  一天,舜来到现在的崀山附近,看见了高耸入云、威风凛凛的将军石,含情脉脉的美女梳头石,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骆驼峰和辣椒峰,举世罕见、叹为观止的天一巷,变化莫测、海市蜃楼般的鲸鱼闹海,洞天佛地的玉泉山,紫气缥缈的紫霞峒,秀丽清澈的夫夷江,各种奇形怪状、大气磅礴的景象尽展眼前,舜帝看得眼花缭乱,深深折服。站在八角寨的顶峰上,欣赏着如此壮观的景色,忍不住问身边和当地的人,“如此风景壮观秀美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啊?”身边的人和当地人都说不知道。“可惜了,可惜了。这么绝佳的地方怎么没有名字呢。”于是大家都请舜帝为这方胜地取一好地名。舜帝冥思苦想好几天,用一个什么最好最恰当的名字来命名呢?大家见舜帝如此绞尽脑汁,都劝他说,“这里确实山美水美,但也不必如此用心良苦啊。”舜帝灵光一闪,“是啊,这是天下良山,山之良者也,不如就叫崀山吧。”大家听了,惊呼好名字好名字。于是,崀山得名。从此,走遍中华大地,独新宁的崀山知名。今天,我们翻遍字典词典、词源辞海,“崀”只有一种解释,“崀山,在新宁县。”

  当时,新宁境内有座山叫红云山,每天旭日东升时,山顶红云翻滚,山涧丹霞漫布,到深秋时节,又有满山红叶将峰峦尽染,金碧辉煌,故名红云山。但山中有孽龙作恶,山洪横溢,生灵涂炭,百姓深受其扰,困苦不堪。舜帝决定为民除害,骑战马深入山中,挥剑上阵,与恶龙英勇搏斗,浴血奋战,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殊死搏斗,舜帝终于斩杀孽龙,也在这里留下了“三马九坪十八江”的搏斗遗迹。三马即指上马、中马和下马,是舜帝斩杀孽龙所骑的三匹战马,仙化而去,留下的形迹。而“九坪”中的上马坪、中马坪和下马坪,就是舜帝骑战马中途驻足休息的地方。紫花坪、水竹坪、锅厂坪、关龙坪、议和坪、降龙坪都是舜帝同孽龙搏斗中踏平的战场。“十八江”中有十五条江是舜帝用剑锋劈出来的,他与孽龙奋力拼搏,孽龙藏身地下,舜帝用神剑破土一划,孽龙即显身,后来舜帝神剑所划之处即成江流。十五条江的江水奔流,汇集在红云山中无处宣泄,舜帝便发动人们从紫花坪谷底开凿出正江、宽江和香山江,从此山中百姓不再受洪涝之苦。

  新宁人民为感念舜帝与孽龙恶斗、为民除害的恩泽,将红云山易名为舜皇山,并建舜皇宫敬奉,香火鼎盛,万民膜拜,以致流芳万代。今天,踏遍中华名山,全国以舜皇命名之山川唯此一处。

  舜帝在新宁境内发展生产、教化万民、赐名“崀山”、为民除害后,召娥皇、女英二妃来舜皇山,二妃误入潇水,舜皇急转至九嶷寻觅。在一个深冬的黄昏,积劳成疾、年事过高的舜帝,终于“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这一年是公元前2203年。二妃闻得噩耗,洒泪如雨,泪滴竹上,即成斑竹,至今舜皇山中斑竹成林。最后娥皇、女英二妃投洞庭湖而殉夫。

  《史记》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而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执政五十二年,享年一百一十三岁。他德高望重,英明无比,惠及后人,万世景仰。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以道德文化为内涵的舜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三座里程碑。

二、落地的文化载体名称

  根据舜帝南巡与赐名崀山的传说,我们可以在新宁设置一些落地文化载体,以弘扬舜帝文化,演绎崀山传奇。

  1.建设一个舜帝广场设置大型广场,广场中心位置树立舜帝大型雕像,反映舜帝生平事迹,彰显其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重要地位。

  2.创作一组大型浮雕在广场主题位置的两侧,将“虞舜部落”、“舜帝农耕”、“舜帝狩猎”、“舜帝南巡”等通过壁画浮雕的形式,进行全面演绎。

  3.打造一台实景演绎节目再现舜帝在年事已高的背景下,为黎民百姓着想,带领众人前往南方荒蛮之地南巡的场景,以及舜帝的妃子、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千里寻夫,得知舜帝驾崩,为夫君殉情而死,化为湘水之神的故事,体现舜帝崇高的厚道仁德及千古传诵的爱情。

  4.修建舜皇宫复制、再现昔日舜皇宫的宏大建筑群,供奉舜帝和娥皇、女英塑像,纪念舜帝一生及其在新宁的功德,呈现出香火鼎盛、万民膜拜的辉煌。

  5.舜耕园舜被继母壬女多次陷害,终于被父亲瞽叟赶出了家门。有家不能归的舜就到了历山搭个茅棚住下,开始烧荒垦地。舜就在那里垦荒,成群的野象用鼻子帮他拱地,百鸟衔了种子帮他播种,上天降下甘霖为他灌溉。这就是“象耕鸟耘”的传说。在园中可仿照原始社会的场景,复原象耕鸟耘图。还可以将湘西南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及农器具在园中予以浓缩和展示。

  6.雷泽池雷泽是舜的出生地,也是舜后来逃避父母陷害而居住的地方。《史记》记载:“舜……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舜在雷泽捕鱼为生,当地渔民受舜的仁德感化,彼此之间互让渔场和住所。可设计渔猎场景,再现原始部落渔猎为生的生产、生活。

  7.舜井舜为父亲瞽叟掘井,遭继母壬女和弟弟象的陷害,险些丧身。但其以孝为先,坚持为父掘井的孝道泽被后人,流传至今。可在园中开掘一井,既可提供水源,又为舜的这孝行提供实物载体,还可纪念舜的孝道。

  8.舜溪、舜桥在园中开掘一条人工溪,为园区增添灵动之美,溪边可多植垂柳、修竹,溪上建设一座风雨桥,命名为“舜桥”,可为游客提供遮风挡雨、休息之地,也可成为景点之间的连缀。

  9.舜陶坊舜曾“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园中设置一座舜陶坊,既可展示已制成的陶器,也可由游客自助制作陶器。还可设置其他可供游客DIY的器物作坊。

  10.受禅台舜德被天下,尧禅位于舜,舜接受禅让,登临帝位,主掌天下。可筑一天坛式建筑,再现舜受禅的场景。

  11.议事堂舜主掌天下,和四方诸侯之长共商国家大事,开明堂的四门,明察四方政务,倾听四方意见。可再现父系氏族社会时代议事机构的议事场景。

  12.韶乐馆音乐与政治相通,起着移风易俗的作用。风俗的形成是音乐潜移默化的结果,是衡量政治、帝王清明的一个标准,故从黄帝至舜,都特别重视以音乐宣扬其教化。舜治天下,令乐师制出《六莹》和《九韶》等乐曲。在馆中可复制古代的埙、缶、筑、箜篌、琴、瑟、琵、琶等乐器,并进行韶乐演奏。

  13.赐崀亭舜帝游崀山,感喟崀山为“山之良者也”,遂赐名。为纪念舜帝赐名崀山,可在园中选高地,筑一“赐崀亭”,俯瞰园中景色。

  14.舜茶轩舜帝南巡新宁,在舜皇山教化民众,为人们培植茶树,是为“舜茶”,今舜皇山中大量种植。可筑一“舜茶轩”,供游客品茗,并可销售。

  15.大舜驭龙舜皇山中有孽龙作恶,山洪横溢,生灵涂炭。舜帝深入山中,挥剑上阵,与恶龙英勇搏斗,浴血奋战,终于斩杀孽龙。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以声光电再现舜帝降服孽龙以及形成舜皇山“三马九坪十八江”的场景。

  16.湘妃斑竹林舜帝驾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二妃含泪殉夫,泪滴修竹,即成斑竹,二女最终投洞庭湖殉夫。屈原作《湘夫人》,即为此事。故斑竹又称湘妃竹。毛泽东诗云: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可在园中舜溪两岸遍植湘妃竹,纪念这段忠贞的爱情。

  17.舜德楼舜帝是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德至舜明”“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在提倡“德治”的今天,筑“舜德楼”,可彰显爱亲重教、宽容仁慈的人伦道德,勤劳守信、乐于助人的职业道德,勤政爱民、选贤任能的社会道德,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的宇宙道德和天下为公、忧乐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邵阳新闻

湖南新闻

名企风采